玊怎么读
玊怎么读

玊读音:sù。简体部首玉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5画。
繁体部首玉部,五笔GYI,仓颉MGI,郑码CSVV。
四角10104,结构左三包围,统一码738A,笔顺一一丨一丶。基本字义:1、有疵点的玉。2、琢玉的工人。
相关组词:公玊[gōng sù]复姓。形近字:玉。
释义:1、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玺(君主的玉印)。
玉不琢,不成器。2、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
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天空;瑰丽的宫阙殿宇)。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玊怎么读?

拼音:sù,声母是s,韵母是u,声调是四声,具体解释如下:四角码:10104、部首:玉、总笔画:5、部首外:198五笔:gyi、86五笔:gyi、郑码:csvv统一码:738A、仓颉:mgi、笔顺:11214释义:1、有疵点的玉。2、琢玉的工人。
扩展资料玊的形近字:玉,笔画如下:部分词语解释:1、墨玉:[mò yù]黑色或近于黑色的软玉。2、玉簪:[yù zān]用玉做成的簪子。也叫玉搔头。3、玉玺:[yù xǐ]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的玉印。
玺(xǐ)。4、玉雕:[yù diāo]在玉上雕刻形象、花纹的艺术。也指用玉雕刻成的工艺品。
5、玉碎:[yù suì]比喻为保持气节而牺牲。与“瓦全”相对。
玊的读音

玊的读音:sù。释义:有疵点的玉;引申含义为琢玉的工人。
在现代汉语中,“玊”还有古西域国名的含义。
偏旁部首:玉。笔画顺序:横、横、竖、横、点。笔画数:5笔。结构:左包围结构。
组词:公玊,历史上罕见复姓。汉代有公玊带,汉时山东济南人。玊的同音字1、素读音为sù,最早见于商朝金文时代。
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素”字基本含义为本色,白色,如素服、素丝;引申含义为颜色单纯,不艳丽,如素净、素淡。2、宿读音为sù,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宿”的基本含义为住,过夜,夜里睡觉,如住宿、留宿;引申含义为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如宿将、宿儒;平素,素有的,如宿愿、宿志。3、速读音为sù,最早见于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速”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疾也。
遬,籒文从欶。古文从欶从言。“速”的基本含义为快,如速记;引申含义为速度,如慢速。
玊是什么字怎么读

玊是形声字,读音:[ sù ]部首:玉笔画:5玊的基本解释1.有疵点的玉。2.琢玉的工人。
3.姓。
扩展资料:字形来源:"丶"字音、义同"主",读为"入主"、"进驻"。"王"与"丶"联合起来,且"丶"位居王字右上部,表示"在手、肘部琢玉"。"丶"字符若居王字右下部,则表示"腰部佩挂的玉饰"。"丶"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又是汉族古姓之一,列在《汉语大字典》袖珍本正文第17页。
《康熙字典》中“玉”和“玊”的解释:俗书玊玉不辨。译文:玊玉不辨,两个字笔画一样,读音不同。通俗的书记,玊玉两个字常常混淆。
俗书:1、通俗流行的书体。2、品格不高的书法。3、通俗流行而有别于正体的字。
4、民间流行的通俗读物。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