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是谁?海尔集团CEO张瑞敏100句经典管理语录语句摘抄
张瑞敏在海尔是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负责海尔集团整体战略和经营方向的制定,一般不负责公司经营层面的东西,而由集团总裁杨绵绵和几位副总裁操作执行。 现在上市层面的东西他不出面,股市上一般由海尔注册公司的领导经营,比如相关事业部(如洗衣机公司)的领导来负责。张瑞敏,现任海尔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他本人创建了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集团连续十二年稳居欧睿国际世界家电第一品牌 ,子公司海尔智家位列《财富》世界500强和《财富》最受赞赏公司 ,旗下新物种卡奥斯COSMOPlat,在工信部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排名榜首,被ISO、IEEE、IEC三大国际标准组织指定牵头制定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国际标准。

物联网时代,海尔生态品牌和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正在实现全球引领。海信集团成立于1969年。拥有海信视像(600060)、海信家电(000921)和三电控股(6444)三家在上海、深圳、香港、东京四地的上市公司,旗下有海信(Hisense)、东芝电视(TOSHIBA)、gorenje、科龙(KELON)、容声(Ronshen)、ASKO与Vidda等多个品牌。海信总部位于中国青岛。业务涵盖多媒体、家电、IT智能信息系统和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以彩电为核心的B2C产业,海信始终处在全球行业前列。

应该是有股份的,但因为海尔是国家控股,所以张瑞敏的股份肯定不多。张瑞敏,1949年1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男,汉族,中共党员,人单合一模式创立者 ,全球50大思想管理家之一 ,创建了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因其对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而受到国内外管理界的关注和赞誉。世界一流战略大师加里·哈默评价张瑞敏为互联网时代CEO的代表。张瑞敏连续当选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海尔CEO张瑞敏的经典创业故事
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海尔产品畅销国内外,那么大家了解海尔CEO张瑞敏的经典创业故事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经过30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家电第一品牌。
海尔CEO张瑞敏的经典创业故事在张瑞敏的创业路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特别值得创业人士尤其是年轻人的学习和借鉴。 经典故事一:砸冰箱 1985年,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 于是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有缺陷的冰箱还有76台!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提出意见: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就在很多员工十分犹豫时,张瑞敏却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76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听闻此言,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要知道,那时候别说“毁”东西,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况且,在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的!如此“糟践”,大家“心疼”啊!当时,甚至连海尔的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接受。但张瑞敏明白:如果放行这些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我们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否则今天是76台,明天就可以是760台、7600台……所以必须实行强制,必须要有震撼作用!因而,张瑞敏选择了不变初衷! 结果,就是一柄大锤,伴随着那阵阵巨响,真正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从此,在家电行业,海尔人砸毁76台有缺陷冰箱的故事就传开了!至于那把著名的大锤,已经收入国家历史博物馆。张瑞敏有着严格的产品质量意识,只有严格要求,企业才能朝着正规的方向迈进。 经典故事二: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1995年7月,青岛市政府决定把红星电器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
红星电器本来和海尔一样在青岛市是重点企业,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在海尔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时,红星电器却亏损1亿多元,资不抵债。 此时,在张瑞敏面前摆着一个艰巨任务:如何操作?如何发展?于是,张瑞敏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红星电器失败于何处?是技术问题?资金问题?员工问题?而他认为:“红星的失败,不是少技术,也不是少资金,更不是员工不好,关键是管理不到位,职工凝聚力差,缺乏将现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的灵魂。而海尔员工、干部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形成了海尔文化。
因此,我们当前的紧迫工作就是将海尔文化输入到红星。只要思想认识一致了,统一了,一切都好办。文化是企业灵魂,无形资产可盘活有形资产,红星必然重生。
” 海尔经受住了这个文化兼并成败的考验。在划归第二天,杨绵绵就率领企业文化、资产管理等五大中心的管理人员进驻红星,实施“文化先行”的管理理念。随后,张瑞敏又到红星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上推心置腹地讲述自己的管理心得体会。要求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目标是2~3年争创中国洗衣机第一品牌,最终是国际名牌。
三个月之后,企业扭亏为盈,现在,海尔洗衣机已经成为全球洗衣机第一品牌和第一制造商。 1998年3月,“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被写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张瑞敏应邀去哈佛讲这一课,成为第一位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 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却能够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是企业发展当之无愧的风向标。 经典故事三:在美国建厂 1999年,张瑞敏决定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立海尔美国工业园,生产家电。
一石击起千层浪。国内很多人认为海尔是在盲目扩张,而为其担忧,甚至不少人明确对此持批评态度。人们批评的依据,就是美国的优势在于技术领先,劣势在于人力成本高而且市场饱和,去美国无异以己之短攻人之长。有本杂志以《提醒张瑞敏》为题,为海尔在美国建厂的前景担忧。
可是,海尔决策层却像“下雨打伞”一样认为去美国办厂是理所当然的事。“到美国建厂有风险;但是不到美国建厂是否就没有风险?!”海尔人要在风险中抓机遇。 当然,敢于冒风险不等于没有预防风险的措施。
在这方面,海尔做了充足预算:在市场方面,海尔的理念是“先有市场,再建工厂”。当时的海尔向美国出口冰箱已经达到50万台,而实际上达到29万台,就可达到建厂的盈亏平衡点。 在成本上,美国劳动力年薪2.5万美元,中美两地工薪差别达到8~10倍。
但海尔进一步分析后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一是中国低工薪优势其实完全被运费抵消了,而且今后运费有走高的趋势。二是在美国建厂还可以就地收集信息,就地技术开发。三是可以节省从中国到美国集装箱运输时间30天,另外又节省从接订单到生产的30天,这对生产需求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四是“美国制造”的标签是个卖点,对美国零售商很有吸引力,可以平等地与美国企业竞争,其优势是很大的。
如今在美国,年轻一代都知道海尔是一个很好的家电品牌,已经不知道它是来自中国的品牌,海尔品牌正在成为美国本土的品牌。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起航,海尔的国际化行动已毫无疑问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领航者。 经典故事四:砸仓库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开始了,但在中国市场,当时还没有蔓延到实体经济来,至少在家电市场还看不出这种迹象。
尽管如此,当时的海尔正在张瑞敏的主导下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转型,从以企业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2008年8月28日,海尔历史上又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张瑞敏再一次举起他那把“大锤”,这一次,他要砸的不是冰箱,而是仓库。 当张瑞敏及海尔决策层提出要取消DC库(海尔在各工贸公司设立的物流仓库)的时候,整个市场的人员都炸锅了。市场人员直接说: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市场形势那么差,有仓库都未必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更别说取消仓库了。
要是取消仓库的话,销售肯定要大幅下降。 客户的反应也非常大。一位海尔的老客户、也是大客户给海尔反映:“你们要取消仓库,大方向我们认可,但你们这样做是违约的。
”因为按照经销合同,客户是在当地的海尔仓库提货。现在没了仓库,给客户造成了交货不及时的麻烦。 。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100句经典管理语录语句摘抄
张瑞敏,山东莱州人,全球著名企业家,创建了全球白电第牌海尔,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因其对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而受到国内外管理界的关注和赞誉。
张瑞敏连续当选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张瑞敏经典语录:1.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
2.管理就是行动。
3.管理就是树立榜样。
4.高层管理不等于高高在上。
5.管理者必须进行问题管理,而不是危机管理。
6.干部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怕什么。
7.没思路的领导不想互动,没控制力的领导不敢互动。
8.干部怎样对待问题?要100%地落实责任,即见数也见人的原则。每个1%的问题都可以转化为100%的责任,100%的责任人。
9.干部怎样对员工?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氛围。
10.干部怎样对市场?创与闯。既要创新、创造;又要有闯劲、冲劲。
1
1.干部怎样对待管理?悟性和韧性。 1
2.干部的目标:做超级领导,即你的领导水平达到了能够让下属在没有领导的时候仍能够正常工作。形成有活力的员工,有合力的组织。 1
3.干部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1
4.如果你或你的部门没有了上升的空间,也将失去生存空间。 1
5.终端的问题就是领导的问题。 1
6.看不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1
7.重复出现的问题是作风上的问题。
1
8.部下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但是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质是你的责任。 1
9.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 20、管事先管人,管人带作风。 2
1.渐进就是守旧。
所以经营理念创新,就要反渐进,必须一步到位。 2
2.不只做一颗螺丝钉,要经营一部机器。 2
3.先画靶子再打枪。
2
4.特殊论就是给问题放行。 2
5.立刻办是奔着有预算的目标立刻办;想想看是没有预算的闭门造车。 2
6.开发的是市场而不是产品。
2
7.市场目标的确定不是以个人能力为限,而是以用户满意度为准。 2
8.对市场目标的确定就是以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增值为标准。 2
9.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减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车厢都减速。 30、零增长不等于零需求。
3
1.有效供给才能创造出市场。 3
2.海尔人只有创业没有守业。 3
3.海尔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主要是*每一个海尔人的国际化,有了每一个人的国际化才能保证海尔集团的国际化。
3
4.企业竞争力的实现取决于创新的细胞SBU。 3
5.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获取用户资源的能力。 3
6.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是看一个企业的员工是增值的资产还是负债。 3
7.要以秒为计算单位。
3
8.客户的要求不等于客户的需求。 3
9.造势产品输入的是用户的需求,输出的是用户的满意。 40、企业一旦站立到创新的浪尖上,维持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要持续创新。
4
1.要持续造势,就要把企业做成一条流动的河。源头是创新的SBU,河的终点是用户的满意度,即�。
海尔公司的CEO是谁?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1949年1月生于青岛。
历任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家电公司副经理。1984年受命,接手青岛电冰箱厂,在琴岛利勃海尔、琴岛海尔,至今海尔共17年,与员工共同缔造了今日海尔集团。每天在公司工作12小时以上,无节假日。出差常选在周四,充分利用双休日办事,周一准时回公司上班,擅单人出行。有写日记的习惯,爱读书、善用书,写得一手好文章,逻辑严谨。座右铭是:“做大事,不做大官”。松下幸之助和杰克·韦尔奇是其推崇的人物。
无烟酒嗜好。 喜欢读《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 履历 1949年1月5日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
1984年12月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 199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7年12月获香港《亚洲周刊》1997年度杰出华裔成就奖。
1999年出任董事局主席。 1999年12月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30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名列第26位。 2002年9月6日,荣获国际联合劝募协会设立的“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和“最佳捐赠者奖”,是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2003年2月14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成为惟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张瑞敏现任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张瑞敏从1998年以来,先后应邀登上哈佛大学、瑞士国际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讲坛。 张瑞敏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2001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言论 -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斗志,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斗志,那些事情才难以做到。 -管理无小事。 -零增长不等于零需求。
-管理的关键在于用人。在很大程度上,管理的科学性就在于用人的科学性,管理的艺术性就在于用人的艺术性。 -斜坡球体定律(海尔发展定律):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为使海尔在斜坡(市场)上的位置保持不下滑,就需要强化内部基础管理这一止动力。
-买一个品牌行吗?买一个品牌前提取决于买的是死的资产,而品牌是活的文化,你要得到文化,必须有更强势的文化。所以说品牌必须靠自己创造,世界不会恩赐给你,只有靠自己创造。怎么创造呢?有两点,一个是速度,一个是差异化。
托夫勒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过去的法则叫时间就是金钱,今天的法则叫下一时刻比上一时刻更值钱。你能不能和用户需求同步,能不能创造用户下一刻的需求,能不能站到时代的前列?所以速度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是差异化,有技术创新的差异化、产品创新的差异化,但更重要是管理创新的差异化。中国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也没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我们学的都是从国外进来的。
-海尔之所以还能做得下去,主要是我们能够意识到海尔还是一头猪,要变成一只鹰,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评价和赞誉是用户和社会各界对海尔的肯定,但它是对海尔过去的做法的肯定,我们有一句话,叫做从不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 -从你成功那一天开始,你可能就已经是不成功了,因为你成功的只是在你原来设定的那个目标上,而不是终级目标。
新的目标,不一定在你原来所走的路上。 -探索中的疑问和没有主张,是两码事。(真正的答案)在企业家的实践当中。 -国内家电大连锁商近年来表现出强大的吞吐能力,由于其销量非常大,国内家电制造企业往往要满足大连锁商的要求,离企业最本质的东西—顾客的需求却越来越远。
-国内做强再国外做大。 -海尔的每年都是一个马拉松长跑,每天都是一个百米冲刺。 -如何做事有一个老师——孔子的《论语》;如何做人有一个老师——老子的《道德经》;如何参与经营、进入市场,还有一个老师——孙武的《孙子兵法》。
-柳总(柳传志)是中国企业界极少的“功成身退”的企业家,“身退”的人很多,“功成身退”的很少。 -(曾有记者问张瑞敏:您每天都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但是王石却经常“不理朝政”,一味热衷做他的。
海尔公司的创始人是谁
海尔公司的创始人是张瑞敏。张瑞敏,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1991年12月,成立海尔集团,任总裁。扩展资料:诞生于1984年的海尔,是海尔集团家电主品牌。全球设有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产品涵盖冰箱冷柜、洗衣机、热水器、空调、电视、厨电、智慧家电和定制产品八大品类。海尔集团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创业初期,只有一个产品,全厂职工不到800人,现在海尔拥有42大门类8600余规格品种的名牌产品群,职工2万多人。海尔从引进冰箱技术起步,现在依靠成熟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在东南亚、欧洲等地设厂,并实现成套家电技术向欧洲发达国家出口的历史性突破。
海尔集团的总裁是谁?
海尔集团的总裁是周云杰。周云杰,男,1966年生,山东省莱州市人,管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第十
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董事局副主席、海尔集团总裁。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经典语录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在一个管理好的企业内部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没有定单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工资。 盘活资产首先要盘活人。 在别人否定自己之前先自我否定。 只有自己才能打倒自己。突破自我,突破思维定势,突破昨天。 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更重要。 要持续造势,就要把企业做成一条流动的河。
源头是创新的SBU,河的终点是用户的满意度,即对企业忠诚的用户。 把每位员工经营成创新的SBU并不断经营出高素质的人才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管理者能否经营自我。 成为SBU的四个要素是:市场目标市场定单市场效果市场报酬。
SBU具体的体现就是速度和创新。 经营企业就是要经营人,经营人首先要尊重人。 止谤莫如自修。
战胜非议的唯一途径就是战胜自我。 挑战目标首先要挑战自我。 工作要简化,不要简单化。 流程再造就是先要再造人。
企业内部管理革命是为了创造企业外部的市场。 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斗志,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斗志,那些事情才难以做到。 我们所有的质量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设备不好是人不好;零部件不合格是人不合格;我们所有发展不起来的问题都是思路问题,不是缺人是缺思路;不是缺件是缺思路。 企业发展的空间无限大,企业与用户的距离无限小。
有价值的定单是企业发展的永恒的主题,企业要发展必须有定单而且是有价值的定单。 质量无止境,企业无边界,名牌无国界。 “一站到位”的服务,“一票到底”的流程。 员工齐心,管理用心,对用户真心。
企业生命之树的土壤是用户。 企业做到极致,满足用户需求,无有他奇,只是本然。 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
质量不打折服务不打折信誉不打折。 质量一次就做对。 创新的目标是创造有价值的定单;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性的破坏,破坏所有阻碍创造有价值定单的枷锁;创新的途径是创造性的模仿和借鉴,即借力。
搜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朝阳经典语录大全摘抄 张朝阳:(1964.10.31)男,陕西省西安市人,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与王志东、丁磊被称为网络三剑客。1996年在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学院爱德华罗伯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以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 1998年2月25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将公司名称更名为搜狐。搜狐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
张朝阳经典语录精选:
1.决定一个公司成败的有很多因素,那具体到瀛海威来说,可能它的股权结构有问题,股权结构不适合创始人非常自如地做出正确的、长线的策略决定。另外也跟创始人对于互联网这项新技术产生的商业模式的把握和理解能力有关。
2.一个企业的成功和他的掌舵人关系很大,成功之道看起来是一个企业的成功,是一个制度的成功,但溯本求源企业里有很多企业决策人的性格和经历的印记,所以说做企业就是先做人
3.我是一个互联网的老将,我必须保持时刻的警惕--时间过长以后,我会不会因为搜狐的历史悠久了,日子安逸了,还继续维持曾经一段时间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导致你能前瞻性地看到一些东西。
--张朝阳
4.投资者的担心是,搜狐还在不断烧钱,现在又不被别人收购,万一你什么时候把9000万美元烧没了,我们就血本无归了。-- 张朝阳
5.中国的电子商务系统、支付系统基础比较薄弱,整体比美国落后很多。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特征就是巨大的信息量和微小的现金流,我们的互联网就是娱乐、就是好玩,这个特征搞得我们做互联网的人也必须要玩、要闹;我要是在美国做互联网,绝对不会这么做。
6.从股东来讲,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把搜狐进行到底,把搜狐建成一个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传媒,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7.搜狐作为一个知名的企业,可以说是网络媒体,对社会有一定的感召力,所以我们应该参与一些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社会、让地球更美好。搜狐一直在做这样一些事情,比如我们对环境的保护,我本人、包括搜狐作为一个传媒对预防艾滋病的宣传都属于企业公民行为。
8.互联网让中国人的集体智商得到大大提高。
一个人可以很笨蛋,换了一屋子人整天说、吆喝,最后形成一些共同的共识,这个共识的水平怎么样,就是这个屋子里的人的集体智商的体现。
9.搜索将会跟编辑内容共存,就好像飞机跟火车共存一样,什么都需要。
10.如果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司能够永葆青春,它要有一个好的内。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