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半坡是母系还是父系?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哪里在什么流域距今多少年

半坡是母系还是父系?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哪里在什么流域距今多少年

最佳回答2022-11-22

半坡是母系。母系社会是指母系氏族制社会,又称女系社会。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

半坡是母系还是父系

半坡遗址概况

半坡遗址被发现后,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发掘,发现的45处房屋遗址、两百多个窑穴、两百五十多处墓葬遗址、六座陶窑遗址,半坡遗址的出土也是新中国后第一个大面积发掘的古人类村落遗址,也是一处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母系氏族聚落遗址,从而证明了西安地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非常活跃的重要地区之一。

半坡是母系还是父系

半坡遗址文物遗存

半坡遗址经过四年五次发掘后,发现了房屋遗址、洞窑遗址、炤坑遗址、柱洞遗址、陶窑遗址和墓葬遗址等,其中以彩陶器为主的生活用具,且还绘有人面、鱼、鹿、植物等花纹,其中以人面鱼纹盆、鱼纹彩陶盆、小口尖底瓶等文物最为珍贵。

为什么说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而不是父系?有什么根据?

当时女子在采集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便决定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在母系氏族制形成时是禁止内婚的,氏族成员进行族外群婚。

在生活时代有限的原始社会下,氏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血缘关系是维系氏族成员的纽带,互相保护,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青壮年男子担任狩猎、捕鱼和防御野兽等任务;女性担任采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繁重任务;老人和小孩从事辅助性的劳动。从简单的分工中,不难看出,女子从事的职责比男子从事的狩猎有比较稳定的性质,是可靠的生活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她们是氏族组织中的重要成员,她们的活动是为了氏族集体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维系氏族的生存和繁衍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妇女在氏族公社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遍受到重视。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哪里在什么流域距今多少年

半坡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是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公元前约5000左右。

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扩展资料半坡人的住房,从发掘的房屋遗迹来看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地面上的。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构筑方法,其建筑风格:门前有雨棚,恰似“堂”的雏形,再向屋内发展,形成了后进的“明间”;隔墙左右形成两个“次间”,正是“一明两暗”的形式,如若横向观察,又将隔室与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形成“前堂后室”的格局。

半坡村落中心,是一座约160平方米的大房子,进门后,前面是活动空间,后面则分为3个小间。前面的空间是供氏族成员聚会、议事的场所;后面3个小间,是氏族公社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氏族首领的住所。同时,也是老人和儿童的“集体宿舍”。

半坡晚期的方形房屋,是从早期的“半地穴式”发展而来的。这种雳屋完全用椽、木板和粘土混合建筑而成。整个房子用12根木桩支撑,木柱排列3行,每行4根,形成规整的柱网,初具“间”的雏形,它是我国以间架木为单位的“墙倒屋不塌”的古典木构框架式建筑。

半坡遗址居住区占地约30000平方米,其布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型房屋窑穴等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遗址发掘出房屋46座,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每种又各有半地穴和地面上木架建筑两类。与房子相关的遗迹还有柱洞和灶坑,半坡遗址发现柱洞200余个,都属于泥圈柱洞。

灶坑共发现89个,其中42个保存较好,在灶坑附近或里面,往往有大量完整的陶器,多为炊煮用的粗陶罐或饮食用的细陶钵。

历史书上讲中国的河姆渡半坡等是母系氏族,有这么回事吗?

原始社会是否一定先有母系社会再转为父系氏族社会确实是值得商榷的问题。比如有人通过对人类近亲猩猩的社会行为,推断人类早期的社会未必是母系社会。

而且猩猩实行的族外婚,所谓杂乱婚在猩猩家族已经不存在。故从猩猩行为可以推断,类人猿时期类人猿的组织和生理结构以及行为。故关于类人猿由母性统治是毫无科学依据的。猩猩族群母系社会的猜测是在18 19世纪自然科学相对落后,对野外猩猩族群生活完全的不了解 而产生的臆想。

也确实有少数母性统治的部落存在。但现代人类学家对 非洲 美洲 以及 澳洲 原始采集渔猎部落的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现代原始 部落 仍然是雄性居于 统治地位。在许多事实证据面前,原始社会是母系社会的提法必然会有人产生怀疑。

问题是母系社会会不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的产物?类人猿早期社会由体型庞大的雄性统治不容质疑,但文明发达以后,子女认识自己的母亲之后,会不会有一个只知其母,不懂知其父的时代?族群里面会不会有围绕母亲形成的小团体抵制和挑战那个朦胧中不知是父的恶霸的霸权呢?没有否定的证据。一个雄性还能绝对拥有日益扩张种群的绝对交配权吗?那么父亲在种群里面多起来了,地位是否将因此削弱?我认为母系社会也许没有单独存在过,但是产生母系社会的条件也还是存在。不排除河姆渡,半坡等遗址是母系社会,但也不能肯定。

所以说它处于母系向父系氏族转变时期。

半坡人的母系氏族

给妈妈爸爸的话:这个故事里讲的半坡氏族和前面讲的河姆渡氏族,处于我国历史上的同一个阶段,即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氏族就是以血缘关系结成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是一个祖先的儿男辈和孙子辈。

没有固定的一家一户,没有个人财产。母系氏族就是妇女居于氏族的主导地位,人们生活的主要来源靠妇女的劳动,氏族的首领是老祖母。考虑到孩子还小,在故事中没有讲母系氏族这个概念,而是讲述人们都要听老祖母的话,每天妇女干的活比男人干的多,以及大家都要交出自己弄到的食物,一起享受劳动成果,通过这些事情勾画了母系氏族社会的主要特点。

半坡遗址是父系还是母系

古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母系氏族中妇女地位的崇高.该亚是众神之母,她生出了天神乌拉诺斯和其他众多神灵.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出现在6000-7000年,反映母系氏族社会历史现象.①②③符合题意;希腊神话中厄瑞斯忒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历史转变,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母权制的衰落和父权制的兴起.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时期。

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居民
一.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代表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河姆渡遗址在长江流域半坡遗址在黄河流域
1.时间和地点
2.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母系氏族及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代表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3.农业、畜牧业和渔猎并行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开始出现原始农业是从采集发展而来的。原始居民在年复一年采集果实的过程事逐渐掌握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把这些植物加以栽培,“刀耕火种”,由此产生了原始农业。

(六畜兴旺)据资料显示,河姆渡人已饲养水牛。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即小米)
4.制陶、纺织和建房定居半坡彩陶,品种样式多,上面绘有构思巧妙的花纹,是原始艺术的精品。会烧制陶器河姆渡的黑陶是用谷壳与泥土混全烧制而成,很有物色。纺织业出现在半坡原始居民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陶纺轮,说明原始的纺织业已经出现,人们穿兽皮和粗糙的麻布衣服。

建房定居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他们还在地上打桩,上铺林板,建成上下两层的住房。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目的是为了保暖。
5.妇女组织生产和生活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那时候,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受到尊敬。这一时期,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没有贵贱贫富和阶级的差别。
二.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扩氏族公社瓦解时期的代表
1.距今约四五千年
2.农耕为主,手工业取得显著进步黑陶和白陶两个新品种的产生是制陶工艺进步的突出表现。

黑陶采用了高温严密封窑技术,表层乌黑发亮,有像金属器物一样的光泽。白陶用白色高岭土烧制,胎薄质硬,色彩明丽,为以后瓷器工艺的发明奠定了技术基础。
3.男子处主导地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妇女难以承担越来越沉重的农业劳动,男子成为农业的主要劳动者。

男子占据原来由妇女从事的生产劳动,妇女的劳动更多地限制在抚养子女、执帚持家、处理生活杂务的范围,地位渐趋卑微,男尊女卑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4.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由于生产的发展,到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出现,逐步产生阶级压迫。

继续浏览:

上一篇:试用期是什么意思?请问下试用期的意思是什么

下一篇:半坡遗址在哪里?半坡遗址在哪里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