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半坡遗址在哪里?半坡遗址在哪里

半坡遗址在哪里?半坡遗址在哪里

最佳回答2022-11-22

半坡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半坡遗址作为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遗留下的村落,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保留了当时人类居住的环境和生活,比如半地穴式的房屋,屋子的一半是在大坑里,一半是在地面上,结构非常坚固。早期农业社会出现的工具和石器,就有600多件,而且种类很多,遗址中还有不同样式的弓箭,可以推测出捕猎技术的提升,这些可以证明半坡人过上农业生活的依据。

半坡遗址在哪里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1953年春被发现,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 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达10000平方米。该遗址揭示了距今大约6000多年前的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半坡遗址在哪里

半坡国际艺术区

半坡国际艺术区原名纺织城艺术区,被称为“西安的798”。艺术区离半坡古村仅两站路的距离,由原先西北第一印染厂改建而来。半坡国际艺术区内以主流艺术为主,兼容并蓄其它艺术形式,是艺术家创作、展示、交流、销售的平台,更是人民大众享受艺术、休闲消费的场所。艺术区2011年重新整合,外观看起来仍旧是一个废弃的工厂,院内较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复古火车头,还有墙壁上各式各样的涂鸦。许多艺术爱好者在这里开有工作室,这些大大小小的工作室隐藏在灰暗的工厂和单元楼里,艺术家们在里面潜心创作,征得同意后,可以入内参观。

半坡遗址位于哪里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滻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

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

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 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

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

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年代为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遗留下的村落遗址,已有6000-6700多年历史。 因半坡遗址的发掘,而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之名,与同时期确立的庙底沟类型并驾齐驱,推动了中国新石器时古学的研究与发展,大面积揭露出半坡史前聚落的局部面貌,建立了遗址博物馆,对聚落形态和中国原始社会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1952年发现,1954—1957年发掘,半坡遗址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1961年3月4日,半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坡遗址在哪里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

揭露面积达1万平方米。文化遗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以半坡类型丰富而典型,是遗址的主要堆积,据碳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半坡遗址的发掘,首次对一个原始氏族聚落遗址进行大面积揭露,确立了一个新的文化类型,为研究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等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聚落布局 遗址大致分为3个区,即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中间又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

大壕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制陶作坊窑址群。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

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

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烧制陶器的窑址发现6座,分布集中,可分为竖穴式和横穴式,窑室较小,直径只有1米左右。半坡类型的墓葬发现250座。

埋葬小孩的瓮棺葬73座,均在居住区内房子周围,以钵、盆与瓮或两瓮相对扣为葬具,往往在葬具器盖的底部有意识凿一小孔,似为灵魂出入口。小孩土坑墓3座,其中1座使用木板作葬具,并有较丰富而精致的随葬品。这是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唯一有木板葬具的墓。成人墓葬均为浅、竖穴墓坑,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西北,也有少数二次葬、屈肢葬和俯身葬,另有2座同性合葬墓。

随葬品多为日常生活实用器及装饰品等,到了晚期已有专门为死者做的明器随葬。文化遗物 出土的生产工具分别用石、骨、角、蚌、陶制成。有斧、铲、锛、刀、石磨盘和磨棒、箭头、鱼钩、鱼叉等。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陶器以红色陶为主,还有红褐陶及少量灰陶,陶质有夹砂、泥质和细泥3种。陶器器形以夹砂陶罐、泥质或细泥陶钵、盆和小口双耳尖底瓶为主组成一套日常生活用具。陶器表面多饰以绳纹、锥刺纹、弦纹、指甲纹和附加堆纹等,在细泥陶器上多饰以黑色彩画,图案主要有人面、鱼、鹿、宽带、三角以及植物纹饰,有的还把人面和鱼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生动而富有特色的人面鱼纹。

在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刻划符号,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在许多陶器的底部发现有布纹、席纹和其他编织印纹。另外还有:精美多样的装饰品,芥菜或白菜的碳化种子,粟的遗迹,人工饲养的猪、狗骨骼,以及各种动物骨骼、鱼骨和果食等。

说明半坡人过着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狩猎和采集也占有一定地位。1958年在发掘现场修建了3000平方米的保护大厅,建立了文物陈列室,成为中国第一座原始社会氏族聚落遗址博物馆。

半坡遗址在我国的哪个省

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

继续浏览:

上一篇:半坡是母系还是父系?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哪里在什么流域距今多少年

下一篇:涠洲岛属于北海哪个区?北海涠洲岛在哪个城市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