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时间?罗斯福新政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时间1933年3月。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小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复兴和改革,因此有时亦称三R新政。救济主要针对穷人与失业者,复兴则是将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准,针对金融系统的改革则试图预防再次发生大萧条。

经济危机
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Capitalism) 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在此之前的1929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

社会保障
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给予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
罗斯福新政时间
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以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时间的是1933年开始执行,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非常良好,是美国逐渐地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霾。罗斯福新政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美国总统F.D罗斯福(1882 ~ 1945)于1933年就职,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和萧条,采取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历史背景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发生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期间,工业生产恢复到20世纪初的水平,13万多家企业倒闭,失业人数超过1200万。慢性农业危机进一步加深,农产品价格下降2/3,大量农产品积压,农业货币收入减少3/5;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约2/5,由于价格大幅下降,进出口总值下降70%;信贷危机发展迅速,破产银行超过1万家,占全国银行的一半。罗斯福当总统时,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极其尖锐,整个银行信用体系陷入瘫痪。罗斯福随后大力推行新政,试图缓解经济危机及其严重后果。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两个阶段包括前期(1933-1935年)和后期(1935-1939年)。在历时100天(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的美国国会第73届特别会议的指引下,本届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反危机”法律,包括新政的两大支柱——国家工业复兴法案和农业调整法案。
1935年至1936年,反对和支持新政的斗争愈演愈烈,上述两大法令因被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违宪而作废,于是新政转入后期。罗斯福政府相应地通过了一些变通法和其他新法,继续实施新政,直到二战前夕。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金融和货币政策的目的是防止金融和信用体系崩溃,稳定美国银行的货币体系。
这方面的基本政策是:清算银行、存款保险、控制证券发行、向金融部门发放贷款、货币贬值、黄金国有化和购买白银等。政府对银行的具体措施如下:1933年3月5日,下令全国银行“休假”四天,以制止挤兑造成的银行倒闭。3月9日通过紧急银行救济法,再次延长银行延期存款期限,规定银行必须取得营业执照,财政部行使银行复业审批权,以此消灭中小银行。
5月27日,联邦证券法通过,加强对新发行证券的管理。6月16日,格拉斯-斯泰格银行条例获得批准,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开,以约束银行利用客户存款进行证券投机;《银行存款保险法》(1934年)颁布,联邦银行存款保险公司(FBDIC)成立。政府为5000美元以下的存款提供保险(后来增加到10000美元以下),以努力恢复储户对银行的信任。1935年8月23日,颁布了新的银行法,加强了美联储银行对成员银行的管理,以及美联储委员会对所有联邦储备银行的监督。
此外,还通过前总统胡佛(H. Hoover,1874 ~ 1964)建立的复兴金融公司向私人银行发放了大量贷款。政府的新货币政策包括:1933年4月下令禁止囤积黄金和金券,禁止黄金出口,实际上放弃了金本位制;6月5日通过了废除黄金的联合决议,进一步废除了用黄金支付公私债务的规定。所有债券都可以用法定货币支付;《农业调整法混合修正案》授权总统实施通货膨胀,并于1934年1月宣布美元贬值40.94%,即将每盎司黄金的法定价格提高到35美元。此外,还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了大量白银,以增加白银在国家货币储备中的比重。
调节劳资关系的政策包括消除生产过剩的强制卡特尔化,承认工人阶级的一些基本权利以缓解劳资冲突,以及举办公共工程以减少失业人数。中央法令是1933年6月16日公布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其执行机构是新建的国家复兴署(NRA)。这部法律规定,各行业应当制定公平竞争守则,确定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信用条件、销售定额和雇佣条件。接受该代码的企业可以根据反垄断法免于被起诉,其产品被贴上“蓝鹰”的标签。
中国各行业制定了700多项此类规范和补充规范。该法还规定:劳动者有权选择加入和组织工会,并通过自己的代表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雇主必须遵守最长工作时间(一般每周40小时)、最低工资(一般每小时30 ~ 40美分)并根据规定的条件雇用工人。它还规定成立公共工程局,在33亿美元的范围内开展各种公共工程,以吸收失业人员,增加就业。
1935年5月,最高法院裁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国家复兴署也相应撤销。此后,罗斯福政府陆续通过了一些替代性法律,恢复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的部分内容,包括:1935年8月,通过了《格菲-斯奈德烟煤价格稳定法》,实际上重新制定了《煤炭工业条例》;同年7月,瓦格纳-康纳利劳资关系法获得批准,该法保障了工会通过自己的代表与资方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1938年6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旨在固定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和每周40小时的最高工作时间,并禁止使用16岁以下的童工。农业政策包括调节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清理农村债权债务的政策,旨在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斗争。
国家调控农业生产的中心措施是颁布《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12日),成立农业调整署(AAA)。通过政府的奖励和补贴,可以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政府控制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烟草、牛奶、猪肉等七种基本农产品的生产(1934年扩大到裸麦、亚麻、肉类、奶牛、糖等所有主要农产品),并与有关农场签订合同,减少耕地面积。停止耕种的土地作为国家租赁土地支付农场租金,这部分停止耕种土地减少的产量由政府给农场的货币奖金补偿。
补贴来自农产品加工。尽管数以千万计的美国人在饥饿中挣扎,但政府却拨出巨款购买大量农畜产品予以销毁。1936年1月,最高法院裁定《农业调整法》违宪。
为了延续新政,罗斯福政府于1938年2月16日通过了新的《农业调整法》,保留了旧法的一些特点,并增加了新的内容。它要求确定主要农产品的平价(以1909-1914年工农业产品价格比较为基础)和产量。当市场价格等于或高于平价时,农民可以出售农产品。当市场价格低于平价时,与政府有合同的农民可以等待价格售出,抵押剩余农产品获得政府贷款,或者出售农产品获得差价补贴。
这是一种建立“定期清算”的尝试,即在好年景买毁农产品,坏年景卖农产品来调节市场。在梳理农村信贷和债务方面,第一个农业调整法案,即联邦土地银行发行了20亿美元债券,用于帮助农民改善借贷状况,以4.5%的低利率为农业抵押贷款提供再融资资金。1933年6月颁布《农场贷款法》,成立农场贷款社(FCA),将各种农业信贷机构合并,大大扩展了农业信贷业务。
城市政策和其他政策主要是关于住房贷款、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以及建立公共工程。鉴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困境和不满,罗斯福政府在颁布《银行存款保险法》之前,。
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时间?
1933年开始直到1941年结束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包括:
1.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2.推行“以工代赈”(最重要的一条措施)。
4.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5.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扩展资料: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干预国家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新政,主要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1.经济政策指导方面,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
2.政策内容方面,国家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全面干预。
3.目的方面,开始了以克服经济危机为目标,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四是经济模式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罗斯福新政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历史)罗斯福
罗斯福新政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历史)罗斯福是1933年才上台执政的 但是我的在做历史的时候答案是1932开始1933年3月6日开始的(罗斯福的“新政”处方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就职后的第三天,即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休假”,这是他所采取的重建银行和经济结构的第一步.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令》,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13日至15日,全国绝大多数银行经过财政部审核,在政府监督下,分批陆续恢复营业.罗斯福对惊魂不定的美国人民说:“我向你们保证,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藏在床褥下更为保险.”6月16日,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银行信用很快恢复,银行存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20亿美元!)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
罗斯福新政时间 ?
福新政罗斯福全名: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933—1945)
一.罗斯是如何实施新政的 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一.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产业的调整是重点。其实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内部的内在矛盾。
另一条路是接受法西斯主义,通过殖民扩张来缓和国家内部的矛盾。但当时美国大部分民众并不接受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贸然实施必然会加剧民众的反感。因此,罗斯福决定在保留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对市场的控制,改变经济内部的生产关系,利用市场的自我调节来恢复经济。
当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股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对经济进行了全面干预,人民对此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些制度一经推出,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抵制。
首先,一个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自然离不开银行的运作,所以罗斯福上台后开始整顿银行和金融体系,逐步恢复银行信用: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度,黄金与美元脱钩;增发货币导致美元贬值,刺激企业出口。针对货币饥荒问题,成立了美联储银行,恢复了美国人民对银行的信心,也为恢复工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工业中: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市场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缓和了阶级矛盾;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了企业间不顾市场需求盲目竞争造成的生产过剩,在企业间建立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为行业公平竞争制定了一定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各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的标准化,防止了企业间盲目竞争造成的生产过剩。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规定了统一的最高工作时间和最低工资,既减少了盲目生产,又极大地解决了就业问题。从此,美国整个国内工业生产逐渐走上正轨。在农业生产中:颁布《农业调整法》,主张减少耕种和生产,并为这些遭受损失的农民提供补偿。由于集约化生产而剩余的农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部分收购的农产品由政府销毁或储存在仓库中用于社会救助。
这一系列措施提高和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权益。政府组织修建水库等公共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为失业者找到了工作,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刺激了整个市场的生产和消费。实施“以工代赈”,就是把有劳动能力的人放到政府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去。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缩小社会分配差距,促进社会需求,缓解社会矛盾。
建立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向退休工人发放养老金和社会保险,对失业人员和残疾人有一定程度的社会补贴,建立了紧急救济机构,为不能正常生活的人提供救济资金。开展“炉边谈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美国人民国家政策和原则,增进了人民对国家政治的了解,鼓舞了处于巨大危机中的美国人民,促进了经济危机的结束。在政治方面,罗斯福认为美国最高法院没有足够的雇员。当时,由于案件过多和办公室工作效率低下,需要增加法官人数。
之前,联邦最高法院有9名法官,后来增加到15名。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重组法案,将小型政治机构合并为大型机构。1939年,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规划办公室等隶属于总统的办公室相继成立。
二.罗斯福新政的效果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行业的经济指标都开始稳步上升。国内经济指标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逐步增加到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到800万。
同时,新政的实施增加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重视民主制度的威胁,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和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极高的借鉴意义。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创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因此,美国正式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第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从直接影响来看,罗斯福新政消除了经济危机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危害。而且二战后美国经济的长期崛起与罗斯福新政密切相关。罗斯福新政阻止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在你之后,二战中,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决定了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后,美国历届政府在罗斯福新政创造的经济条件基础上,采取不同形式干预国民经济,调节社会生产,缓和社会矛盾。可以说,罗斯福新政是今天美国经济的基础。新政时期启动的福利政策至今仍被许多国家借鉴。
当然,罗斯福新政也有不足之处。社会救济以“为救济而工作”的方式进行,公共设施由政府建造。虽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但也造成了财政赤字。
失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一改革大大增加了联邦�。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