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军队国家化是什么?为什么各国军队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政党

军队国家化是什么?为什么各国军队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政党

最佳回答2022-11-26

军队国家化是:有意搅乱政党与国家、军队的关系,把军队的政治属性与国家属性对立起来,以军队的国家属性否定军队的政治属性,进而否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军队国家化是什么

说到我军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能不说到我军的归属。我军自建军以来就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始终听从党的指挥,正如习主席所指出的,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但近年来,有一种观点一直蛊惑人心,这就是所谓的“军队国家化”。这一观点认为,一国之军队,既不应为某些特定社会成员拥有,也不应属于某个政党或集团,而应当“非党化、非政治化”,一切为国家所掌控,实行军令政令统一,唯国家命令是从。

军队国家化是什么

要不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是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一个焦点。敌对势力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其险恶用心是妄图动摇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把军队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搞垮搞乱社会主义中国。

为什么古代军队容易成为将领的私人军队?现代军队是否已经解决了...

知乎网友的答案私兵的出现很简单,不管古代现代,都是中央集权衰退的直接结果。所谓的军队国家化,在古代是士兵和将领只服从代表朝廷权威的兵符,在现在是只服从军委符合程序的命令。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在战国残酷竞争的晚期,军队主将对兵符的重视是明确超过对君主本人或者信陵君本人的重视的。晋鄙被杀,军队没动静,一是信陵君有威望,但更重要的,是信陵君有兵符,兵符就是朝廷,谁来都要服从命令。秦国这方面比六国还要严密,这个资料很多。

杀白起也好,换李信也罢,军队没什么反应,有兵符,那就干。到了秦朝末年,几十万骊山刑徒,按说这些人连秦人都不是,但是制度给力,章邯依法动员,二十万人立马脱离刑徒身份变成军队,然后快速开出咸阳到戏下,一路还不是打的反贼没有招架之力。即使是到了巨鹿决战一年后,秦军还是没有投降的意思,军队没有哗变,上下非常一致,最后是项羽同学给力,司马欣内部坑爹,章邯毫无外交视野和阴谋素质,被骗投降,然后再次被骗坑杀。

这是中国动员力最疯狂的时代所体现出来的军队素质,七国军队基本上都实现了国家化。赵国末年发昏杀李牧,军队有反应么?没有,杀就杀,符合法律程序。可以说,中央集权在秦王政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但随着楚国被秦兼并,中央集权成本被地理隔阂放大到不可持续,这才有了汉朝用同姓诸侯王制度进行调和。

所以结论是,大一统的秦汉时期,国家动员力反而是下降了,是不如战国末期的,原因很简单,版图太大,当时的生产力决定了,朝廷的手伸不了那么长。于是,私兵这个东西,也就慢慢冒出来了。发展到东汉末期,国家机器还是那个结构,信息传递还是靠竹简和马,但是,地方豪强全面发展出来了。

所以你在三国志里,可以经常看到两个字,部曲。部曲是啥?就是失去土地投入大族麾下的逃税农民,然后变成私人军队。三国乱世中,军队的模板很多,西凉军是东汉垮台前的最后一支政府军,最后蜕变为十几个小军阀的私兵,黄巾军和张鲁军算是武装教团,曹操的核心后勤屯田部队青州军和部分时间上场露面的臧霸军已经实现了区域自治,至于其他的军队,比如许褚的几百人,你要说这些人不是私兵,那我是不信的。更欢乐的就是袁绍的军队,尽管袁绍反复权衡,反复掺沙子,但是,私兵就是私兵,人再多,也是私兵。

这个权衡一直到官渡结束,仓亭会战,都没结束,一直发展到二袁残余逃入乌桓。至于东吴嘛。嗯嗯,全是私兵。最简单的就是逍遥津之战,断后的凌统一家战死了一票人,这已经明显到不能再明显了。蜀汉好一些,但是,开历史倒车啊。

虽然蜀汉的中央集权最靠谱,但是,完蛋的最快嘛。好啦,讲了第一帝国时期的案例,从帝国诞生前夕的总体战,一直到三国时期的家族战,私兵这个东西,愈发强盛了。相对的,中央集权嘛,愈发难看了。

到西晋,中央禁军已经魔怔了,变成了日本226的先驱,要拯救帝国。下场是,玩儿脱之后的东晋窜到健康痛定思痛,干脆裁掉三十六军,取消翎军校尉等一系列禁军职位。你看,和历史潮流对着干,这就是下场啊。

未来的东晋靠什么对抗北方人呢?私兵。捋一下,祖逖军,两千河北乡党班底,祖逖死后参加苏峻之乱,解体,残余北逃后赵被清洗。苏俊军,宁可山头望廷尉,第二个对中央动手,被其他军头围攻弄死,散架。陶侃军,接了荆州刺史刘大人的班,由地方军变成体制化的地方军,在苏峻之乱中优胜。

荆州继续做大。其他各位军头按下不表。北方呢?私兵。

胡人私兵+汉人堡垒贡献的兵丁。前赵二十万军包括巴人,羌人,氐人,杂胡,匈奴屠各部,东平西凑。后赵好不到哪去,核心羯族军有没有八万人都不好讲,精英龙腾中郎在后期是一万。其他嘛,乞活军集团,巴人,投降的羌族集团和氐族集团。

好啊,所有种子都发芽了。然后,火并。北方数次民。

为什么各国军队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政党,而其他各个职业如商人、知识分子等都有属于自己的党派?

军队国家化或者称中立化,是指在国内政治中保持中立,不倾向于任何政治派别;这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军队如果参与了某个政治派别,拿起他的政治派别根本是无从与其竞争的,除非组织一支新军队,这已为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

为什么说反对军队国有化

军队是干啥用的,当然是保卫政权,保卫党的,军队首要职责是保卫党的领导,其次是保卫国家领土安全,最后才是抗险救灾,有人鼓吹军队国有化,完全是错误和危险的,如果军队失去党的领导,那谁来保卫党,保卫党的领导?这样才能保证江山万万年,所以,必须要坚决反对军队国有化。现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军队国家化,举一个例子,台湾以前是和大陆几乎一样,国民党一党专政,官兵都是国民党党员,后来民进党上台,军队就国家化了。

意思就是说,以前绝对服从国民党,国民党下台,台军一时间不知道为谁而战斗。不利于个人和组织。要调动军队必须通过多数人同意。自从清末以来,军队从来就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化,无论哪个党派想施政,必须掌握军队,否则都维持不了几天,这就是历史给的经验教训。

为什么古代军队容易成为将领的私人军队

军队的起源就是从私人军队开始的,古代军队不是容易成为将领的私人军队,很多时候从一开始就是私人发起、组建的,自成立之时就是私人军队军队完全实现国家化,是近、现代的事情。军队完全国家化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出现并形成了国家,二是国家能够完全负担军队资源。

咱们在古代一直保留所“勤王”制度,目的是在出紧急情况时,地方可以用不同方式,通过不各方式迅速调集和征募军队。这是在无法全面实现军队国家化的条件下的无奈之策,实际上为私人军队合法化提供了空间。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协议主要有哪些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个决议内容
1.政府改组问题。14日,国民党代表提出《扩大政府组织方案》,表示可将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3,即由36名增至48名;主张国民政府委员要由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党外人士充任,由主席提出经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委员中国民党员要占稳定多数,以确保其领导地位;国民政府主席有紧急处置权,国府委员会职权中无用人权。

协议还规定国府委员为40人,半数为国民党员,但施政纲领变更时须2/3的委员通过;还规定必须有3/5的国府委员同意时,国府主席方可使用否决权。
2.施政纲领问题。16日,中共代表团提出《和平建国纲领草案》,吴铁城、章伯钧、常乃德等也在讨论中提出了各自的方案。最后,以中共提出的方案为依据,协商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纲领中确定了用“政治方法解决政治纠纷,以保持国家的和平发展”的原则。同时就人民权利、政治、军事、外交、经济、财政、教育及文化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
3.军队问题。

军队问题是斗争的焦点。国民党坚持“军令政令统一”的方针,要中共将武装交给政府。青年党也强调要中共交出军队,再实行民主政治。

民盟主张国共双方都交出军队。中共代表认为,军队国家化必须以政治民主化为前提。现政府是独裁政府,如不废除独裁制,中共将军队交出,只能为国民党吞并、消灭。

因此,军队国家化和政治民主化必须同时进行。经过激烈争论,达成《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明确了建军原则:军队属于国家,军人责任在于卫国爱民;确立了整军原则:实行军党分立,军民分治,以政治军等;由三人军事小组照原订计划,确定整编国民党军队和解放区军队的办法。
4.国民大会问题。17日,国民党方面提出《关于国民大会之意见》,主张于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五日召开“国民大会”;第一届“国民大会”的职权为制定“宪法”,1936年选出的国大代表仍然有效,在此基础上合理增加名额。

对此,中共、民盟等代表表示反对,但为顾全大局,最后做了一些让步,达成《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这个协议同意将原有的选举法产生的区域和职业代表1200名保留,增加台湾、东北等地区的代表150名及各党各派、社会贤达代表700名,共计2050名代表。还规定宪法的通过,须经出席代表四分之三同意。
5.关于宪法草案问题。

国民党代表坚持将1936年通过的《五五宪草》塞给大会,其他各方代表一致反对。国民党被迫同意组成新的宪法草案审议委员会,对《五五宪草》进行审议和修订,然后提交“国民大会”审议。最后,会议通过了《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决议》,确定了国会制、内阁制、省自治制的政治制度。

继续浏览:

上一篇:芋头炖排骨的做法?芋头炖排骨怎么做好吃

下一篇: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什么?国企混改的好处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