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最佳回答2022-11-21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8条龙。这8条龙分别代表了东、南、西、北、东北、西南、西北和东南这八个方位。这个设计不仅使得地动仪的内外部构造都有很巧妙的衔接,还可以通过感知震动预测哪个方位发生了地震,张衡的地动仪也是让后人叹服不已。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地动仪简介

地动仪用青铜制成,形状类似一巨大酒樽,圆径8尺,顶部有一隆起的盖子,里面“牙机巧制”,中间有“都柱”,“旁行八道施发机关”;外部八个方向镶嵌8个精美的龙首,每个龙口中衔一铜丸,龙首下各蹲一蟾蜍,张口向上。若哪个方向发生地震,都柱即倒向此方,这个方向的龙头就会吐出铜丸,恰好落在其下方的蟾蜍口中,并发出响声,人们即可知道哪个方位发生了地震。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张衡简介

张衡曾做过太史令,侍中,河间相、尚书等职。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曾发明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等。他又是一个文学家,写过著名的《二京赋》,《归田赋》等作品,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已经散佚。明代学者张溥辑有《张河间集》。诗歌传下来三首,其《四愁诗》最佳。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呢?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八条龙。分别代表了东、南、西、北、东北、西南、西北和东南这八个方位。

张衡张衡是东汉时期的名人,还是南阳五圣之一。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还写有数学著作《二京赋》和《归田赋》,可以说张衡是个全才。张衡出身大姓世家,受家庭的良好家风影响,张衡自幼刻苦学习,早早成名,为人又从容淡泊,喜爱研究算学天文地理,这也让地动仪的诞生有了基础,在为官期间也是关心百姓疾苦,在当时的张衡所在的东汉出现了连续20年的年年有地震的现象,这也让身为太史令的张衡深感不安,为了朝局稳定,也为了能及时得知地震影响的人们的消息,能够及时的救助,张衡不惧失败,精心试验终于发明了地动仪。

地动仪张衡为了地震消息的尽快得知和对受影响的人们及时救助,发明了地动仪。地动仪是用精铜打造的,结构也是精妙至极可以感知很远的声波,当声波传来后,就会触动地动仪内部的悬柱,引起铜球的掉落,在掉落的方向就可以得知那个地方发生地震的消息。地动仪的外面有顺时针对应的八条龙,分别对应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的八个方位,这八条龙还和地动仪的内部有着精妙的衔接来触发能够掉落的小球,指明哪个方向的地震。

地动仪的发明也是让朝廷能够及时的得知较远的地方是否发生地震,在当时交通不便,消息延后的时代可以说是相当先进的一项重要发明。影响深远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虽然没能留存下来,但是历史文献都有明确的记载。尤其是监测了当时陇西的地震,在当时也是轰动很大的。

而且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时间比其他各个国家都早,在其他国家有类似测量地震的仪器的时间早了1800年之久。这样的古人智慧也是让后人感佩,就连现在地震也是很难被预测的。虽然张衡的地动仪只是在地震发生后才能感知,但是地动仪的发明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8条龙。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扩展资料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经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都柱”实际上起到的正是惯性摆的作用。

具体说来,都柱就是倒立于仪体中央的一根铜柱,八道围绕都柱架设。都柱竖直站立,重心高,一有地动,就失去平衡,倒入八道中的一道。八道中装有杠杆,叫做牙机。

杠杆穿过仪体,连接龙头上颌。都柱倾入道中以后,推动杠杆,使龙头上颌抬起,将铜丸吐出,起到报警作用。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经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

表面作金黄色,上部铸有八条金龙,分别伏在东、西、南、北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龙倒伏,龙首向下,龙嘴各衔一颗小铜球,与地上仰蹲张嘴的蟾蜍相对。地动仪空腔中央,立一根铜柱,上粗下细。

铜柱周围有八根横杆,称为“八道”,各与一龙头相连。铜柱是震摆装置,八道用来控制和传导铜柱运动的方向。在地动仪受到地震波冲击时,铜柱就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推动同一方向的横杆和龙头,使龙嘴张开,铜球下落到蟾蜍嘴中,并发出响声,以提示人们注意发生了地震及地震的时间和方向。一颗珠子放在平台上,如果将哪方稍微往下一按,珠于就向哪方滚动。

又如我们点亮一支蜡烛,将它放在一张不平的桌子上,它总会向低的一方倒。地动仪就是根据这些简单的原理设计的。地动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只不过太远了人就感觉不到了,但地动仪能准确地测到。但是中国科学家认定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悬垂摆原理”,即地动仪是利用了一根悬挂柱体的惯性来验震的,而非当今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在仪器底部简单地竖立一根直立杆。

张衡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张衡的地动仪上有8条龙世界最早地震仪是张衡发明的。地震仪是铜铸的,形状像一个酒樽,四周有八个龙头,龙头对着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

经过公元134年的甘肃西南部的地震试验,完全证实了它检测地震的准确性。它比欧洲创造的类似的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扩展资料顺帝阳嘉元年(132),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制造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可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它是利用倒立惯性震摆的原理制成的。

其基本构造符合物理学原理,能探测到地震波的首先主冲方向,是现代地震仪的先驱,也是当时世界上遥遥领先的发明。在国外,过了1000多年,直到13世纪,在波斯马拉哈天文台才有类似仪器出现。到18世纪,欧洲才出现利用水银溢流来记录地震的仪器。

地动仪的灵敏度很高。最低可测地震烈度为3度左右(据12度地震烈度表)的地震。据记载,地动仪制成以后安置在洛阳。

138年,距洛阳约700公里的陇西发生了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当时洛阳没有震感,而地仪做出了反应。此次陇西地震的实测成功,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

约在4世纪初,地动仪在动乱中失落。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总共有八条龙,这八条龙主要是位于地动仪的八个方位。地动仪发明于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他是东汉时期的人物,出生在南阳的一户官宦世家。

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太守。张衡的地动仪已经真正失传了1700多年,而过去在教科书里面出现的地动仪,只是结合了几十年前的一些技术模仿的,并不是真正的地动仪,而且内部做工粗糙被国内外各界批评,但是那个地动仪很多人其实都认为是原版,其实原版根本不存在了,只是一个通过一些文献记载结合现实技术的仿制品,跟原版的区别应该说不知道有多大。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

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张衡地动仪有多少条龙

张衡地动仪共有八条龙。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

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

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多年。

继续浏览:

上一篇:巴金原名叫什么名字?巴金的原名叫什么

下一篇:海蜇是海鲜吗?海蜇算海鲜嘛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