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正书院在哪里?江苏淮安中学在哪里
丽正书院最早出现在唐东都洛阳紫微城。作为我国第一所官办书院,丽正书院广“聚文学之士”,或修书,或侍讲,以张说为修书使以总之。公元725年改称集贤书院后,书院又根据设置需要,配备了一系列官职,分别为学士、直学士、侍讲学士、修撰官、校理官、留院官、检讨官、中使、孔目官、知书官等。与此同时,书院还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的学士,按月终、岁终进行内、外考核,“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并依据每个人的业绩,由修书使进行登记,上奏朝廷,分别加以褒贬。

俗话说,树大招风。对于书院工作人员的高薪及其从事的活动,难免会有少数人看着眼红,甚至公然加以诋毁。这里面,以中书舍人陆坚表现得最为明显。陆坚自负文学,常以集贤书院学士多非其人、所司供膳太丰加以议论,尝曰:“此辈于国家何益,如此虚费。”建议罢之。对此,张说果断给予了反驳。他说:“自古帝王功成,则有奢纵之失,或兴池台,或玩声色。今圣上崇儒重道,亲自讲论,刊正图书,详延学者。今丽正书院,天子礼乐之司,永代规模,不易之道也。所费者细,所益者大。徐子之言,何其隘哉!”(徐子即陆坚)张说的据理力争,不仅有力维护了书院的尊严和声誉,而且阐明了书院的存在价值和它今后的发展方向。

丽正书院(集贤书院)设立后,搜书、校书、藏书成为其首要任务,这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有关资料统计,集贤书院收藏图书达53915卷,且分抄正副两本藏于长安与洛阳。同时,依托书院藏书多、学者多的优势,书院还成了皇帝咨政的“顾问”。这方面,“蒋乂(yì)应对”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据《旧唐书》记载,蒋乂“在朝垂三十年,前后每有大政事、大议论,宰执不能裁决者,必召以咨访。乂征引典故,以参时事,多合其宜”。可见,“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以备皇帝应对是当时书院的一项重要任务。
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是哪几个?
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为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东都洛阳紫微城的丽正书院。
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江苏淮安中学在哪里?
江苏淮安中学简介学校名称江苏淮安中学所在地区江苏淮安学校地址淮安市淮安区杜康桥路1号学校电话江苏省淮安中学始创于1904年,前身为清末丽正书院(楚州城内东南隅,今楚州中学南校区)开办的淮安府中学堂。学校校名历经江苏省第九中学、江苏省立淮安中学、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淮安县立初级中学、淮安县中学、淮安市中学的更迭。
学校位于淮安市楚州区楚州大道以东、杜康桥路以北,校园占地326亩,建筑总面积12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雅致,文化氛围得天独厚。江苏淮安中学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质量卓异。现有特级教师2名,硕士研究生4名,中学高级教师163名,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计21名,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77名。近年来,学校高考本科达线人数一直稳居淮安市前列,近百名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夺得殊荣;2004届高三郑春同学获淮安市高考文考状元;2007届韩丰同学再夺淮安市高考状元;2012届杨扬同学进入全省高考前60名。江苏淮安中学教学设施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拥有省内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建有千兆校园网、校园电视广播系统、校园一卡通工程和70多口多媒体教室,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
学校还建有铺设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能容纳6000名师生就餐、洗浴的餐厅、浴室和每间宿舍都设有独立洗卫设备的高标准学生公寓楼。江苏淮安中学获得荣誉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悠久的历史积淀孕育了百年淮中的辉煌。自1979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以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模范中学”“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02年4月,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04年2月,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2010年2月,省教育厅公告学校通过2009年星级普通高中复审。
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拥有北大著名学者季镇淮,文学大师汪曾祺,中科院首批院士陈鉴远,国际著名生物学家傅新元,青年科学家金山、邵峰,外交部原部长乔冠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王力,北京市委原书记叶林,空军原副司令员、中将周来强,第四军医大学原政委、少将孙长新,北京市委宣传部原部长杨述,天津市委原副书记陈冰,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湖南省委原常委许云昭,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常州市市长费高云,国家女篮原总教练孙凤武,越剧小百花周慧敏等杰出校友。
中国最早的书院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分官私两类。私人书院最初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唐贞观九年(635)设在遂宁县的“张九宗书院”(又名“书台书院”),为较早的私人书院;官立书院初为官方修书、校书或偶尔为皇帝讲经的场所,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将乾元院改名为“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东都洛阳明福门外设“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又改称“集贤殿书院”),是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
书院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与汉代的“精舍”、“精庐”有一定的承继关系。“精舍”与 “精庐”为汉代聚集生徒、私家讲学之所。比如“问津书院”,其前身始建于公元前164年至公元前122年间,由西汉淮南王刘安修建,南宋以前称为“孔子庙”(“孔庙、文宣庙”等),南宋末年龙仁夫在此首创书院,命名为“问津书院”(因《论语》中孔子周游列国至楚国,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的典故而得名),传播儒学文化。我国在唐代出现了什么,它是我国古代高层次的私学,是研究学术的地方
我国在唐代出现了(书院教育机构),它是我国古代高层次的私学,是研究学术的地方。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东都洛阳紫微城的丽正书院。
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粤秀书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御批的官办学院,为清代四大书院之首。扩展资料:书院这个名称始于唐代。随着纸张的大量使用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书籍越来越多,必须建 造较大的院子来安置藏书,以方便读书人,于是就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书院”。元代欧阳玄在《贞文书院记》中说:“唐宋之世,或因朝廷赐名士之书,或以故家积书之多,学者就其书之所在而读之,因号为书院。
及有司设官以治之,其制遂视学校……”书院根据主办者的不同,也随之形成了官办与私办两类。唐代最初设立的官办书院是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私办书院有张九宗书院、义门书院等处。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