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在哪里?龙门石窟在哪里
龙门石窟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中街。“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唐·白居易。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郊。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宋代苏过所描绘“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

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隋唐时期的代表洞窟:大卢舍那像龛、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佛像:共九躯。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其右侧为大弟子迦叶,左侧为小弟子阿难,继而为普贤菩萨(左)、文殊菩萨(右),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开凿时间为唐高宗初开凿,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主佛:卢舍那是报身佛,意为光明遍照。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宛若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龙门石窟在哪里?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具体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的龙门山和香山上。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雕艺术宝库。
现在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A旅游景点。龙门是大禹治水时挖的,鱼跃龙门的传说也发生在这里。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代,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已建成1400多年,是世界上最长的洞穴。建成时使用了大量的彩画,但今天很多已经褪色。覆盖在沂水东西两山的悬崖峭壁中,南北长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后与麦积山石窟并称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先后在天竺、新罗、吐火罗、郭康等国修建,发现了欧洲图案、古希腊石柱等,堪称世界上国际水平最高的石窟。龙门石窟有2860多处碑刻,被称为古代碑林。代表作:《龙门二十篇》、《双壁龙门》(褚遂良《义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碑》)。
这是中国书法的杰作。
龙门石窟在哪里 龙门石窟开凿于什么时候
1.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2.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3.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4.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龙门石窟在哪里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
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在哪里?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石雕,具有很高的艺术、历史考古和宗教研究价值。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000年十一月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