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太平圣惠方是哪个朝代的著作?中成药制备官方化首推在哪个朝代

太平圣惠方是哪个朝代的著作?中成药制备官方化首推在哪个朝代

最佳回答2022-11-21

《太平圣惠方》是宋代的著作。它是中国宋代官修方书,全书共1670门,方16834首。该书所搜集的医方,较能反映北宋前期的医学水平,其中有关外科五善七恶之说,小儿急、慢惊风的分辨,眼科开内障眼论所载白内障针拨手术之详细过程,均为中国现存最早记录。

太平圣惠方是哪个朝代的著作

《太平圣惠方》作者简介

王怀隐初为道士,精通医药。太平兴国初诏令还俗,为尚药奉御,后升任翰林医官使。时太宗出平日所藏名方千首,又命翰林医官院征集各家传经验方达万余首,诏其与副使王祐、郑奇,医官陈昭遇四人参对编类,撰成《太平圣惠方》一百卷,淳化三年刊成。各部首列《诸病源候论》条文,次述方药,部分古典医籍佚文赖此得以保存。

太平圣惠方是哪个朝代的著作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其后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方范本,初载方297首,后增补到788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要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许多优秀方剂,如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散、逍遥散、参苓白术散、不换金正气散等等,历经近千年的临床验证,确实疗效卓著,因此至今仍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宋朝生病可以查的中医学著作

宋代(公元960~1279年)出版的重要方剂学典籍 日期 作者 书名 评注 1107-1110 陈师文及裴宗元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世界最早的国家局方之一。共载788首处方,并描述制药及用药方法。

中成药制备官方化首推在哪个朝代

中成药制备官方化首推在宋代。宋代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 载方16834首,《圣济总录》载方2万余首,《和剂局方》载方297首,是官方和剂局制售中药成药的处方和制剂规范,也是第一部由朝廷颁发的成药典。

晋代仅存的葛洪《肘后方》中收载了大量验、便、廉的有效方剂,并首次提出成品药的概念,主张将药物加工成一定剂型,贮之以备急用,隋代的《四海类聚方》多达2600卷,《四海类聚单方》300卷,足见方剂发展之迅速。

我国古代的所有医学著作

古代医学著作发展公元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黄帝内经》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先秦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共计216卷,但绝大部分已经失传,而《内经》是仅存者。

它并非一人一时之手笔,大约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而成。中医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两者在《内经》中均有充分反映,尤以整体观念最为突出。《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三卷(也有分五卷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均不详。此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

《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著作,成书于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不久,由于战乱原著散失,后人分别搜集其中的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整理成两部书,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它成书以后,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公元265-960年(晋-五代)这一时期,有不少医家从事《内经》的整理和注释工作。最早进行此项工作的,为齐梁间的全元起,他注释《皇帝素问》八卷,书名《素问训解》。

此书到南宋时失传。隋唐时期,杨上善又将《内经》分类编纂和注解,编成《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是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注释《素问》影响较大的,是中唐时期的王冰。

他历时十二年,于762年撰成《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脉经》作者王叔和,成书于魏晋。《内经》《难经》均有关于诊脉法的阐述,王叔和搜集有关脉法的资料,采集各家之说,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脉经》十卷。《诸病源候论》于公元610年由巢元方等人编撰。

全书共50卷,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该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对疾病记载的广泛和详细,对病源的认识。《肘后救卒方》晋代葛洪著,他先著成《金匮药方》100卷,因篇幅浩繁,不便携带,将其中救急、多见、简要实用的部分,摘要编成《肘后救卒方》3卷。《肘后救卒方》现存8卷,书中突出之点是对某些传染病的认识,达到很高的水平。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唐代孙思邈著。孙思邈十分重视医家的医德。孙思邈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但尊古却不拘泥。他很重视妇科、儿科疾病的诊治,《千金要方》首列妇人方3卷,少儿婴孺方2卷。

《外台秘要》是唐代王焘著作。全书40卷,分1104门,是唐代另一部规模巨大的综合性医籍。内容包括有今天的内、外、骨、妇产、小儿、传染病、皮肤、五官、畜疾等科的证治。

本书主要选辑东汉到唐的很多方书而成。临床各科编排较为合理,先论后方,次序井然。重视急性传染病,伤寒、温病、疟疾等,所占篇幅较大,说明对传染病具有相当知识。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著,成书于256-282年,为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全书分12卷128篇。书中叙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重点介绍腧穴总数、厘定部位,详细介绍了针灸操作方法,并把各种适应证按照临证需要排列出来。此书影响久远,其他一些著名的针灸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此书的基础上发挥而成的。

此书也较早传到国外。《刘涓子鬼遗方》南齐人龚庆宣著,约成书于475-502年之间,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内容,载金疮、痈疽、疮疖、疥癣及其他皮肤疾患,有内外治处方140多个。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隋唐蔺道人著,约成书于841-846年。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很有学科价值的伤科专书。它反映了隋唐时期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水平已相当先进。书中载40余方,为伤科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元960-1368年(宋-元)《太平圣惠方》是宋廷编著的大型方书之一。共100卷,分1670门,载方16834首,广泛地收集宋以前方书及当时民间验方,内容颇为丰富。对方剂、药物、病证、病理都进行了论述。

《圣惠选方》,成书于1046年,由何希彭节选《太平圣惠方》中的精要部分,编辑而成。作为教本应用了数百年,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

继续浏览:

上一篇:夸美女朋友圈的文案有哪些?朋友圈夸女朋友真好看的文案

下一篇:威廉配第是什么创始人?什么是威廉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