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三个特征?恐怖主义的三大特点
恐怖主义具有恐怖主义三个特征是:国际化、打击目标、手段多样。

1.具有国际化倾向。恐怖主义渐渐从西欧、中东、拉美等地区,扩散到世界上的其他地区。目前为止,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受到恐怖主义的危害。给当地群主造成了难以想象的肉体伤害和精神伤害。
2.打击目标。恐怖主义从外交、军事等方面,扩展到平民。对当地的平民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对一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手段多样。传统的恐怖主义是绑架、暗杀等。而现在,恐怖主义使用爆炸、袭击等方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恐怖主义组织危害着很多国家民众的安全,因此千万不要被恐怖分子蛊惑,进入某些组织。
恐怖主义三大特点 恐怖主义三大特点是什么
1.具有国际化倾向。恐怖主义渐渐从西欧、中东、拉美等地区,扩散到世界上的其他地区。
2.打击目标。恐怖主义从外交、军事等方面,扩展到平民。对当地的平民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对一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手段多样。传统的恐怖主义是绑架、暗杀等。而现在,恐怖主义使用爆炸、袭击等方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恐怖主义三个特征是:国际化、打击目标、手段多样。
恐怖主义的三大特点
我国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恐怖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1.恐怖主义国际化或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国际恐怖主义网络和活动也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恐怖主义国际化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而来的负面现象之一。恐怖主义的“国际”含义在于 一是目标的国际化,二是行动的国际化,三是组织系统的国际化。另外,恐怖主义所依赖的经济来源日趋多元化、规模化,有从传统的走私、贩毒、绑架勒索等向新经济领域渗透的迹象。 2.目的政治性和思想狂热性。恐怖主义活动的动机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恐怖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消灭和摧毁行动目标,而是要制造恐惧和惊慌以影响公众的心理,造成特定的恐怖气氛和政治压力,从而对政府和特定的社会团体形成压力和威慑,迫使对方 通常是政府、社会团体 做出让步,以便达到政治报复、破坏统治秩序或影响政府内外政策的目的。恐怖活动大多具有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动机,有着强烈的信仰支撑和精神动力。恐怖分子的行为动机与一般暴力犯罪不同,其行为特征也不相同。
他们思想顽固,精神狂热,行为极端,根本不受法律、道德、传统和舆论的约束,具有反人类的特点。 3.主体组织性。现代恐怖主义活动通常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出现。
恐怖组织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活动诡秘,其人员的募集和训练、目标的选择、方案的制订、手段的运用、工具的使用、力量的组织以及逃跑的路线和方法,一般事前都经过精心准备和密谋策划。 4.恐怖手段的高科技化。高科技的发展像一柄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给恐怖分子提供了更有利的武器,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恐怖活动和恐怖主义犯罪也向高智能、高科技方向发展,以致传统的暗杀、爆炸、绑架、劫机、施毒等手段不断被使用的同时,利用生物化学武器、核武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恐怖活动也渐露苗头,且有进一步发展之势。 5.恐怖方式的暴力性、残酷性。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袭击范围和对象在不断地扩大,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趋势。如果说传统恐怖活动是“要更多的人看,而不是让更多的人死”的话,现在的恐怖活动是“既要更多的人死,也要更多的人看”,无辜人群成为恐怖分子大规模袭击的目标。
以往的恐怖分子往往把矛头指向各国的政治领导人、外交官、军警人员、跨国公司的经理等。但当前的国际恐怖主义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他们抛却了传统的恐怖活动尽量不伤及一般平民的顾忌,而企图以大规模屠杀平民来向政府施加压力,或以此打击政府威信,或破坏其国际形象。 6.目标象征性。恐怖活动的袭击目标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这些目标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所在的地点或者其活动,象征着恐怖分子要反对、破坏或报复的制度、政权或秩序。恐怖活动者与其具体侵害对象之间往往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和现实联系。 7.以美国为目标的恐怖主义袭击愈演愈烈。冷战结束以后,将美国当做袭击目标的恐怖活动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近年来,美国遭到恐怖主义袭击的事件占世界此类事件的比重分别是 1996年为25%,1997年为30%,1998年为35%。2001年9月11日,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发动了有史以来针对美国的空前严重的袭击。 8.恐怖主义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邪教组织势力相互勾结,共谋“发展”,恐怖主义组织间有进一步联合、合作的倾向。
基于民族或种族分离主义、宗教矛盾引发的恐怖活动异常活跃。冷战结束后,中东、南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民族、宗教矛盾进一步激化,由此引发的恐怖活动出现了许多爆发点。有学者将与宗教矛盾或宗教极端主义有关的恐怖主义活动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与民族分离主义相结合的恐怖主义,历史最久而又最典型的就是北爱尔兰的恐怖主义活动;二是以宗教极端主义为主的恐怖主义,伊斯兰极端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危害最烈的恐怖活动,并且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代表;三是宗教膜拜团体的恐怖主义,即邪教恐怖主义。
9.现代大众传播系统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起到了刺激作用。大众媒体是影响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它与恐怖主义的各自特点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伙伴关系”。某些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恐怖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对政府开展反恐行动产生了消极影响。 10.极右翼制造的恐怖主义事件频繁。
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以新纳粹为代表的极右翼种族主义势力在某些西方国家死灰复燃。它们不断掀起极端种族主义的排外浪潮,宣扬新法西斯主义,制造种种恐怖事件。对其深层原因,也需进一步分析、思考。
恐怖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国际倾向恐怖主义活动范围,已从西欧、中东、拉美三大热点地区向全球各地区和国家蔓延。
2.打击目标由外交、军事、政府扩展到商业、一般平民和公共设施。
3.手段多样由传统的绑架、劫持人质与暗杀等方式到使用爆炸、袭击、劫持以及生化武器和网络恐怖主义等。此外,当前恐怖主义的活动策略也在不断变化,手法越来越野蛮、残暴,以致于不择手段。
4.主义交织恐怖主义总是同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极端主义交织在一起。扩展资料表现形式:攻击“合作者”是用以恫吓人民,削弱人民跟国家的合作关系。
美国独立战争、爱尔兰、肯尼亚、阿尔及利亚及塞浦路斯的独立战争都采用过这个方法。攻击知名度高的象征目标是用以撼动目标国家的反恐活动,使其人民趋向两极化。基地组织在2001年9月用这些方法袭击美国。
恐怖主义的基本定义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恐怖主义的概念 恐怖主义,一般是指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
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恐怖主义的定义 词典的定义 “如同法国1789-1797年大革命当权的政党实行的威胁一样,凭借威胁的政府。”这个定义,主要是指国家恐怖主义,即政府实行的恐怖主义。此后,在实践中,恐怖主义一词被逐步适用于个人的和团体的各种暴力行为,但是,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没有新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国际上出现的暗杀浪潮以及其他的恐怖行为导致了当时的国际联盟做出反应,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其结果是1937年召开两个国际会议,一个是预防和惩罚恐怖主义的会议,另一个是关于建立国际刑事法庭的会议。
前者制定了《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并有27个国家签署了这个公约。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没有实行。公约第一条第2项把恐怖主义界定为:“恐怖行为是指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别团体或公众中制造恐怖的犯罪行为。
”这是最早在国际性条约中对恐怖行为所作的界定。它明确指出恐怖行为是犯罪行为。这种犯罪行为是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别团体或公众中制造恐怖。
但是,没有直接指出制造恐怖的手段是暴力。也没有提及国家恐怖主义。因为当时的暗杀浪潮,主要是针对国家和政府的。与法国大革命时由政府实行的恐怖主义显然不同。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恐怖主义大都与殖民地的冲突相联系,特别是在巴勒斯坦、马来亚、塞浦路斯、阿尔及利亚和肯尼亚的殖民地冲突。但是,当时很少把它们称为恐怖主义者,原因是人们对殖民统治的合法性有怀疑,同时,把这个词适用于以打击殖民武装为目标的战斗也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人坚持认为,恐怖主义只能适用于直接针对非战士的暴力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期间,恐怖主义已普遍适用于来自反对国家的暴力行为,也适用于像美国三K党那样的保守组织的暴力行为。
鉴于这些情况,1989年出版的牛津词典,给恐怖主义界定了两个涵义:其一是专门指法国大革命后政府的恐怖统治;其二是指“意图以恐怖手段打击异己者的政策;威胁方式的使用;引起恐怖的事实或者使人恐怖的情况。”其他词典关于恐怖主义的界定,已不再有法国大革命恐怖主义的专门涵义。 韦氏大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认为:恐怖主义是:(1)系统地使用恐怖行为作为强迫的手段;(2)一种威胁或者暴力的气氛。这个定义,强调了恐怖主义是一种系统的恐怖行为或者暴力、威胁的气氛,是正确的。
恐怖主义必然是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进行威胁,否则,就不能制造恐怖。而且,它不是孤立的暴力行为,而是系统地使用暴力。这种解释,是与“主义”的含义相符合的。
所谓“主义”(ism),就是指“一种独特的教条,系统,或理论”。因此,恐怖主义就是把恐怖作为教条来信奉和实行。 《简明不列颠 百科 全书》对恐怖主义的解释是:恐怖主义是对各国政府、公众或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
各种政治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狂热者、革命者和追求社会正义者,以及军队和秘密警察都可以利用恐怖主义。这个定义,指出了恐怖主义的三个特征:(1)恐怖主义是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这种手段主要是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在暴力前面加上“令人莫测”的形容词,是非常恰当的,恐怖主义的暴力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突发性,总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发动突然的袭击;(2)恐怖主义的打击目标是各国政府、公众、或个人;(3)恐怖主义的主体是各种政治组织、民族团体、宗教狂热者、革命者和追求社会正义者。但这里列举的主体是不全面的,例如,没有提到国家。 《美国传统大学英语辞典》(American Heritage College Dicitonaryofthe English Language 1996,p.1854)对恐慌主义的解释是:对武力或暴力的非法使用或威胁使用,一个人或一个有组织的集团以威胁或胁迫社会或政府为目的而危害人类或财产,常带有意识形态或政治原因。
这个定义的最突出之点是: (1)把政治目的具体化,明确指出“以威胁或胁迫社会或政府为目的”; (2)指出恐怖主义行为是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原因; (3)明确指出恐怖行为对财产的危害。 立法定义 2001年9月19日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通过两项法案,明确界定了欧洲范围内恐怖主义行为的概念和对相关罪行的量刑标准。有关打击恐怖主义行为的法案规定,恐怖主义行为的概念是个人或组织故意针对一个或多个国家,或针对被侵犯国家的机构和人民进行旨在威胁、严重破坏甚至摧毁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及其建筑物的行为。
这个定义,显然是受美国“9.11”恐怖主义系列袭击事件的影响,就像是对“9.11”事件的描述。 1974年英国《防止恐怖主义法》界定的恐怖主义是“为了政治的目的使用暴力,包括任何为了使公众或其任何部分陷入恐怖而使用暴力。”这个简短的定义提及的三点内容:使用暴力、为了政治的目的、使公众陷于恐怖,我们认为都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个定义显然是不全面的,特别是没有指出使用暴力的目标。 在美国,《美国法典》第22条[Title22,Section2656f(d)]把恐怖主义定义为:“亚国家或者秘密代理人对非战斗人员实施的预谋的、基于政治动机的、通常意图影响公众的暴力。
”这个定义包括5点内容,即恐怖主义的主体、目标、政治动机、目的、暴力。它把对象限于“非战斗人员”代表了不少人的主张,因为这个限制可以把战争与恐怖主义加以区别。但把主体局限于“亚国家或者秘密代理人”显然是不全面的。
虽然美国法典作了规定,但美国政府的各部门使用这个定义的只有美国国务院。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美国国防部却另有自己的定义。美国联邦调查局恐怖主义研究中�。
恐怖主义有以下哪些特征
1.强烈的国际化倾向折叠目前恐怖主义活动范围,已从西欧、中东、拉美三大热点地区向全球专各地区属和国家蔓延。
2.打击目标不断扩大,已由外交、军事、政府扩展到商业、一般平民和公共设施。
4.恐怖主义总是同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交织在一起。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区,这三股恶势力相互重叠,集中表现为国际恐怖主义。其具体活动是反社会、反人类,以绑架、暗杀、爆炸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制造大规模的恐慌。同时,还与毒品买卖、武器走私、贩卖人口等跨国的有组织犯罪相联系,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动乱的主要原因。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