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是什么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谁的道场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地藏菩萨是“大孝”和“大愿”的象征。

九华山
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州,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

地质构造
九华山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白际山系)之一,在大地构造上地处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台坳中部。九华山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都十分发育,岩浆活动也很频繁。九华山主体是由花岗岩体组成强烈断隆带,它的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部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
九华山是哪位菩萨的道场?
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地藏菩萨唐时渡海来到中国,幽栖九华山中,孤坐石室,以白土和小米为食,后置地构宇,形成一大伽蓝。
至唐末,陆续修建了九子寺、妙峰寺、圆寂寺、净倍寺、崇圣寺、慈仁寺等十三座寺庙,高僧继金地藏后,有胜瑜、道明、智英、道济、超永、卓庵等。晚唐时禅宗传入九华,道济禅师即门徒之一。宋代,九华山佛教得到发展,寺院已达五十余座。九华山是谁的道场
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的青阳县内,一直有着“东南第一山”之称,据传因为唐朝李白的《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而改名为“九华山”。相传此地是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地藏菩萨是“大愿”以及“大孝”的象征。九华山的主体由花岗岩岩体所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了一部分是沉积岩外,大多数都是由花岗闪长岩所组成的褶皱块轻度隆起带。该山地处于北亚热带气候,不仅受到了山区海拔高度以及地形地势的制约,还受到了湿润季风的影响,所以具有湿润、温和以及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九华山是哪位菩萨的修行道场
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境,属黄山西脉。山有99峰,面积百余平方公里。
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名胜古迹。幽洞深潭,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相传唐天宝中(742年),新罗国(今朝鲜)王子金乔觉航海至此,购地建寺,出家授徒。99岁圆寂,三年之后肉身不坏,颜面如生,状似佛经所载地藏王菩萨。唐王朝就钦命将九华山辟为地藏道场。后历经劫难,大部分庙宇荡然无存,清代康熙年间才重修庙宇。现存庙宇78座,佛像1500余尊,号称“莲花佛国”、“仙城佛国”。
化城寺是九华山的总丛林、开山寺,始建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重建于清代光绪15年(1889年)。为四进四合院,依山筑寺,逐级升高,雄浑庄严。内藏明英宗年代(1440年)印制的木刻《涅磐经》一部,共6777卷,为稀世文物。
肉身殿(俗称肉身塔)是金乔觉的纪念塔殿,在九华山神光岭上,始建于唐,清同治年间重修,塔在殿内,为七级木质结构,每层有佛龛八座,上供地藏金色坐像。肉身殿下有上禅寺,殿宇宽敞,塑像精细,为九华山香火最盛之处。每到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诞辰,众寺大辩佛事活动,在这里举行传统庙会,热闹非凡。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