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是谁设计建造的?故宫
天坛是朱棣设计建造的。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

祈年殿东边在内墙东门外,有72间走廊,是祈谷寺的附属建筑。为连檐通脊式的一面暖房,北面砌砖南面安设大窗门,俗名称为“七十二连房”。长廊中部偏北,有五间“神库”,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库房。“神库”西面是“神厨”,祭天时,在这里制作供馔和糕点。祈谷坛的神厨、神库和宰牲亭与祈谷坛之间由长廊相连,长廊由东砖门至东北方的宰牲亭呈曲尺形,共72间,与祈年殿大小36根柱子相对应,象征七十二地煞。

天坛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位于祈谷坛内坛西南隅。宫内建有无梁殿、寝殿、钟楼、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礼仪、居住、服务、警卫专用建筑,均采用绿色琉璃瓦,以两重宫墙、两道御沟围护。斋宫布局严谨,环境典雅,是中国古代祭祀斋戒建筑的代表作。无梁殿即斋宫正殿,绿琉璃瓦庑殿顶,殿内为砖券拱顶,殿前月台崇基石栏,三出陛,正阶13级,左右各15级。无梁殿是皇帝白天斋戒场所,殿内陈设朴素,明间所悬“钦若昊天”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表达了天子对皇天上帝的虔诚之心。
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谁建造的?
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明代时期建立的,具体是谁建造的无从所知,但可以知道都是明朝的皇族为了祭祀而建立的。
一.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北京的天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的东侧,地坛则是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
二.日坛日坛,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祭祀太阳的场所。明清两代的皇帝在春分时节都会在日常祭祀太阳,而且这个祭祀典礼的礼节是仅次于祭祀天坛和地坛,也是极其隆重的。日坛的最后一次祭祀是清宣宗皇帝在道光23年的时候亲自祭祀,后来随着清王朝的日渐衰落,祭祀太阳的礼仪渐渐被荒废掉,加上地方多年没人管理,失修,显得极其破败,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才将日坛开辟成一个公园,并且进行重新规划设计。
三.月坛月坛,就是祭祀月亮的场所。月坛的祭台高有1.5米,月坛内的主要建筑还包括拜台,天门,钟楼,神厨之类的。在明朝嘉靖9年的时候月坛被建立,在清朝末期的时候,祭祀月亮的活动就被废除了,月坛沦为一个驻兵场所,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把乐团开辟成一个公园,可是这个公园只有60亩地,于是又收购了乐坛南侧的一处私家果园60亩,并且增加了一些现代设施,将它做成一处区域性的公园。
如今的月坛只是大家进去休息以及玩乐的场所,再也不进行祭祀月神的活动。
故宫,天坛是谁建的啊?
故宫主持设计者是蒯祥。 主持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920年),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 可能天坛的设计者换了很多,没有留下名字,只保留督建者是明成祖。PS:无论是故宫还是天坛那都不是帝王或设计者个体之功劳,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北京天坛中最重要的建筑师
蒯祥天坛的设计者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明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时,当时著名的建筑大师蒯祥参与了北京城的规划建设及故宫的设计,并被任命为工部侍郎,负责施工的管理。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天坛建于哪一年?何人所建?
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是明成祖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即公元1534年)改称天坛。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