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遗址最早发掘于什么年代?中国出现的最早陶器在什么年代
仙人洞遗址最早发掘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仙人洞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小河山。遗址分为上下两层。据放射性碳元素断代未经校正,下层遗存年代约为距今8825±240年。

发掘成果
仙人洞遗址下层遗存中陶器多粗砂红陶,器类仅见罐一种,表现了较强的原始性。生产工具中石器以打制为主,磨制石器数量和种类均较少。另外还有锥针、镞、凿、鱼镖等骨角器和极少的蚌器。上层遗存中有了较大的进步,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细砂或泥质的灰陶,器类有罐、豆、壶等。生产工具中打制与磨制石器共存,新出现石锛、骨矛和蚌镞。

研究成果
经鉴定,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化石中成年男女各一人,还有两个是八岁和一岁左右的小孩。这似乎是一个四口之家,但事实上当时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距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诞生为期尚远,这时人们依然过着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从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和其它文化遗物可以说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先民们将兽皮缝缀衣服以避寒,将蚌壳钻孔后串连起来挂在胸前作装饰品,在山洞里燃起火堆烧煮食物和取暖,同时防御野兽的侵袭。
名词解释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
江西仙人洞遗址坐落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遗址分为上下两层。据放射性碳元素断代未经校正,下层遗存年代约为距今8825±240年。[1]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考古人员就对遗址有过大规模的发掘,1993年、1995年和1999年由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AFAR)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进行了五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在美国《考古》杂志2013年第1期评选中,入选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国出现的最早陶器在什么年代
陶器历史悠久,中国出现的最早的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距今约两万年。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
最古老陶制容器是中国江西仙人洞文化的陶器罐碎片,于2012年发现的。大约追溯到前20,000年至前19,000年。仙人洞遗址坐落于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对遗址有过大规模的发掘,先后五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其中早期陶器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2009年,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合作团队决定对万年仙人洞陶器的年代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采集了系列碳十四测年样品和地层微结构样品,证实以前发掘的考古地层是人类活动形成的原生堆积,不存在自然过程或者后期活动的搅扰,所测定的碳十四年代代表了同层位陶器的年代。由此证实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的年代可以早到距今2万年,是目前世界上已发表陶器的最早年代。扩展资料:中国早期陶器的起源:
一.中国南方早期陶器目前南方早期陶器均发现于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的中国地势第三阶梯的丘陵地区,包括南岭以北的江南丘陵区(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武夷山以东的浙闽丘陵(浙江浦江上山、嵊州小黄山)和南岭以南的两广丘陵区(广东英德牛栏洞和广西境内的桂林大岩、桂林庙岩、桂林甑皮岩、柳州鲤鱼嘴、邕宁顶蛳山)。
这些丘陵地区海拔较低,相对起伏较小,喀斯特地貌发育。现属于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优越,且季节分配比较均衡。该区域内植被丰富,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层次结构复杂。
二.中国北方早期陶器目前,中国秦岭-淮河地理屏障以北地区的早期陶器多发现于华北平原西侧,处在从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区的低山丘陵区域或丘陵外缘向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区域现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热量资源虽丰富,但气候比较敏感,冬季寒冷干燥,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较为明显,易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水、热条件及植被情况不及南方地区。
三.中国早期陶器的南北分异中国早期陶器的出现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偏后阶段的重要文化现象,在不到1万年的时间内在我国中东部现今秦岭-淮河南北的广大区域先后不断被使用。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陶器在其滥觞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区域体系,大体能够以现今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以长江中下游的江南丘陵区的万年仙人洞和道县玉蟾岩为代表,陶器出现的时代早,器形为圜底釜类器;北方以华北平原西侧的东胡林和李家沟为代表,陶器出现的时代较晚,器形为平底直腹罐类器。由于陶器制作的复杂性和器形的多变性,南北方早期陶器区域体系的形成,显示出旧石器时代晚期后段人群社会网络的复杂性,不同社会网络内部的交流比较频繁,进而形成了南北有别且各自稳定的文化传统。
河南鲁山仙人洞遗址发现3.2万年前现代人头骨,仙人洞里以前居住过人吗?
河南鲁山仙人洞遗址,发现距今3.2万年现代人头骨,仙人洞中曾经有过人类居住。根据发觉的化石判断,居住在这里的人类,还处于石器时代,是人类进化历程中,一个较为重要时代。
我们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历经了上万年时间,才逐渐产生文明和科学。关于人类的来源,一直都是科学家们探讨的热门话题,想要证实人类是进化而来,就需要提供大量证据。鲁山仙人洞人类化石发掘,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据。仙人洞在万年以前,就有人居住,从下面这两点就能够看出来。
一.挖掘出了大量人和动物化石通过考古人员抢救性挖掘,出土了大量的人和动物化石。有人类身体的组成部分,也有人类的牙齿存在。洞内还有许多动物的化石,这些都足以说明,仙人洞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居住在这里。
人类当时已经学会了狩猎,狩猎成功以后,并将食物带进山洞食用,被遗弃的骨头,经过岁月的沉淀,这才有了众多化石出现。
二.出土了人类使用的石器在鲁山仙人洞中,除了出土有大量骨骼化石以外,还有石器出现。这些石器有断片、刮削器,以及断块,都是石器时代,人类所制造并使用的工具。
将这些石器用于生活中,十分的便利,也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捕猎成功概率。种种迹象表明,几万年前的鲁山仙人洞热闹非凡。就考古工作人员所发掘的洞穴规模看来,在当时属于“豪宅”,面积达到了30㎡,能够容纳10余人居住。
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心中的很多疑惑,也会慢慢解开。类似仙人洞这样的生活遗址,也应该还有很多存在,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罢了。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