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的洵是什么意思?洵字的含义解释
苏洵的洵意思是:洵河,源出秦岭南麓沙罗幛,南流到两河关纳,在旬阳县入汉水,也指诚实、实在。苏洵擅长写散文,发表政论,笔力雄健。他写诗时候,更爱写长诗。故此,后人对他的诗作了解不多。事实上,论及文学成就,“三苏”很难划分出高低。

苏洵的家里应该经济条件不错,而且也有一定的地位,因为他的夫人程氏是当地大理寺丞(相当于今天县公安局长)的女儿,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古代,苏家应该至少是个乡坤。苏洵喜欢闲逛、交朋友,27岁才发愤学习,这与苏洵老爸的放养式教育分不开的。你想呀,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中,老爸也不怎么管束,日子当然过得悠哉。
苏洵的老爸叫苏序,虽然文化不高,但是性格豪爽,非常爱玩,所以这点遗传给了苏洵,但是他教育的方式有些特别,他认为: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所以,那段时间随苏洵姿意结交朋友、四处游玩,也不干涉他。

终于有一天,苏洵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正经事情了,因为那几年发生的事件比较多,让他体会到了人情冷暖:母亲死了,自己的女儿也死了,二哥考中进士了,小舅子也考上进士了,从前一起玩的朋友,好像也没有那么亲近了,唯有自己还一事无成,于是发愤读书。
洵的意思
洵的本意是指洵河,源出秦岭南麓沙罗幛,南流到两河关纳,在旬阳县入汉水,也指诚实、实在。做名词、副词、形容词时的详细注解如下:【名】(形声。
本义:水名)同本义。例:洵河,源出秦岭南麓沙罗幛,南流到两河关纳,在旬阳县入汉水。长百余公里;【副】假借为“恂”。诚然,确实。——《诗·陈风·宛丘》;洵美且异。——《诗·邶风·静女》;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奇珍。——《镜花缘》;洵非诬也。——《千里命稿:应运篇》;又如:洵足(实在值得);通“泫”。流〖泪〗的样子;请无瘠色,无洵涕。
——《国语·鲁语下》又如:洵涕(默默地流泪。洵,通“泫”)《说文·水部》:“洵,过水中也。”【形】洵:遥远,疏远。
——《诗经·邶风·击鼓》。洵字的含义解释
xún诚实,实在:洵美。笔画数:9;部首:氵;【名】(形声。从水,旬声。本义:水名)同本义〖XunRiver〗源出秦岭南麓沙罗幛,南流到两河关纳,在旬阳县入汉水。长百余公里【副】假借为“恂”。
诚然,确实〖indeed〗洵有情兮。——《诗·陈风·宛丘》洵美且异。——《诗·邶风·静女》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奇珍。
——《镜花缘》又如:洵足(实在值得)通“泫”。流〖泪〗的样子请无瘠色,无洵涕。——《国语·鲁语下》又如:洵涕(默默地流泪。
洵,通“泫”)《说文·水部》:“洵,过水中也。
洵字取名寓意 洵字取名寓意是什么
1.洵字起名寓意,洵,五行属水,表安定,实在,踏实之意,富有灵气。名字之中表定邦安国,富有朝气,行为处事方正。
3.可取“洵定”定,安定,相合,融洽,安心之意。表踏实肯干,富有坚韧之心,一生忠诚。
4.可取“洵安”安,安全,平安,喜乐,无忧之意。
表一生平安,大富大贵,无忧无虑,可得相伴之人。
5.可取“洵才”才,才情,有德,志趣,努力奋发之属。表富有才情,不负他人,努力相伴,一生方正安稳。
6.“洵”字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而它的五行属性是水的属性,它的本义是指流泪,疏远,也是形容水声的意思,而被运用到人名中,具有实在,洵美,诚实的意思。不管是男女宝宝都是很适合使用“洵”字取名,男孩子可以考虑取名为“洵峰”“昭洵”“泽洵”,如果是女孩子可以考虑取名“英洵”“惠洵”“雅洵”等名字。
洵字取名寓意
洵字取名寓意一诺千金,富有灵气。洵字起名寓意,洵,五行属水,表安定,实在,踏实之意,富有灵气。
洵字的拼音是 xún ,康熙字典笔画为10画,部首是氵,形容水声,也指诚实、实在。洵字的五行为水,用作人名意指言行、一诺千金、襟怀坦白之义;名字印象是善良、创造力、乐观、毅力、正直、爱学习、感恩、诚实、勇敢、宽容。取名推荐:(1)、承洵(chéng xún)——承,五行为金,部首为手,顺从,迎合,继续,接连;担当,应允。用作人名意指委以重任、坚持、能干之义。(2)、盛洵(shèng xún)——盛,五行为金,部首为皿,兴旺,炽烈,热烈,规模大;丰富,华美,深厚。用作人名意指繁荣昌盛、有才华、活力四射之义。(3)、敏洵(mǐn xún)——敏,五行为水,部首为攵,迅速,灵活,常指思想敏锐,反应快,勤勉之义。
如敏捷、敏锐、聪敏、敏而好学。用作人名意指聪敏、机智、敏捷。(4)、会洵(huì xún)——会,五行为水,部首为人,本义是会合。
还有理解、善于、聚合等意思。用作人名意指善解人意、有能力、聪敏。(5)、炜洵(wěi xún)——炜,五行为火,部首为火,薇字意指光明、鲜明光亮、炫耀灿烂 。
同“辉”,光辉,辉煌显耀。用作人名意指成绩卓越、辉煌、丰功伟业。
朋友们这个字“洵”读啥,是什么意思?
洵xún 基本字义1. 诚实,实在:~美。 2. 疏远。
详细字义〈副〉1. 假借为“恂”。诚然,确实 [indeed]洵有情兮。——《诗·陈风·宛丘》洵美且异。——《诗·邶风·静女》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奇珍。——《镜花缘》 2. 又如:洵足(实在值得) 3. 通“泫”。流[泪]的样子 [drip;trickle]请无瘠色,无洵涕。——《国语·鲁语下》 4. 又如:洵涕(默默地流泪。
洵,通“泫”)洵 Xún详细字义〈名〉1. (形声。从水,旬声。本义:水名) 同本义 [Xun River] 2. 源出秦岭南麓沙罗幛,南流到两河关纳乾佑河,在旬阳县入汉水。
苏洵怎么读?
苏洵的读音:sū xún。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后世纪念墓地苏洵墓,别名苏坟山,位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西。为苏洵及夫人程氏、苏轼原配夫人王弗的墓地。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进行过大修。欧阳修《苏洵墓志铭》中有“苏君,讳洵,字明允……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早在北宋嘉祐二年(1057),苏洵为葬亡妻程氏,便在武阳县(属眉州)东北安镇乡可龙里的“老翁井”侧面,距“老翁井”仅十余步的地方寻得墓地。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苏轼的前妻王弗病逝于京师,1066年苏洵亦病逝于京城。
苏轼、苏辙扶柩归蜀,将苏洵、王弗葬于此。苏轼《亡妻墓志铭》载:“(王弗)葬于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洵字的含义解释
xún诚实,实在:洵美。 疏远。
笔画数:9; 部首:氵; 【名】(形声。从水,旬声。本义:水名)同本义〖XunRiver〗 源出秦岭南麓沙罗幛,南流到两河关纳,在旬阳县入汉水。长百余公里 【副】假借为“恂”。诚然,确实〖indeed〗 洵有情兮。——《诗·陈风·宛丘》 洵美且异。——《诗·邶风·静女》 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奇珍。
——《镜花缘》 又如:洵足(实在值得) 通“泫”。流〖泪〗的样子请无瘠色,无洵涕。——《国语·鲁语下》 又如:洵涕(默默地流泪。
洵,通“泫”) 《说文·水部》:“洵,过水中也。
洵的拼音是什么?
洵拼音:[xún]
洵,汉字,形容水声。
【名】
(形声。
本义:水名)同本义〖XunRiver〗洵河,源出秦岭南麓沙罗幛,南流到两河关纳,在旬阳县入汉水。长百余公里
【副】
假借为“恂”。诚然,确实〖indeed〗
洵有情兮。——《诗·陈风·宛丘》
洵美且异。
——《诗·邶风·静女》
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奇珍。——《镜花缘》
洵非诬也。——《千里命稿:应运篇》
又如:洵足(实在值得)
通“泫”。
流〖泪〗的样子
请无瘠色,无洵涕。——《国语·鲁语下》
又如:洵涕(默默地流泪。洵,通“泫”)
《说文·水部》:“洵,过水中也。
”
【形】
洵:遥远,疏远。
于嗟洵兮。
世人称苏洵什么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什么
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三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苏,也是苏门三杰。唐宋八大家之三,其余的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
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
苏洵是哪个询?
是这个“洵”。苏洵:(1009—1066) 字明允,号老泉。
宋代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苏洵焚稿的读音
苏洵拼音:
[sū xún]
焚稿拼音:
[fén gǎo]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带洵成语有哪些
没找到
拼 音
xún
部 首 氵
笔 画 9
五 行 水
五 笔 IQJG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诚实,实在:~美。
2.疏远。
从洗儿看苏轼领会苏洵的意思没有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首诗语言浅白易懂,虽然仅28个字,情感却跌宕起伏,表面上是为孩儿写诗,而实际上既讽刺了权贵,又是"似诉平生不得志"。苏东坡《洗儿诗》短短四句,语气戏谑,基调反讽,实乃事出有因。"人皆养子望聪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只是苏轼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我被聪明误一生"也是实情。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又在诗文中讥讽"新进",被对方构陷入狱。一场"乌台诗案",震惊朝野,幸有元老重臣营救,苏轼才免得一死,贬谪黄州。在黄州期间,侍妾朝云为苏轼生下一个男孩儿,《洗儿诗》即为此男孩儿而作。
刚刚经历一场大磨难,诗人"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一点不难理解。"公卿"还是要当的,只是希望"无灾无难"而已;"愚且鲁"不过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内核。苏轼此愿,实在是有感而发,绝非无病呻吟。
明代文学家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身居杭州一位先辈瞿存斋写过一首诗。"自古文章厄命穷,聪明未必胜愚蒙。笔端花与胸中锦,赚得相如四壁空。
"反《洗儿诗》意,一目了然。郎瑛以为,瞿氏"自慨不露圭角,似过东坡"。显然是嫌苏轼诗过于直白。明代杨廉也有意与苏轼唱反调,"东坡但愿生儿蠢,只为聪明自占多。
愧我生平愚且鲁,生儿哪怕过东坡。"清人褚人获评论杨诗,说虽属戏作,总不如少陵所云"有子贤与愚,何必挂怀抱"为旷达也。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写《反东坡洗儿诗》,跟苏轼一样直抒胸臆。"东坡养子怕聪明,我为痴呆误一生。
但愿生儿狷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