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名字怎么来的?科学家用一辈子为枇杷改名
枇杷名字的由来是据说是因其叶子的形状。类似乐器琵琶,而四弦乐器琵琶在汉末魏初时,就被人们写作“枇把”。
基本情况
枇杷(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是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0米,小枝粗壮,棕黄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

拓展资料
圆锥花序顶生,长10~19厘米,具多花;总花梗与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梗长2~8毫米;苞片钻形,长2~5毫米,密生锈色绒毛,花直径12~20毫米;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5厘米,种子1~5粒,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光亮,种皮纸质。花期10~12月,果期5~6月。
枇杷是如何命名的?
枇杷为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属植物为小乔木或乔木。
花两性,顶生圆锥花序,常被茸毛,萼筒杯形或倒圆锥形,萼片5,宿存,花瓣5,倒卵形或圆形,无毛或有毛,雄蕊20—40,花柱2—5,基部合生,常被毛,子房下位,2—5室,每室胚珠2.果肉质或干燥,内果皮膜质,有1或数枚大型种子。枇杷在植物学上的地位早于1712年Kaempfer在其著作《AmeenitatesExoticae》中就初载枇杷名称并给予肯定。1780年植物学家Thunberg在其所著的《日本植物志(FloraJaponica)》中对枇杷的记载已比较详尽并定下学名为MespilusjaponicaThunb。这就是枇杷种名由来的开始。
到1790年Laueriro又把它安于山楂属下,定名为Cretaegusbibas。至1822年英国园艺学家JohnLindley将原有Mespilus属重新整理,认为枇杷的植物学特性与Mespilus属植物大不相同有另创一属的必要,于是就立下枇杷属,取名EriobotryaL。保留其种名Japonica,这个学名沿用至今未曾改过。
科学家用一辈子为枇杷改名,“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
“批把”是枇杷的别称之一,这一称呼源自于枇杷的叶子形似乐器琵琶。批把其实也是直项琵琶的古称。
因为这两个动作,故而古人也称琵琶为“批把”。而“批把”之所以会成为植物枇杷的别称也是因为枇杷叶片的外形与琵琶相似。说到枇杷这种植物,它是中国的原产物种,其原产地为浙江、福建、四川等地。批把在中国境内的种植十分广泛,而除了中国之外它还被引入到了日本、印度等国家。就生长习性来说,枇杷是一种喜温喜湿的植物,尤其在处于生长期时枇杷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此外,枇杷虽喜湿润却也要注意土壤的排水性。因为假若土壤排水性不高,一旦雨水过多便容易导致枇杷出现枝条徒长的情况。
枇杷这种果树的优势在于它生长速度较快,且结果也比较早。栽培枇杷树一般可以通过种子种植、嫁接培植以及压条繁殖这三种方式,其中嫁接培植是运用最为广泛的。如果利用嫁接方式进行枇杷繁殖,通常只需三四年时间便可结果,不过要想达到盛果期则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20-40“岁”的枇杷,其果实产量是最高的,而在这之后产量便会逐渐减少。枇杷通常都是在10-12月开花,然后5-6月结果。身为中国原产果树的枇杷很早便出现在历史古籍之中。
早在西汉时期一本名为《西京杂记》的书籍中便曾提及批把,这本书称枇杷为“名果异树”。除此之外,其余朝代诸多著名文人也都曾写过与枇杷有关的诗句以及文章,譬如司马相如写的“卢桔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宋祁写的“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等等。由此可见,枇杷在中国古时候存在感还是比较强的。也正是因为枇杷拥有较高的存在感,日本在唐朝时期才会将其引入国内。
当时前来中国学习交流的日本遣唐使在返回日本之时将原产于中国的枇杷也给带回了日本,不曾想中国枇杷传播到日本之后却变成了日本山楂。来自福建的林顺权教授在上个世纪前往日本留学期间得知了这一情况,于是在这之后他便一直致力于为中国枇杷正名。
科学家用一辈子为枇杷改名,枇杷原产地到底是中国还是日本?
枇杷的原产地是中国。枇杷这种植物原产自中国的陕西、广西以及贵州等地,然后在唐朝时期经由日本遣唐使之手传播至日本。
受这一更名事件的影响,国际对于枇杷的称呼也都是日本山楂。众多不明内情的人由于受到这个名字的误导而误以为枇杷是日本原产植物,但是实际上它原产于中国。中国人种植枇杷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曾下令修建了一座宫苑,名为上林苑。这座宫苑始建于秦始皇时期,后经由汉武帝的扩建而变成一处规模庞大的皇家园林。西汉经学家刘歆曾在《西京杂记》一书中提及:“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而这其中的名果异树便包含“枇杷十株”。
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国在西汉,甚至在西汉之前便已开始种植枇杷。枇杷在古时候也曾被称作“批把”,这一别称的由来源自于其树叶形似琵琶。除了这一别称之外,枇杷也称卢橘、金丸。
枇杷在古时候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为此它也没少被写进诗文中。与枇杷有关的诗文有苏轼的“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还有杨基的“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等等。枇杷如此受欢迎的原因除了它的果实鲜甜可口之外,还因为它还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健胃等功效。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朝代中极具存在感的一个朝代,原因在于这个朝代十分强大与繁荣。基于唐朝的强盛,当时像朝鲜、日本等诸多国家纷纷选择依附于唐朝。为了学习唐朝先进的科技与文化,这些国家还曾派遣遣唐使前来唐朝进行学习,其中日本遣唐使在完成学习之后将枇杷等诸多日本没有的东西都给带回了日本。只不过中国枇杷在去到日本之后就变成了“日本山楂”,甚至于这一名字后来还被定义为了枇杷的国际统称。
一位名叫林顺权的教授曾于1988年前往日本留学,留学期间这位教授注意到原产自中国的枇杷却被冠上了“日本山楂”这一名字。由于受到这个名字的影响,很多人均以为枇杷产自日本。为了纠正这一误解,林顺权教授一辈子都在致力于为中国枇杷正名一事。
福建一科学家用一辈子为枇杷改名,枇杷的起源是什么?
据央视新闻,今年 66 岁的林顺权教授,是福建仙游书峰人。从小与枇杷结缘,一辈子都在从事枇杷的研究工作。
而据资料记载,枇杷原产中国,唐朝期间随日本遣唐使传入日本。科学家用一辈子为枇杷改名是怎么回事但是根据资料记载,枇杷原产中国,甚至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唐朝期间随日本遣唐使传入日本。为此林顺权用一辈子做研究、写论文纠正这一说法。对于枇杷原产这一事,林顺权教授表示,1989年,我回国以后,就一直想把这个事情扭过来。枇杷蔷薇科枇杷属植物,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枇杷树高3~5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
枇杷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源作物。据林教授介绍,由于枇杷种植难,人工成本高,目前种枇杷的多为老人,年轻人不愿接手。10 年间,全国枇杷种植面积已减少四分之一。
而随着电商平台加入,枇杷种植户收入提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靠枇杷致富。昔日贫穷的书峰乡,如今已是全国知名的枇杷产区。枇杷原产于中国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各地广行栽培,四川、湖北有野生者。
日本、印度、越南、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也有栽培。主要价值枇杷是美丽观赏树木和果树。果肉柔软多汁,风味鲜美,且在初夏成熟,正在鲜果淡季,因此颇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蜜饯、果膏、果酒及饮料等,具有润肺、止咳、健胃、清热的功效。
叶晒干去毛,可供药用,有化痰止咳,和胃降气之效。同时树姿优美,花、果色泽艳丽,是优良绿化树种和蜜源植物。木材红棕色,可作木梳、手杖、农具柄等用。枇杷品种原产地分类枇杷品种原产地分类法,是根据枇杷品种原产地的不同,将枇杷品种分为南亚热带品种群和北亚热带品种群两大类。
南亚热带品种群,主要包括原产于热带边缘及南亚热带地区的品种,如福建的早钟6号、解放钟和长红3号等。这类品种耐热性较好,枝梢粗壮。木质部较疏松,生长迅速。树形较开张,叶片大,果实大,但风味稍淡。
开花期和成熟期较一致。将其引至冬季温度较低的枇杷栽培地区种植,幼果越冬时容易受冻害。枇杷北亚热带品种群,主要包括原产于北亚热带及温带南缘地区的品种,如浙江的大红袍和洛阳青、江苏的白玉和照种,以及安徽的光荣等。
这类品种耐寒耐旱性较强,枝梢的木质部硬韧。树冠扩展级慢,树形较直立,叶片小,叶色绿。果实较小,果色和风味较浓。
开花期和成熟期不一致。将其引至温度较高的福建、广东地区种植,往往生长过旺,结果性能下降。
科学家用一辈子为枇杷改名,具体是怎么回事?
科学家用一辈子为枇杷改名,具体是怎么回事?
一.科学家用一辈子为枇杷改名是怎么回事?枇杷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种水果,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吃枇杷,不仅是因为它的口感非常的好,更是因为这种水果它的营养物质含量非常的高,在我国很多的地方都有枇杷的种植枇杷,这个名字也是有特别的独特,有一位科学家,他一直都在从事枇杷的研究工作,之前他还曾经在日本留学过,他发现原来世界上一直把枇杷称为日本山楂,而且世界上的人们都认为枇杷是原产于日本的,但是实际上枇杷它是原产于我们中国,是在唐朝的时候传入到了日本,所以,这位科学家他一直都在致力于纠正这样的一种认识。
二.改名字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如果说仅仅是为了给枇杷这种水果改名字的话,那么很多人可能是觉得没有必要,毕竟枇杷这个名字是特别好听的,但是,这位科学家他要改的名字却是国际上对枇杷的称呼,也就是日本山楂这样的一个称呼,这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一个称呼,因为世界上的人们对枇杷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根本没有考虑到枇杷这种水果真正的产地是来自于我们中国的,所以,这位科学家就觉得应该要把这样的认识给改过来,并且把枇杷在世界上的称呼纠正过来,因此,他就一直在靠着自己的努力去为枇杷证明,希望全世界人们都能够认识到,枇杷是产自于中国的一种水果。
枇杷有什么来历、经历、名称、历史?
枇杷来历:产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各地广行栽培,四川、湖北有野生者。
名称: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经历、历史:枇杷在古人的文化中生活中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其实对他们而言枇杷就代表着一种美好的事物,它象征着吉祥。在我们传统的思想中,就有那么几种树是吉祥的代表,比如槐树、椿树、梅树以及桃树等等,而枇杷树如这些树一样在古人的心目中是占有一定的分量的。而古人们对枇杷树的喜爱,从古人们留下来的诗词歌赋中就可以看出,有些人是单纯地赞其果实的好吃,而有些人是以物寄自己的相思。而枇杷从唐宋宗时期就被视为一种贡品,是宫廷贵族们才可以享用的。枇杷树从园林观赏性上来说,有这样的三大方面,首先就是枇杷树整体的形象是比较繁茂整齐的,其次就是金灿灿的果实给人极佳的视觉感受,再者就是它所蕴含的寓意了,能够让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因此在古人们的眼里,枇杷是深受文人墨客们的喜爱的,还有“果中之皇”的美誉。
其实枇杷的药用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不论是果实、花、叶子还是种子,都是可以用药的,对经常咳嗽的人来说是救星。扩展资料:树高3~5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别名又叫芦橘、芦枝、金丸、炎果、焦子。
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源作物。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