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诞生的作品是?哪位高手知道英国18世纪有哪些现实主义小说家
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诞生的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上生活4年4个月之后,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逊”不仅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该小说发表多年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于世界各地,并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创作背景
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1702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现实小说奠基者 是笛福还是菲尔丁?
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者。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汤姆琼斯》代表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另附简介:英国现代小说四大奠基人笛福、斯威夫特、理查逊、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产生时期的四位代表作家。笛福以散文著称,斯威夫特以讽刺小说著称,理查逊以书信体小说著称,菲尔丁以传奇小说著称。1.丹尼尔·笛福(约1660~1731年):英国现代小说的最早开拓者,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之称。1719年,即在他59岁前后,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也是最出色的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它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笛福后来写的小说中较重要的还有《摩尔·弗兰德斯》、《罗克萨娜》等。2.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年):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贫苦家庭。
当过教士、牧师。1726年,他的代表作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问世,影射和讽刺了当时英国王朝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斯威夫特把艺术虚构和现实讽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反语、夸张、影射等多种讽刺手法,表现高度的讽刺技巧。
这部小说后被列入世界名著。3.赛缪尔·理查逊(1689~1761年):生于木匠家庭,当过印刷厂学徒,后来自行经营印刷厂。他更注意描写下层人物形象,作品结构更为完整。
《帕美勒》在文学史上被称为第一部现代英国小说;长达百万字的《克拉丽莎》,是英国最长的一部小说,也是最优秀的悲惨小说之一。4.亨利·菲尔丁(1707~1754年):生于萨默塞特州的破落贵族家庭。高尔基称他是熟悉英国生活的大师。他集各家之大成,把小说创作的艺术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这一时期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
代表作《汤姆·琼斯》,标志着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
哪位高手知道英国18世纪有哪些现实主义小说家,各自有何作品及特色?
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者。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菲尔丁是英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汤姆琼斯》代表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
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 (丹尼尔·笛福). 说明:《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
英国18世纪四大著名小说家
在英国18世纪四大著名小说家:笛福、乔纳森·斯威夫特、理查逊和亨利·菲尔丁。
笛福的代表作是《鲁滨逊漂流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记》。此外,还著有《一只澡盆的故事》、《布商的信》、《一个小小的建议》等。理查逊最成功的作品是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哈娄》。他的第一部书信体小说是《帕米拉》。亨利·菲尔丁的最著名的小说是《汤姆·琼斯》。他的第一部小说是《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最后一部小说是《阿米利亚》。
英国的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编小说是?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一六六0年出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
弗兰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他在写《鲁滨孙漂流记》以前也许从来没想当个文学家,他是一个事业家,一个活动家。他经营商业,从事过内衣,烟酒贸易,还开过砖瓦厂,经历过破产,但屡次失败,屡次开始,直到老年还未死心。在经营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往返于伦敦与爱丁堡的路上。因为言论关系,几次被捕。他参加过的报刊不下四五种,仅那些明确是他写的文章,就已达到惊人的数量。他的精力是极端旺盛的。
他的一切经历都给《鲁浓逊漂流记》准备下了思想和技巧的条件,这部书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逊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今天该书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配的名著。
18世纪的英国文学的主要人物
丹尼尔·笛福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他的代表作品是(
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文学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
按照答题模式简单总结的,可能不是很完整,仅供参考:
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迪福是这种新型小说的奠基人,他的《鲁宾逊漂流记》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四五十年代后,理查逊、斯莫莱特的作品取材日常生活,结构完整,语言通俗,把现实现实主义小说推进了一步。菲尔丁集各家大成,是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作家。他的代表作《汤姆 琼斯》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成就卓著,拜伦的《唐璜》,雪莱的《西风颂》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都表达了乐观主义信念。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姐妹等一批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是狄更斯的《双城记》。
《傲慢与偏见》是谁的作品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以下是简.奥斯丁这部名作的赏析。(其实相当于读书笔记)
赏析篇:
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
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魏克翰、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
同时,奥斯丁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
内容篇:
全书的主要情节是围绕在拥有五个千金女儿的班耐特一家人,虽然他们一家人家境并不是非常富有,也无任何显赫的社会地位,但班耐特太太却处心积虑想替五个女儿寻找到和上流社会的贵族联婚的机会,而美丽而善良的大女儿琴恩,和机智勇敢的二女儿莉琪,她们置身在整个附庸风雅、贵气逼人的上流生活圈中,仍执著面对自我,并勇於维护自尊,却也因而丧失了对真爱的判断和实情的追求,以致忽视了优柔温文的宾格利和恃才傲物的达希,在扑朔迷离的形势中所表现出的难得挚情。
然而就在重重误解、心机、成见与持续华丽表面生活的遮掩下,挡不住的爱情仍如结晶的璞玉一般,终究不能不脱颖而出,傲慢与偏见的人性两貌,在种种环环相扣的冲突中清晰的突出,作者以她圆润、敏锐、幽默而细致的笔触,十足荡气回肠的描绘这一群人的恩怨爱恨。
此书另一特色就是所有主人翁活动性,以达希为例,他是个不受人喜爱的傲慢男人,他向来亦不屑周围肤浅的人际关系,此种僵化的对立就在他终於为莉琪动心的那一刻起了剧变,他在压抑多时之后决定勇敢示爱,不意却遭受毫无情面可言的拒绝,对他来说,傲慢也许有理,偏见却是无情,此两者交之而产生的冲击在所难免,这种「冲击」可称为The Shock Of Recognition(认知之冲击),达希与莉琪形同水火的命运,挣扎在其他事件接连的失序演出,达希痛定思痛,而有了剧力万均峰回路转,这种「认知」的功夫,往往就是小说人物中主角人物的再生,一个人物之所以能够生动,在性格上必有无法测度的地方(Incalculability)。
所谓无法测度,就是小说人物的「认知」、「权变」和成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推动力,大多数生动的小说人物都是经由这种「长大」(Growth)过程的,莉琪饱尝自己对人偏见所产生下的苦果便是一例,当然,爱情能使人盲目,也能使人清醒而重新出发,达希和莉琪当属幸运的后者了。
「傲慢与偏见」虽是一出闪烁著斗智意味的爱情轻喜剧,实则说明了人必须行动和自省才有希望,人的尊严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行动和自省中淬炼获得,透过理性的行动,把人类的王国建立得具有一个心灵价值的模式,以与物质俗世有别。大体上,人的生存没有意义,但从小体上看,人本身的行动却深具意义,即使只是儿女私情的往来。
思考篇:
这本著作距离我们已经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但在作者珍‧奥斯汀的笔下,我们可以感觉到,虽然它的内容是那麼的平凡,但让我们有种身在其境的感觉,同时有种非要一次把整本书看完的欲望。有人认为,文学作品严格来说是不能翻译的,因为这些文字组成的完美,一旦经过他人的更改,所有原创性的精华必定只剩轮廓,其实各国文化天生差异的可爱之处亦正式在此,因为要人人精通各国文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翻译」於是成了文化中的文化,它使得文学本身除了土壤性,更具备了共通性,甚至突破时空的隔阂,拉近历史与地理的先天距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而「傲慢与偏见」正是透过翻译才能让我们得以阅读这样的一本的好书。以下是个人阅读本书之后所思考到的几个问题,在此提出分享:
1.当莉琪一开始遇见达希时,便对他那种骄傲、爱挑剔、自大的态度感到不满,虽然后来是因为威肯的污陷,使得达希不得已将事实全盘扥出,莉琪才真正了解达希的真正为人。
我们是否也常常因为对某人的第一印象,而将其定位为他就是那样的人……等等,这是一般人的通病,人要学习了解整个事实再作决定的习惯才是。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受谁的(要名字)海上经历启发写成的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2113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5261经历启发写成的。笛福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新型人物——鲁滨逊4102·克鲁索。
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1653上以后,他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世外桃源"。他在海外冒险多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得回到了可观的财富,回到了英国,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为此,笛福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下一篇:智多星是谁?水浒传智多星是谁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