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职校读北大怎么办
如何看待学子弃北大读技校

话题多少人挤破头皮都没能进去,多少人复读数年非读不可的北大,周浩挥一挥衣袖就作别了。3年前,他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成为一名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
谈起当年的决定,周浩说:“毫不后悔,很庆幸。
”对这件事,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点赞者说看好你,孩子@慧深智:正确的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西湖绿洲:这是个有主见有个性的“学霸”,看好你,好孩子。@SIC: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自己想要的,哪怕和世俗背离,勇敢且决绝地走下去,随心而去,坚持梦想,相信追求卓越,成功一定会找上门来!惋惜者说上北大的机会太难得@贵林:傻孩子,上北大你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学习机械专业可以兼修或者毕业后再说。现在你还没就业所以不后悔,等你就业后就不好说了。
@手机用户:北大能给你的远非专业的知识,不喜欢可以转专业,再不行可以考北航的研究生,实在不应该抛弃。批判者说没有谁比谁更优秀@gj2gc1968:这是两个概念,大家都搞混了,一个是兴趣,一个是功利而已,不代表北大不行,也不代表技师就比北大行。@wxhnj:你离了北大能继续活,北大没有你也仍然是北大,没有谁比谁更优秀,也不要动不动就说是教育的悲哀之类的。
问社会何时大众能淡化“名校情结”?在这里,我更愿意将周浩看成是被“名校情结”伤害的典型。在现实中,不仅很多人把考北大、清华当成是一种学习能力来挑战,甚至出现不少学生为考北大、清华连年复读,制造了“唯北大清华不读”的气氛。还有一些家长把北大、清华当成出奇才大官的地方,从而将北大清华跟名利、面子、身份、地位等联系在一起。
但因为各人兴趣不同,志向也不一样,强扭的瓜甜不了,所以也注定北大清华不可能适合每个人。笔者希望周浩这样的转学能给那些具有名校情结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最容易将名校情结转化成某种意志的家长带来一点启示,使这种日渐变异的名校情结得到扭转。贺成(评论员)问家长何时不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看到这个个案,我觉得最应该反思的是,父母、老师该如何影响自己的孩子和学生。
从北大退学上技校的周浩,原本是要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家长和老师的反对。于是,在干预下,周浩选择了北大——不浪费分了,却牺牲了自己的爱好。而违背意愿的结果是,周浩到了北大,从不适应到企图转院,再到退学,最终从北大转到技校,与其说是当事人的折腾,不如说是家长老师当初的干预不当。事实上,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和服从,稀里糊涂过一生。
干预孩子的成长,让孩子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成长,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如何改造教育的方式,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然后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这才是关键。王攀(职员)问教育职业教育何时才能真正打响品牌?理论上而言,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很少有人否定,但实践上,对于职业教育,人们依然充满了歧视的眼光。摆在面前的教育现实是:职业教育虽然已经被提到一定的政策高度,但职业学校的品牌并未打响。
周浩现在就读的学校——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为他下足了培养功夫。先是减免学费、免除他的后顾之忧,再是“小班授课、配备最好的班主任”,周浩也没有辜负支持他的人,成了“班上项目完成最快、质量最好的学生”,现在更是代表学校打入了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在职校就读的庞大学生而言,这样的培养能否成为惯例,显然仍是残酷的现实之问。教育管理部门需要从这之中汲取教育改革的智慧,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社会也应从中学会包容,理解并支持多元教育。
青海学子无视亲友劝阻,舍弃北大入技校,后来怎么样了?

唐代窦皐在《述书赋下》中说道:“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表明了君子通过摒弃自己的缺点提升才能,勇士的手被毒蛇咬伤之后便将其截断,以此保全自身。
“壮士断腕”也就被用来比喻有超凡勇气和决心的人做事当机立断。
9年之前就有一个学霸,主动放弃了北大选择读技校,看似愚蠢,实则壮士断腕。他如今怎样了?01周浩,青海省2008年的高考考生,高考成绩公布后,他以660分的成绩名列青海省理科第五名。660分的理科成绩,对于青海省的考生而言,完全足够进入清华北大深造了。周浩的成绩不仅让周家人倍感骄傲,更被他的高中母校视为全校的荣誉进行宣传。
▲周浩工作旧照然而,周浩却打心底高兴不起来。他从小就喜欢将家中的家电进行拆解和组装,培养出了研究电子产品零件的兴趣。这些经历不仅仅锻炼了周浩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了他的理科思维能力,为他取得660分的高考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周浩一直以来的升学目标都是注重实践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然而,在父母的殷切希望和学校的大肆宣传中,迫于双方的压力,周浩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选择报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北京大学校门照片02周浩被北京大学录取之后,他克服了自己心中的失落,在北大展开了求学之路。
可是在北大的学习生活却让他渐渐失去了动力,在北大这个精英云集的学校里,周浩不得不埋头苦学生命科学的专业知识才能跟上同学们的脚步,以至于根本就没有时间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中。▲周浩工作照片日复一日学习枯燥的生命科学理论知识、上没完没了的自习课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周浩的内心开始崩溃。这个时候周浩想到了转换专业,重新在北大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但是北大对于学生转换专业的要求严格,必须是该学生在原专业的统考成绩名列前茅,由于周浩本能的抗拒,他大一的统考成绩远远达不到转专业的要求。▲北京工业技术学院照片大一结束后,周浩向学校申请了一年的休学,准备借此调整自己的状态,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这一年里,周浩走进了社会,尝试过各种工作。因为没有学历作为敲门砖,他饱尝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更加明白专业知识和学历的重要性。
一年之后,周浩重新回到了北大校园,不过依然无法投入到生命科学专业的学习中去。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和崩溃中,他选择了无视亲友阻拦,壮士断腕——舍弃北大,申请退学,去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数控专业学习。03这一次周浩再没有顾及家人的想法和劝阻,毅然决然地奔赴自己的热爱。于是,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全体师生的疑惑和不解中,周浩转入了该校的数控专业。
尽管学校也不太理解为何一个北大的高材生会放弃原本的学业选择北工,但还是鉴于周浩曾经自学过数控的基础知识,又曾是北大的高材生,直接将他安排到了配备有最好的教师和教学资源的技师班。▲周浩获奖照片(右二)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期间,周浩找回了自己学习的动力,凭借其超强的动手能力和对机械的热爱,周浩后来居上很快就成为了专业里的佼佼者。2014年,为证明实力的周浩在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获得了冠军,以实际的成绩证明了自己选择的正确性,成为了人生赢家。如今,从北工毕业后,周浩拒绝了外面的工作机会,选择了留校任教。
在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同时,周浩还因此获得了珍贵的北京户口。不过对于周浩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他能够继续从事数控研究,日夜和自己热爱的事业待在一起。结语《文子》(又名《通玄真经》)中说道:“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欲得宜适亦难矣。
”此前的周浩就像是方形的榫头,北大生命科学专业却是圆形卯眼,因此纵然北大是世界名校,更是无数中国学子的梦想,但是周浩无论怎样努力,这个方形的榫头永远都与圆形卯眼格格不入。别人眼中最好的东西,不一定会是对自己最好的,我们千万不可盲目跟随别人的脚步,而是要看清自身所长选择最合适的道路。
我现在在职高上学,可是我不想再上学了,我该怎么办

高中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高中的学习经历对人生的很重要,所以一定要保持好心态,先把职高的学业完成。读书的好处:1、职高其实也是有着对口的大学的,所以相对来说职高也是一个捷径2、后期是可以直接通过内部考试后就可以到对口的大学就读,也一样是大学学历,至于是本科还是大专学历就要看自己的院校的实力了。
3、读书不行就学技术,成绩还行就继续读。
反正就两条出路,要么有知识要么有技术。4、没有上不到的高中,只是看你乐不乐意去你这个分数才能去的学校而已,实在想上好的普高的,交钱也可以试试。5、努力学习,其实学习不是很难,只比稍微用心一点,绝对不会很困难。
上一篇:工作讲解紧张怎么办呢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