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什么?国企混改的好处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
第一个好处是将国有企业的资本优势和民营企业机制的灵活优势集中在一起;
第二个好处是有利于它走出去,不受其他国家的限制,也不会因为力量而失去气候;
第三个好处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法人治理结构最有效的;
第四个好处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合作的场所。国有企业改革后,有条件成为双赢的赢家,民营企业在与国有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能达到公平竞争和合作的好处。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改革方案,目的是引入民资促进生产力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正式引入民资。

在中央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中,由于引进社会资本形成的少数股东权益占比由2012年底的将近27%提升到了目前的38%,应该说有了比较明显的进展。今年1-8月,中央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增资扩股等方式引进了超过1700亿元的社会资本,同比增长了28%。同时,中央企业还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与广大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投资入股超过6000家的非公企业,投资总额也超过了4000亿元,形成了一批高精尖的“隐形冠军”和各领域的龙头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公司组织形式变革,混合所有制是指界于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所有制结构形式,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混合体。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个经济组织中,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交叉持股、融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相对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而言的。
混合所有制是经济后续改革的顶层设计,当前将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思路的提法,实际上是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重新界定,是对私有制和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作用和地位的重新认识。改革前,我国实行消灭“私有制”的政策;改革开放后,允许少量个私经济存在,私有制开始在出现。明确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同等地位,并专门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认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混改的好处
国企混改,全称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总要求,以市场机制为原则,通过在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引入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外资等各类资本,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不断释放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开放式改制重组。采取资产剥离、人员分流及债务重组等多种手段,重新组合业务、资产以及债务等要素,优化业务和资源配置。PPP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过投资补助、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引入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一般是指国内外专业的行业或财务投资者,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以及整合经验,其加入不仅可以带来外部资源,产生协同效应,还可以对国企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收益形成倒逼效应,提升企业经营活力和经营效益。
通过混改开展员工持股计划,打破以往国企员工薪资的天花板,充分激发员工创造力和积极性,鼓励员工与企业共创共享。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什么意义?
我之前在听中大咨询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题讲座时有讲到其重要性和意义。重要性: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是在改革开放中,结合当前的国情所形成的特殊所有制形式,是符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意义:一.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融合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优势的重要手段。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对当前资源的综合性整合和利用代表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如果靠企业自身的发展是难以实现做大、做好、做强的战略目标。所以,国有企业要发挥其在人才、技术和政策的综合优势,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民营企业的市场化经营优势发展企业,实现企业做大、做好、做强的战略目标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引入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有效路径。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可以实现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合作,对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定位更加明确,让国有资本发挥出在资本市场上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为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力是让国有资产实现增值和保值。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通过合理的资本运作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在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过程中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另一个动力是改善国有企业的权利分配等问题,改变一家独大的局面,让更多的股东参与到决策中来,可以起到让股东们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目的,还可以减少公司的管理成本,完善公司内部的监管体系。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③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④有利于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哪些优势?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一大亮点。“混改就是打破企业在所有制身份上的纠结和界限,让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017年8月20日,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一经发布,立刻成为资本市场备受瞩目的“头条”。联通混改作为首例央企集团层面的混改、首例垄断领域央企混改,具有里程碑意义。混改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东但不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腾讯、百度、阿里、苏宁等民企成为新的战略投资者。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当前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着力点。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超过2/3的中央企业引进了各类社会资本,半数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众化的上市公司,3家中央企业成为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央企业二级子企业以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50%,并逐级提高。国企民企以混改“联姻”,改出了国有资本、非公资本融合发展的新优势。改善了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基石。
国机集团所属中国电器院混改后,外部董事占到董事会成员2/3,广泛代表了各方股东利益,形成了外部董事、内部董事和职工董事相互制约的机制。建立在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类所有制股东按照股东权益平等参与企业决策,不同所有制企业受到同等约束监督,从此告别一股独大,有效防止内部人控制。拓展了业务领域——混改后,一些重要领域逐步面向社会资本开放,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行业的混改风生水起。
据统计,自2016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启动以来,已组织开展3批50家企业试点,实现重点领域混改全覆盖,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国有企业也借助混改迈入新产业、试水新业态。兵器工业集团所属内蒙古一机集团依托军民融合上市平台,引入杉杉股份等多家民营企业,投资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制造,老国企焕发新活力。
形成了溢出效应——混改不是为混而混,最终要看企业实力是否得到提升。中国建材与民营企业深度合作,以近400亿元国有资本吸引1000多亿元社会资本,撬动近6000亿元总资产,在新兴产业开展集成创新,扩大高端供给,逐步成长为全球建材制造业领军企业。
混合所有制的作用和意义?
混合所有制的作用: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
混合所有制的意义:混合所有制为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找到了有效的途径。优化存量资本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合理比例和结构。不断追加新的资本,扩充增量资本,扩大资本规模。通过多种形式聚集其它资本,使资本集中,迅速增大资本总量。把总资本分割成规模较小的资本,使资本分散实行分立经营。改变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过程外的形态,使资本在运动中增殖。
1.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2.国企实现混合所有制的路径: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可以采用国有独资形式。
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绝对控股。涉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相对控股。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可采取国有参股形式或者可以全部退出。
3.我国存在的混合所有制主要有三大类型:公有制和私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与外资联合而成的企业,如中外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等;二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同国内私营经济联合组成的企业。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吸收本企业职工持有部分股权的企业,以及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中集体所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如城市国有企业与农村乡镇企业或城市集体企业组成的联合体。这是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