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鳀鱼在中国叫什么鱼?鯷鱼的别名叫什么

鳀鱼在中国叫什么鱼?鯷鱼的别名叫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29

鳀鱼在中国的别名叫海蜒、离水烂、老雁食、烂船丁、老眼屎等。鳀鱼,鲱形目鳀科脊索动物。它下颌短于上颌,体被薄圆鳞,极易脱落。无侧线、腹部圆、无梭鳞、尾鳍叉形。

鳀鱼在中国叫什么鱼

鳀鱼

鳀鱼是一种生活在温带海洋中上层的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属于温水性中上层鱼类,趋光性较强,幼鱼更为明显。小型鱼,产卵鱼群体长为75~140毫米,体重5~20克。鳀鱼是一种高蛋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鲜味组分的营养健康的美味食品,可用来加工为海产休闲食品。“海鯅”即为幼鳀鱼加工的咸干品,主产嵊泗县枸杞乡,分细、中、粗三个规格,捕捞季节为每年开春时。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

鳀鱼在中国叫什么鱼

资源状况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因其经济价值较低,未被充分利用,但随着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鳀鱼的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鳀鱼由过去的兼捕对象逐渐转变为主捕对象,产量大幅上升:1991年全国产量11.3万吨,1996年达60万吨,1997~1998年达到最高产量100万吨,但这是靠增加捕捞力量实现的,实际上此时鳀鱼资源已经严重衰退,主要表现是渔获物群体组成低龄化、小型化、群体密度小、网次产量低、渔场不稳定,1999年在捕捞力量继续加大的情况下鳀鱼产量下跌20%多。1991~1994年,荣成市136kw双拖网船,一般网产3000~5000kg,对船日产量2万~3万kg。1995~1998年,荣成市184~221kw双拖网船,一般网产量1500~2000kg。对船日产量8000~10000kg。到了1999~2000年,一般网产量1000~2000kg。对船日产量4000~5000kg(唐明芝,2001)。目前我国近海鳀鱼已几乎不能形成渔汛,被更小型的玉筋鱼取代。

鳀鱼在中国叫什么鱼

鳀鱼在中国的别名叫海蜒、离水烂、老雁食、烂船丁、老眼屎等。鳀鱼,鲱形目鳀科脊索动物。

无侧线、腹部圆、无梭鳞、尾鳍叉形。小型鱼,产卵鱼群体长为75~140毫米,体重5~20克。是一种生活在温带海洋中上层的小型鱼类,趋光性较强,是其它经济鱼类的饵料生物。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

鳀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黄海中南部及东海北部鳀鱼的饵料组成约50余种,以浮游甲壳类为主,按重量计占60%以上,其次为毛颚类的箭虫、双壳类幼体等。鳀鱼干粉是鲜鱼经蒸煮、烘干、粉碎后制成,刚捕获的鳀鱼就要立即以大量的盐进行盐渍,接着将内脏和头去除,然后层层迭放于大桶中,每摆放一层放一层盐,叠好后通风大石头加压,腌渍三个月,腌好后很软容易碎,把盐洗掉,用汤匙轻搅即可,混合其它材料作成不同风味的鳀鱼酱汁。

鯷鱼的别名叫什么

【拼音】:tí yú【学 名】:Engraulis japonicus【俗 名】: 海蜒、离水烂、老雁食、烂船丁、海河、巴鱼食、乾鱼、抽条、黑背鰛。【产地、产季】:分布于中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以及朝鲜、日本和太平洋西部。

渔汛期为每年的6~9月份,俗称“海蜒汛”。在黄海和东海盛渔期是5~8月。【概 况】:体细长,稍侧扁,一般体长8~12厘米,体重5~15克、口大、下位,吻钝圆,下颌短于上颌,两颌及舌上均有牙。眼大、具脂眼睑。

体被薄圆鳞,极易脱落,无侧线。腹部圆、无棱鳞。尾鳍叉形、基部每侧有2个大鳞、体背面蓝黑色,体侧有一银灰色纵带,腹部银白色。

背、胸及腹鳍浅灰色。臀鳍及尾鳍浅黄灰色。 生活于浅海。

趋光性强,常环绕光源作回旋游泳。春季沿海岸北上;秋季沿海岸南下,在适水温带进行产卵、索饵和洄游。【价 值】:常用于提炼鱼油和制作鱼粉,亦可鲜销或制成咸干品,或用作鱼饵。

因其肌肉组织脆弱,离水后极易受损腐烂,鲜销困难,大都加工晒干,小鯷鱼加工制做的咸干品为有名的海蜒。用以做汤或凉拌食用具独特风味。随着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鯷鱼已被制成鯷鱼末、珍味熏鱼片、罐头及鱼肉松等。家常鲜食鯷鱼可做馅或氽汤。

西凤鱼是什么鱼

西凤鱼也叫鳀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小型鱼类,主要以浮游动植物为食,每年的六月份是鳀鱼的产卵盛气期,在这个时候,大多数鳀鱼会逐渐东移,在黄海水域产下幼子。鯷鱼,有许多的别称,例如离水烂,老眼屎,海蜒等,其中海蜒是由幼鯷鱼加工而成的,由于鯷鱼每年的产量相对较高,海蜒干也因此成为全国各地一种普遍的食材。

继续浏览:

上一篇:台风怎么形成?台风是怎么形成的

下一篇:藏族有什么风俗?藏族的习俗有哪些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