分区

首页 > 百科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式提出是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式提出是在

最佳回答2022-11-2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式提出是在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大会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习近平在“7·26”讲话中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在中国共产党即将召开十九大的背景下,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非常重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表述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在党的正式文献中,第一次明确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是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说:“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在此基础上,9月,在经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由叶剑英作的《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经济和文化还不发达”,“还处在幼年时期”,“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个讲话实际上已蕴含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式提出是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式提出是在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具有如下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不断走向中等发达阶段的过程,突出表现在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人均GDP(2011年国际美元)指标,在1990年之前属于极低收入水平,位居世界后列,是最突出的不发达标志;1990年进入低收入水平;2000年进入下中等收入水平;2010年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2020年之后将进入高收入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三分之一,这是进入“共同富裕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按人类发展指标(HDI),我国经历了极低人类发展水平阶段(1978年之前,HDI指数小于0.400),到1990年达到低人类发展水平(HDI指数大于0.400),到2000年达到中人类发展水平(HDI指数大于0.55),到2011年达到高人类发展水平(HDI指数大于0.700),2014年中国HDI指数达到0.727,在188个国家中排名第90位。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步下降,最终消除贫困人口的发展过程,突出表现为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持续大幅度下降。按现行农村贫困线,1978年我国农村有7.7亿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97.5%,到2015年贫困人口下降至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7%。到2020年,最后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这意味着中国用了4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从世界最大规模的贫困人口国家转变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小康社会的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贫困到温饱,从小康到共同富裕、进而到更加富裕的发展过程,突出表现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按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指标,先后经历了从绝对贫困类型(1983年之前,恩格尔系数大于60%)、温饱类型(恩格尔系数大于50%)、小康类型(恩格尔系数大于40%),再到富裕类型(恩格尔系数小于40%),2015年这一系数已下降至33%,到2020年将进入更富裕类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低于30%),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传统农业国,逐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现代经济仅占国民经济的10%,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国、工业制品出口国,基本实现工业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了1/2,正在向后工业化时代过渡。未来要通过新型工业化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过程。目前,我国已实现了从农业为最大就业部门(1978年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0.5%)到服务业成为最大就业部门(2015年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超过40%)的跨越。未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比仍将持续上升。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过程。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目前已形成了“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三大支撑带与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东北四大经济板块相融合的“东西跨越、南北贯通”大格局,这将有利于推动地区一体化、全国一体化,进而推动“一带一路”的区域一体化、国际一体化。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比较发达的历史过程。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从1949年的1.0年上升至2015年的10.2年,相当于1949年的10.2倍,体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这一要义。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过程。从经济体制改革拓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从国家现代化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人与自然之间的差距扩大到逐步转变为缩小,进而人与自然和谐的长期过程。我国人与自然的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

“十三五”时期,中国将进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阶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基本形成。这意味着中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绿色发展时代、生态盈余时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时间是什么时候?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79年,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初步表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

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并指出,从时间上讲始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扩展资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介绍如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中,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进一步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楼上误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1981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内容。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什么时候提出?

01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政治报告,第一次郑重提出和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在所处历史阶段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现实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是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大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这个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扩展资料十三大之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相关发展: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指出,正是基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认识,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继续浏览:

上一篇:豆腐汤的做法?豆腐汤的做法

下一篇:冻米糖是哪里的?冻米糖是哪里的特产小吃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