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人口包括哪几类对象?请问扶贫四类对象是指什么
低收入人口包括:
1、低保对象。指按规定程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家庭或个人。
2、特困人员。指按规定程序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成年人。
3、低保边缘等易返贫致贫人口。低保边缘家庭一般是指不符合低保、特困条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1.5倍,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的家庭。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属于易返贫致贫人口。乡村振兴部门(原扶贫部门)认定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也属于易返贫致贫人口。
4、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 也可称为支出型困难人口,其所在的家庭称为支出型困难家庭。具体认定办法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
5、其他低收入人口。指当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特殊困难家庭或者人员。

对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
1、日常走访。组织动员村(社区)组织、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社区网格员等在日常工作中随时走访探视困难群众,发现家庭情况发生变化的,及时上报并录入低收入人口数据库。
2、随机调查。县级民政部门、乡镇(街道)干部或受政府委托开展社会救助摸底排查的社会工作机构等,按照一定比例定期对低收入人口进行抽查。对抽查到的监测对象要派人直接入户探视,了解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
3、数据比对。逐步将低收入人口数据与医保、教育、就业、公安、消防、残联等部门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及时发现低收入人口家庭变化的相关情况。

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内容
对已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或者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专项救助范围的低收入人口,重点监测相关社会救助政策是否落实到位,以及是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生活困难;对未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的低收入人口,重点监测其是否符合相关救助条件,一旦符合救助条件,则立即启动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审核确认、待遇发放等救助工作。
2022年低收入老年人是指什么
年满80周岁以外,还附加了一个条件,那就是经济困难、低收入的老年人。2022年低收入人口包括四类对象,分别是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
请问扶贫四类对象是指什么
1.扶贫四类对象指的是农村低收入人口、省定经济薄弱村、扶贫开发重点县、扶贫开发重点片区。
2.扶贫是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
低保户贫困类型
贫困类型有:
一.低保户是家庭成员平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生活最低保障标准的常住农村居民,享受国家低保补助的贫困家庭,他们一般是因为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造成。
二.五保户五保户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抚养或扶养人的“三无”人员,国家对五保户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四.独居老人户独居老人户,顾名思义指的是老人一人独自居住生活的家庭。之所以被称为独居老人,通常情况下,这些老人都是有儿有女的,但是可能由于子女都不在身边,到导致老人家自己一个独自生活,其实,现在的农村很多这样的独居老人户。
五.大病户大病户,显而易见指的是因家有大病或重病人员的家庭。
现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患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拓展资料】贫困户指生活困难家庭,没有专门政策补助,通常指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的家庭。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
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截至2019年5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400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940.7万人,农村低保对象3459.3万人,支出低保资金627.7亿元。截至2019年3月底,全国共有特困人员478.2万人,其中农村特困人员449.6万人,城市特困人员28.6万人,支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86.1亿元。
贫困认定等级划分标准
三个等级的给予补助的数额不同:目前南县最低生活保障分A、B、C三类施保,城市低保月补助标准:A类500元/人(城市三无人员),B1类300元/人、B2类270元/人,C类240元/人;农村低保月补助标准:A类160元/人,B类130元/人,C类100元/人。最低生活保障是按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分类施保的。
B类为低保非常保对象中的长期保障户,即家庭主要成员为老、弱、病、残等靠自身努力难以改变贫困状况的家庭。C类对象为非常保对象中的短期保障户,即家庭主要成员有劳动能力,比较年轻、身体较好、有就业潜力的各类待岗失业人员。2大学生贫困生补助三档是一种国家助学金的档次,第三档是一般贫困,贫困补助一般为2000元,个别院校有所差距。大学生贫困生补助三档的意思是:一般在大学里大学生贫困生补助三档里分三档其中三档分别是是:(1)第一档为重点贫困补助4000元。(2)第二档为中度贫困补助3000元。(3)第三档为一般贫困补助20003贫困户是一个泛称,主要指生活比较困难,低于国家或者地方相应标准收入的人群或者家庭。这类人呢在全国各地都有存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而且标准不一,因为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所以界定范围也不一样。
什么是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临困户、五保户?
1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x0d\x0a享受该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类:
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x0d\x0a\x0d\x0a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城乡低保标准以及救助种类、被救助对象劳动能力和困难程度等因素制定,原则上救助总额按当地低保月人均补差金额、家庭人口、需救助月份之积计算,一般不超过3000元。符合规定救助条件的家庭原则上每年享受一次临时救助。临时救助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
\x0d\x0a:4五保户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x0d\x0a“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二)无劳动能力的;(三)无生活来源的(不包括捡垃圾者,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即捡垃圾者为有生活来源)
(四)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五保对象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
什么条件才算贫困户
贫困户的界定,可以参照下面标准:1.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2.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5.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6.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7.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8.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