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驿站在元代叫什么?驿站在元代叫什么

驿站在元代叫什么?驿站在元代叫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15

驿站在元代叫站赤。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所谓“站赤”,是蒙古语“驿传”的译音,我国通称驿馆为驿站。那时的驿站,在中国境内就有1496处之多。

元朝在辽阔的国土上,建立了严密的“站赤”制度,使邮驿通信十分有效地发挥作用。站赤制度是一种完整而系统的驿传制度,它包括驿站的管理条例,驿官的职责,驿站设备以及对站户的赋税制度等等。

驿站在元代叫什么

为了适应对广大领域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在邮驿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把驿路范围大大扩展了。不仅在西域新添了许多驿站,而且把驿路一直横贯到欧洲,形成联结欧亚大陆的一条长长的驿路。

驿站在元代称为什么

元代时的驿站叫站赤,“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汉文的“站”是蒙古语jam的音译,即汉语的“驿”之义。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维持庞大的帝国,于是强化了驿站制度,时称站赤。由来: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汉代开始就设有“驿传”制度,但没有“驿站”一词。“站”来自蒙古语jam(一说此词源于汉语的“驿马”),也作“站赤”(jamcin),在元代时开始普及。

正因此字是蒙古语读音,到明初,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将通用的“站”字改称“驿”。但沿用成习,“驿站”连称也已成为百姓的常用短语。

驿站在元代叫什么

中国古代道路运输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和运输物资,通称驿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有驿传的国家之一,驿传为中国政治上的统
一.促进文化交流和中外往来做出了贡献。

起初驿传仅限于传递军事文牍,后来由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举凡运送使客、接待官员、转输军需、运送贡品等等,均属于驿传运输范围。而驿则是驿传制度下形成的固定的建筑,专为驿传服务。在古文献中驿站均称为“驿”,多作为名词。 元代疆域辽阔,驿传运输发达。

元代时的驿站,蒙古语叫站赤(jamuci),“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汉文的“站”,藏文的jam或vjam均系蒙古语jam的音译(汉文典籍中初音译为“蘸”),即汉语的“驿”之义。故而驿传在元代汉文文献中,也称驿站,由此产生了“驿站”的称呼。

元代邮驿可上溯到蒙古国创始人成吉思汗时期。在世祖忽必烈之前,察合台汗已修好由山丹州起,经过河西走廊、畏兀儿境直到他的驻幕地阿力麻里附近之虎牙思的驿道。大规模的邮驿设置则开始于忽必烈时期。

公元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今北京),公元1271年设燕京为大都,建国号为元。同时,在耶律楚材的主政下,颁布《站赤条划》,并以此为依据,统一蒙古站赤及汉地邮驿制度;适应统治中心的转移,规划以大都为中心的邮驿系统;建立以驿站为主体的马递网路和以急递铺为主体的步递网路。从而形成规模庞大、称雄一时的元代邮驿,沟通了中央和地方及地方间的联系。

驿传站点星罗棋布,朝令夕至。元代驿站除了迎送使臣、提供食宿与交通工具外,平时也兼于运送贡品、行李等少量货物,战时还承担军需给养的运输任务。驿站系统于交通枢纽处还设有车站,专门运输金银、宝物、贡品等贵重急需的物资。驿传运输参照宋制,除以马匹递送为主体的驿站网外,还有一套以步递为主体的急递铺网,专门传送官方文书。

求问驿站元代成为什么?驿站在元代称什么

元朝时期把驿站称之为站赤。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已有传递讯息的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最远可追溯自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从春秋、左传等书之叙述,可知当时通信之方式有三种:一是“传”,为车递;二是“邮”,为步递;三是“驿”,为马递,综称“传遽”,后因车递费用太大,渐不使用,只剩步递及马递,故改称为“邮驿”站。扩展资料:元朝疆域辽阔,为了维持庞大的帝国,于是强化了驿站制度,时称站赤。

马可波罗所著的《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mile),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站,亦必设立。合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钦使之用。

驿站大房有一万余所,皆设备妍丽,其华靡情形,使人难以笔述也”。

驿站"在元代叫什么?

元朝疆域辽阔,为了维持庞大的帝国,于是强化了驿站制度,时称“站赤”。马可波罗所著的《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mile),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

……合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钦使之用。驿站大房有一万余所,皆设备妍丽,其华靡情形,使人难以笔述也”。《经世大典》记载中国有站赤1,496处,藏区共设大驿站28处,小站约7至8处。

驿站在元朝时称为什么

到了元王朝,由于疆域辽阔,发展交通,强化了驿站制度,这也成为它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当时的驿站称为“站赤”,实际“站赤”是蒙古语驿站的译音。

驿站在元代称什么

元朝疆域最为辽阔,为了维持庞大的帝国,于是强化了驿站制度,时称站赤。马可波罗所著《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mile),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

……合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钦使之用。驿站大房有一万余所,皆设备妍丽,其华靡情形,使人难以笔述也”。《经世大典》记载中国境内有站赤1496处。

驿站在元朝时称为什么?

站赤 我国元朝时期,邮驿又有了很大发展。元朝建立了历史疆域最大的帝国。

不仅在西域新添了许多驿站,而且把驿路一直横贯到欧洲,形成联结欧亚大陆的一条长长的驿路。元朝在辽阔的国土上,建立了严密的“站赤”制度,使邮驿通信十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所谓“站赤”,是蒙古语“驿传”的译音,从此我国后来通称驿馆为驿站。站赤制度是一种完整而系统的驿传制度,它包括驿站的管理条例,驿官的职责,驿站设备以及对站户的赋税制度等等。

那时的驿站,在中国境内就有1496处之多。元朝也仿效宋朝的办法,在各州县广泛设置“急递铺”,约有两万处之多。

小区里面的驿站快递代收点收的一元钱叫什么费?

他们帮你保管快递 收你点费用很正常 你快递要丢了 你不闹心啊 保管费,管理费,反正现在很多小区都是这样子的。有的小区的话,每天都可以收到两三百件快递的一天都可以拿几百块钱的。

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下图为元朝的乘驿金字圆牌。据《马可·波罗行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时期的交通。元朝疆域辽阔,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大量驿站的设立,反映了元朝交通的便捷。

什么是驿站???

驿站原本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了解了驿站本身意,这样会帮助更准确的了解“情感驿站”这个词。

从文笔修饰上来看 带有些休闲、惬意的味道。

中国古代驿站的由来的故事

驿站源于秦汉时期军事上的驿骑,由专人骑马传递军事命令和其他重要信息,内地的驿骑设在当时主要交通机构"置"下,边境地区则设于"烽"和"燧"等军事机构下。西汉中期以后,出于对外战争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置"逐渐成为国家的主要交通机构,其安全、高效和快捷的驿骑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在继承前代交通和驿站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唐代定型了中国古代驿站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其所确立的驿站军事化管理体制和法制内容一直沿用到清末。

  我国古代,把邮政叫做“邮驿”。何谓“邮”?何谓“驿”?据我国东 汉时学者许慎写的字书《说文解字》解释说:“邮”,字形■,“境上行书 舍。从邑垂,垂,边也”。

学者们因此认为“邮”是指古时边陲地区传递书 信的机构。所谓“驿”,《说文》解释说:“驿,置骑也,从马,睾声”。 “驿”在古代即指传递官方文书的马、车。

  自周秦以来,邮驿又各有不同的称呼。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7386636周代称“传”或“驲”〔rì日〕,

  春秋战国称“遽[jù 巨]”或称“邮”称“置”。秦时统一叫“邮”,汉代 叫“驿”,魏晋时“邮”、“驿”并称,唐时又把“驿”叫做“馆”。

宋时 则出现了新的名称“急递铺”,元又有“站赤”之称,明代又把元时的站统 称为“驿”,清时将“邮”、“驿”合二为一。现在习惯上把我国古代的邮 政,简称为“邮驿”,或称为“驿站”和“邮传”。

驿站什么意思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虽长达3000多年,但留存的遗址、文物并不多。

孟城驿是一处水马驿站,在江苏高邮古城南门大街外。鸡鸣山驿在河北怀来,是我国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驿城。“驿站”这一场所虽然古已有之,但作为一个词汇的出现是在蒙古元朝以后,元朝以前只称“驿”。

继续浏览:

上一篇:摆烂是什么意思?摆烂的意思是什么

下一篇:伏特加可以直接喝吗?伏特加能直接喝吗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