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发源于哪里?滹沱河的源头和终点是什么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泰戏山桥儿沟村一带。滹沱河古又作虖池或滹池,原名滹沱,亦名恶池,别称亚驼。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干流以泥沙多、善冲、善淤、善徙而闻名全省乃至于北方。它既是河北平原的缔造者之一,长期哺育了沿河人民,又在中下游不断决溢改道,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

流域地势
滹沱河流域内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瑶池以上为上游,沿五台山向西南流淌于带状盆地中,河槽宽自一二百米至千米不等,水流缓慢。滹沱河上游地处山西高原东缘山地和盆地,地势高,黄土分布较厚;瑶池至岗南为中游,流经太行山区,河谷深切,呈“V”形谷,宽度均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流湍急。滹沱河中部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矿;黄壁庄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宽广,最宽可达6000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渐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两岸筑有堤防。

治理现状
滹沱河自古水患严重。1958年以来,为治理滹沱河水患,河北省政府在平山县和获鹿县境内先后修建了岗南与黄壁庄两大水库,沿河两岸修筑了防洪堤及导流坝,营造了堤坡防护林,使历史上遇洪水就泛滥成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害河得到治理。由于水库控制了上游来水,70年代以来又干旱少雨导致河床常年干涸,仅在少数年份汛期过水。
滹沱河的源头在哪?
滹沱河的源头是山西省繁峙县横涧乡乔儿沟村。滹沱河,古又作_池或滹池,当地人俗称葡萄河,是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海。
滹沱河干流以泥沙多、善冲、善淤、善徒而闻名全省乃至于北方。它既是河北平原的缔造者之一,长期哺育了沿河人民,又在中下游不断决溢改道,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图为滹沱河畔秋日的风光:扩展资料流域概况滹沱河为海河流域子牙河系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五台山北麓,穿越太行山进入河北省平山县境,东流至献县,与滏阳河汇合后入子牙河。滹沱河全长587km。流域面积24690平方公里,流域内有岗南、黄壁庄两座串联型大型水库,总控制面积23400平方公里, 总库容27.81亿立方米。其中岗南水库总控制面积15900平方公里,总库容15.71亿立方米,岗南水库下游28公里处有黄壁庄水库,岗南、黄壁庄区间面积7500平方公里, 总库容12.1亿立方米,主要控制冶河和岗南水库放水。
滹沱河的源头和终点是什么?
滹沱河的源头是山西省北高原繁峙县横间乡泰戏山马跑泉、桥儿沟一带;终点在献县西北,与南来的滏阳河汇合。滹沱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的一个大支流。
流经山西省的繁峙、代县、忻州、原平、定襄、五台、盂县出山西省境,山西省境内流域面积11936平方公里,流长250.7公里。滹沱河于猴刎流入石家庄地区的平山县境,经获鹿、灵寿、正定、藁城、无极、晋州,至深泽县枣营出境,再流经安平、饶阳、武强、至献县老河口枢纽与滏阳新河汇合后称子牙河。历史沿革滹沱河流经的石家庄区域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早在距今约1万至3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在太行山中的滹沱河水系流域,就繁衍生息着人类。滹沱河历史上名称多异。《山海经》名滹池,《礼记》称作恶池,《周记》作乎池亦作滹池,《汉志》都作滹沱,《史记》称滹它河也作亚沱,《水经注》叫滹沱。滹沱河由山西高原东下突入平原,纵坡陡峻,水流湍急,经常泛滥成灾。
因此,历史上称作恶池、滹池、滹沱,都是取水流急凶猛之意。称滹沱河至少是在汉代。滹沱河原于山西,归于河北,水性湍悍,土疏善崩,壅决无常,迁徙靡定。
上流虽设堤防,也经常淤漫。在山区穿行峡谷,囿于地形,很少变动;进入平原则改道频繁。
滹沱河在哪儿?
滹沱河是海河流域子牙河系的一大支流。发源于陕北高原樊氏横涧乡太西山马宝泉二乔村南山沟。
滹沱河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滹沱河干流以含沙量多、冲刷好、淤积好、移民好而闻名全省乃至北方。它不仅是河北平原的缔造者之一,长期哺育了沿河人民,而且在中下游不断泛滥分流,给人民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扩展数据滹沱河,上游在山西汾阳之上,是一条峡谷型河道,北、西、南三面被五台山环绕,呈“S”字形,长约116公里。富阳-吉胜大桥为中游,长约99公里,特点为平原河道,河床宽500-1000米,河道平缓;季桥下游为峡谷型河流。狭窄的河床只有三五十米,水流湍急。在这条河的源头,有一条清澈的小溪。
它与老泉头泉水汇合后,水量增加到每秒0.5立方米,流向河流交汇的地区。清水断流,形成27公里暗流段,在上永兴开始显现。由于各条支流的清水流入,下列流量正在增加。
据建国前的老县志记载,滹沱河曾经是“春来河底枯,秋来水波翻,粮仓冲走,房屋倒塌,无食无住无人管”。一般在雨季,水势无边。沿河村落有渡船可以乘独木舟过河,上下游靠船帆支撑。
河内有鱼虾,天鹅、鱼鹰等水鸟沿河栖息,秋夜有鹅宿。河边的土地绿草如茵,牛羊混杂。到70年代初,河道断流,河边土地逐渐被开发利用。有的树木成荫,有的变成果园,有的被开垦成肥沃的稻田,种上粮食、棉花等农作物,到了收获的季节硕果累累。
滹沱河在哪里
滹沱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的一个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北高原繁峙县横间乡泰戏山马饱泉桥儿村南山沟。
滹沱河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 。滹沱河干流以泥沙多、善冲、善淤、善徙而闻名全省乃至于北方。它既是河北平原的缔造者之一,长期哺育了沿河人民,又在中下游不断决溢改道,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扩展资料滹沱河在山西境内崞阳以上为上游,属峡谷型河道,其北、西、南三面环绕五台山,形若“S”型,河长约116公里;崞阳至济胜桥为中游,长约99公里,具有平原型河道的特征,河床宽500-1000米,河道平缓;济胜桥以下为下游,属峡谷型河道,河床窄处仅30-50米,水流湍急。干流河源处为清水涓涓细流,汇人老泉头泉水后水量增至0.5立方米每秒,流至河交会一带,清水断流,形成27公里的潜流段,至上永兴清水始露,以下由于各支流清水汇入,流量不断增加。据建国前的旧县志载:昔日滹沱河是"春天苦旱河底干,秋季发水浪滚翻,粮仓冲走房屋塌,无吃无住无人管"。一般年份的多雨季节,却是水势茫茫,沿河村庄设有渡口以轻舟横渡,上下游之间以风帆相济。
河内有鱼虾,沿河还有天鹅鱼鹰等水鸟栖息,秋天的夜晚有大大雁途宿。河滨之地绿草繁茂,间杂以牛羊。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河水断流,河滨之地逐渐被开发利用。
有的绿树成荫,有的辟为果园,有的垦殖为稻田沃土,种植粮棉诸作物,丰收季节,硕果累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