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出自?“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出自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青梅竹马(拼音:qīng méi zhú mǎ),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汉语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出自李白《长干行》。

故事:
古时候,南京有一条老街道叫做“长干里”,住的都是南来北往的商贩。其中有两户邻居,两家都只有一个孩子:一家是男孩,一家是女孩。这两个孩子天真无忌,自打他们会走路时,就经常在一起玩耍。一天,小姑娘在自家门前摘了几朵美丽的野花,自顾自地玩耍着,另一个差不多大小的小男孩手拿一根数尺长的竹竿放在胯下当马骑,飞快地从小巷的这一头跑到那一头,嘴里还不住地念道:“大马快跑,大马快跑!”他满脸通红,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不时飞奔到小姑娘面前问自己的马快不快。小姑娘笑了,拍着手夸赞男孩的马快。小男孩听到了赞美,又得意地手拿竹竿,在巷子里骑了好几个来回。小姑娘则背倚家门,笑吟吟地看着小男孩在巷子里来回奔跑着。过了一会儿,两个人又玩起了抛青梅的游戏。只见他俩手拉着手来到庭院,围着院中的井栏,你把青梅扔过来,我把青梅扔过去。两个人无比高兴,一直玩到天黑吃饭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地分开,各自回家。

寓意:
故事中的小女孩与心爱的小男孩一起长大, 最后成为他的新娘,他们童年时一起嬉戏玩耍的场景被展现得格外动人。时光流转,古时候男孩女孩“青梅竹马”的游戏变成了如今的“过家家”,长大后,人们在茫茫人海之中寻找真正的爱人,但在他们的回忆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个骑竹马的男孩或是弄青梅的丫头,童年的那份纯真会永远温暖着他们的心灵。
“青梅竹马”,出自哪个典故?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他的意思是男女儿童间的两小无猜,小时候一起成长的美好感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出自哪个典故呢?“青梅竹马”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青梅竹马”正是取自这里,被人们熟知。《长干行·其一》唐 · 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先解释一下“青梅”与“竹马”的含义,“青梅”指南方未成熟的梅子,“竹马”则是孩童玩耍之时,用竹子编制的“马”。那该如何解释这个典故呢?其实李白的《长干行》这首诗,反映的是商人之间,妇女思念丈夫的情感。
那时候因为要做生意,常年在外奔波,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还可能遇到诸多危险。妻子与丈夫的每一次分别都是痛苦与伤悲,古代也没有什么便捷的通信工具,因此,一位女子,无论前方道路有多困难艰险,她都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跋山涉水,探寻自己的丈夫。“青梅竹马”表面上是写妻子与丈夫小时候玩耍嬉戏,那时候的两小无猜,长大成年以后则表示相亲相爱的两个人,诗句里描写小时候的生活场景,目的就是刻画现在两个人互相恩爱,彼此思念。后来,“青梅竹马”就被人们用来形容两个小孩子之间,天真,无邪,纯洁的感情。
“青梅竹马”,取自哪个典故?
青梅竹马一词源于著名诗人李白的《长干行》这首诗中,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一名忠心的女子,为了去迎接丈夫,从长干出发,跋涉百里的路程,到长风沙这个地方去迎接,如此可见夫妻两人感情深厚,相见的夫妻两见到面之后,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从小在一起嬉戏长大,感情甚好。后来“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两个词便拿来形容两个人感情纯真,深厚,有积淀,一般都会使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起来使用,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李白这首非常优美的诗: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这首诗读起来非常优雅,帮我们勾勒出小时候玩耍的场景,时间,地点,做什么,都一一浮现出来,正是从小一起玩,一起长大,感情才会如此深厚,这样的感情是历经风雨都不会改变的,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我们都知道,李白的诗很多也是反映现实的,那么这首诗也不例外,反映的是古代夫妻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对夫妻这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浪漫追求。所以“青梅竹马”这个成语来源于李白《长干行》这首诗的的故事当中。
“青梅竹马”出自哪首诗?
青梅竹马一词出自李白的《长干行》,全诗如下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青梅竹马解释:青梅:青的梅子。
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语出唐李白《长干行》之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后以“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欧阳予倩《孔雀东南飞》第四场:“我与你自幼本相爱,青梅竹马两无猜。”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那少年时的青梅竹马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呵!”2. 借指自幼亲密玩耍且陪伴长大的青年男女。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一对青梅竹马,面对面地站在一块岩坂上。
青梅竹马出自哪里
“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组诗《长干行.其一》中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译文 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 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 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 手持青梅绕着交椅争夺紧追。 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 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 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 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 誓与你白头偕老到化为尘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 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 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堆。 五月水涨滟难辨担心触礁, 猿猴在两岸山头嘶鸣更悲凄。 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 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 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 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 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 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
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 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赏析 这是一首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诗的开头六句是回忆与丈夫孩提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为读者塑了 一对少年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
“十四为君妇”四句,是细腻地刻划初婚 的羞涩,重现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写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 海誓,如胶似漆。“十六君远行”四句,写遥思丈夫远行经商,并为之担心受怕,缠 绵悱恻,深沉无限。“门前迟行迹”八句,写触景生情,忧思不断,颜容憔悴。
最后 四句,写寄语亲人,望其早归。把思念之情更推进一步。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
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 调清新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 无邪情谊的佳语。 《长干行.其二》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青梅竹马出自哪位蚂蚁庄园
青梅竹马出自诗仙李白的诗句。“青梅竹马”一词出自于李白的《长干行二首》。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来表明天真、纯洁的感情长远深厚。《长干行二首》全诗: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_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