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万有引力常数g是多少?万有引力g值是多少

万有引力常数g是多少?万有引力g值是多少

最佳回答2022-12-01

物理上的万有引力常数g=6.67259×10^-11(牛·米^2)/(千克^2)。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1·m2/r^2,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

万有引力常数g是多少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全称为“万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为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1687年为牛顿所发现。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1、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间的距离,则物体间相互吸引力为F=(Gm1m2)/r²,G称为万有引力常数也可简称为引力常数,G由卡文迪许使用扭秤装置测出,其值约为6.67×10^-11 N·m²/kg²。

万有引力常数g是多少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说明了行星运动规律,而且还指出木星、土星的卫星围绕行星也有同样的运动规律。他认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还受到太阳的引力,从而解释了月球运动中早已发现的二均差,出差等;另外,他还解释了彗星的运动轨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预言并发现了海王星。

万有引力常量g等于多少


一.万有引力常量约为:G=6.67x10^-11 (N·m^2 /kg^2) 适用条件: 1.只适用于计算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的大小时才近似适用; 2.当两个物体距离不太远的时候,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采用先分割,再求矢量和的方法计算;

万有引力g值是多少?

万有引力常量约为:G=6.67x10^-11(N·m^2/kg^2)。适用条件:
1.只适用于计算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的大小时才近似适用。


3.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的万有引力,可用公式计算,这时r是指球心间距离。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内容: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₁·m₂/r^
2.�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

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11N·㎡/kg^2,为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万有引力常量是多少?

万有引力常量是G=6.67×10-11 N·m2 /kg
2.�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数值为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此外,库仑定律也可以用这种扭秤证明。扩展资料:推导过程:若将行星的轨道近似的看成圆形,从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行星运动的角速度是一定的,即:(T为运动周期)如果行星的质量是m,离太阳的距离是r,周期是T,那么由运动方程式可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另外,设k′为常数,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k′= 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代入上式的k′的值,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太阳也受到以上相同大小的力。设太阳的质量为M,从太阳的角度看,太阳受到沿行星方向的力为因为行星受到的作用力和太阳受到的作用力是相同大小的力,由这两个式子比较可知,k′包含了太阳的质量M,k″包含了行星的质量m。

由此可知,这两个力与两个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它称为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常数是什么?

万有引力常数是G=6.67×10-11 N·m2 /kg
2.�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1×m2/r^2,即 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

相关内容:万有引力是任意两个物体或两个粒子间的与其质量乘积相关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简称引力。在粒子物理学中则称引力和强力、弱力、电磁力合称4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是其中最弱的一种,两个质子间的万有引力只有它们间的电磁力的1/10 ,质子受地球的引力也只有它在一个不强的电场1000伏/米的电磁力的1/
10.�因此研究粒子间的作用或粒子在电子显微镜和加速器中运动时,都不考虑万有引力的作用 。

一般物体之间的引力也是很小的。

万有引力计算公式的g等于多少?

物理上的万有引力常数G=6.67259×10^-11(牛·米^2)/(千克^2)。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1·m2/r^2,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

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万有引力常量是什么呢?

万有引力常量是G=6.67×10-11 N·m2 /kg
2.�万有引力常量G的准确值计算公式为:G= rV^2/M,其中,M是母星质量,V为行星或卫星的线速度,r为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

按说只要测出两个物体的质量,测出两个物体间距离,再测出物体间的引力,代入万有引力定律,就可以测出这个常量。但因为一般物体的质量太小了,它们间的引力无法测出,而天体的质量太大了,又无法测出质量。所以,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100多年,万有引力常量仍无准确结果,这个公式就仍不能是一个完善等式。直到100多年后,英国人卡文迪什利用扭秤,才巧妙测出这个常量。

其测出引力常量的实验也被称为测量地球重量的实验。

继续浏览: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下一篇:段友是什么意思?段友是什么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