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的意思是什么?过零丁洋的全诗意思
过零丁洋的意思是: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1279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有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原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创作背景: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过零丁洋》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过零丁洋》【译文】:遭遇苦难的原因是我精通经书而获官职所致,使我在荒凉冷落的战场上度过了四个春秋。山河破碎得像被风吹散的柳絮,一生动荡如同被雨打的浮萍。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忠报国的红心,让它永照史册。《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歌背景】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
《指南录》记录的文天祥自注云:“上巳日,张元帅令李元帅过船,请作书招谕张少保投拜。遂与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书此诗遗之。李不得强,持诗以达张,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过零丁洋的全诗意思
《过零丁洋》全诗意思: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原文:《过零丁洋》文天祥〔宋代〕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主旨: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过零丁洋》古诗及意思是什么?
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释义: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以薄弱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宋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一生时起时落,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零丁。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留下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注释:1.“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形容为国尽忠的人。2.“汗青”是指记载历史的典籍。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衷心会永垂史册。
背景:《过零丁洋》是南宋大臣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誓死明智。是一首叙述作者远大志向的古诗,谱写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篇,是诗人人生理想的一首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最后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作者: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公元1275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
公元1278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于大都英勇就义,时年四十七。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其中《过零丁洋》和《正气歌》最广为流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名留青史,为人所称颂。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