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1、“书圣”王羲之:说起王羲之,稍懂书法的人,都知道《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传说王羲之小时候苦练书法,时间久了,用来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这就是墨池的传说。王羲之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自成一家。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从南朝开始,到唐太宗,再到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学习“二王”,因而王羲之被尊为“书圣”。王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现存书帖皆为后人摹本。代表作有《兰亭集序》、《初月帖》、《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等。
2、王献之: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为“二王”,有“小圣”之称;王献之以行书和草书书法闻名于世,他的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张怀瓘在《书估》中评其书法为第一等。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王献之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亲不同,字身喜带长形。传世名作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行书以《鸭头丸帖》为代表。草书名作有《中秋帖》。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

3、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史上,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当属颜真卿。颜真卿书法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的书体,创出大气磅礴的“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被前人评价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中称赞颜真卿楷书“颜书第一。”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4、欧阳询:欧阳询,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创欧体,开颜柳先河,被世人称为唐代楷书第一人。欧阳询书法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书。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欧体”是历代学习楷书入门首选。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还是一位书法理论家,欧阳询总结书写经验,撰写了《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是历代学习书法的理论基础。欧阳询存世书法比较多,墨迹有《仲尼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宗圣观记》、《房彦谦碑牌》等等。欧阳询存世书法比较多,书帖有《仲尼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宗圣观记》、《房彦谦碑牌》等等。

5、怀素:怀素和尚,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史称"草圣"。怀素自幼出家,酷爱书法,因为穷买不起纸,经常在寺院的墙壁上、衣服上、器皿上,芭蕉叶上,练习书法;怀素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以篆书入笔,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是继张旭之后,在中国草书史上承前启后的佼佼者,更是叱咤千年书法史的领军人物。他的草书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字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律公贴》《七帖》《北亭草笔》等。

6、柳公权:柳公权,唐朝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自创“柳体”,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为后世百代楷模。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其书法作品骨力清劲,字体结构严谨。今天学书入门,依然首选唐代颜、柳、欧、褚、虞等书法家,特别是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仍然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

7、苏轼: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画家、书法家,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宋四家”。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

8、黄庭坚: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的书法碑帖结合,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黄庭坚学书尤为推崇王羲之《兰亭序》。其楷书有长枪大戟、绵劲迟涩的书风,草书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黄庭坚作草全在心悟,以意使笔。然其参禅妙悟,虽多理性使笔,也能大开大合,聚散收放,进入挥洒之境。代表作有《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伯夷叔齐墓碑》等。

9、米芾: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米芾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书法以行书成就最高,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米芾的书法成就来自于苦练,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米芾存世书帖近六十幅,代表作有《蜀素帖》《德忱帖》《苕溪诗卷》等。

10、赵孟:赵孟,南宋晚期至元朝初人,书法家、画家、诗人。赵孟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成就最高的是书法和绘画,擅长行书和楷书。赵孟人书法初宗宋人,学赵构、黄庭坚,继而由智永上溯锺繇、二王,晚年又取法李邕。他模拟古法力求微肖,书写十分熟练,尤倾心于二王,创“赵体”书法,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书迹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
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如下:
1.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2.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3.怀素(737-799,一说725-785),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4.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1.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太宗独爱之,《快雪时晴帖》,亦是一代帝王乾隆的最爱。
3.唐代著名书法家一——欧阳询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楷书的楷模,亦是历代书法初学者临摹最多的作品。
4.“草圣”——张旭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肚痛贴》全帖仅30字,写来洋洋洒洒一气贯之,气韵生成。明王世贞跋云:“张长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数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
”
5.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他是“宋四书法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
”《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董其昌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有哪些
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有:颜真卿、王羲之、苏东坡、李斯、欧阳询等等。1.颜真卿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2.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3.苏东坡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4.李斯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
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
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5.欧阳询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以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fǔ)、黄庭坚、欧阳询、柳公权、苏轼最为出色。其中,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赵孟頫,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书法家、画家、诗人,博学多才,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欧阳询精通书法,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