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耧车是什么工具?耧车起到了什么作用

耧车是什么工具?耧车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佳回答2022-11-21

耧车是播种工具,即畜力条播机。据东汉崔寔《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就是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

耧车是什么工具

耧车播种

耧车主要用于我国长江以北的小麦播种,构造比较复杂。由扶手、漏斗、漏筒、漏足、牵引架五部分组成。扶手的作用是通过左右摇动促使漏斗里的种子往下流动;漏斗的作用是盛种子;漏筒有三个,安装在漏斗和漏脚之间,作用是将漏斗里的种子流往漏脚中;而漏脚的作用是把种子流入土里。

每个漏脚上安装一个小铁犁铧,目的是开挖沟槽,将漏脚里流下来的种子埋入土里。漏斗的一边有一个方形小洞,漏斗里的种子从这个小洞里流入下面的三个“漏筒”中。为了使种子均匀播撒到土壤里,人们在漏斗的小洞口安装一个圆珠形木头疙瘩,楼疙瘩上系一根细绳,系在洞口上方。当播种者不停地左右摇动“耧车”时,系在细绳上的“楼疙瘩”就会左右摇摆,从洞口流下来的种子就会均匀地流入三个漏筒中。

耧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耧车西汉时期发明的对吗


1.耧车西汉时期发明的,是中国古代农民使用的一种农具的名称,用于播种,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古代的耧车,就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

耧车起到了什么作用

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有三个脚,能同时播种三行,且开沟、下种、覆盖任务一次性完成(漏斗存放种籽,耧脚末端装有小铁铧,起开沟作用,一人扶犁,一个牵牛),一天可播种一顷地,极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耧是一种什么东西?它主要是怎么样发明出来的呢?

耧是一种古代的人们经常用来播种的工具,也就是农业当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工具,它分为前面和后面,前面需要有一个人去拉,后面需要有一个人扶稳这个工具,在两个人的配合之下,这个工具才能够完美的完成所有的工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耧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以前的农民需要进行非常辛苦的劳动,所以他们想要发明一些工具去代替手工劳动,但是他们发明的工具通常都很蠢笨而又沉重,像我们今天想要讲述的耧车,耧车是由西汉时期被人们发明的,它主要是用于播种这个环节,耧车由三只耧脚所组成的,所以又被人们称为三角耧,它的下面带有三个犁地的工具,在播种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人在前面牵引,另一个人在后面扶稳,也可以选择动物在前面拉着,比如说牛,然后让耧脚放置好之后就开始播种。

这样以来就会让人们的工作完成的更快,也节省了人们许多的时间,如果需要人在前面拉的话,那就会非常费力,所以用牛去拉也能够省时省力,它的效率也会更加的高,中国古代在机械这一方面有着很多的发明创造,这个发明就是利用了动力以及机械的结构。它在设计上虽然略显蠢笨,而且重量较重,但是在劳动方面可以说为人们节省了很多的精力,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学会了用牛或者是马去拉车,耧车也是用牛这种动物来拉的,到了两千多年前动物经常被利用在农业这一方面,当时人们不仅用牛进行载货,也可以用来耕种土地。以上这个故事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任何错误,敬请谅解。

三腿耧车是做什么用的?

我国两千多年前发明的三腿耧车是最早的先进播种机具,是西方人直到1600年才发明的播种机的始祖。三腿耧车是一种畜力播种工具。

三脚楼,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据史书记载,耧车是汉武帝时主管农业生产的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赵过发明的耧车是由种子箱、排种箱、输种管、开沟器、机架和牵引装置组成的。它的中央有一个盛放种子的耧斗,耧斗下有三条中空的耧腿,下面装着开沟用的小铁铧。

播种时,一人在前牵引架着耧辕的牲畜前进,另一人在后控制耧柄高低来调节耧腿入土的深浅,同时摇动耧柄,使种子均匀地从耧腿下方播人所开的沟内。耧车后面用两条绳子横向拖拉着一根方形木头,能在耧车前进时把犁出的土刮入沟内,使种子及时得到覆盖。这种耧车将开沟下种、覆盖三道工序结合在一起完成,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

西汉比较发达的农业和较强的国力与三腿耧车的普遍使用是分不开的。

古时候的农民是怎么耕种的,楼车是干什么用的?

从人类进化到发展成人,食物被认为是人类得以进化的根本原因。人类对食物的追求推动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而粮食作为食物的一种,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基础。

而那么在机械自动化耕种的今天,还有多少人了解古代人民是怎么耕种的呢?作为风靡一时的务农工具——耧车,又还有多少人了解它呢?耧车的前世今生“耧”在各地叫法不同,“耧车、耧犁”、“耙耧”,虽叫法不但形状却一致,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的等构成,由一腿耧至七腿耧之多,在用其播种时,将种子放进耧斗,耧铲深入土中,由一人扶着耧架,前面用人或者用驴和牛拉动耧架,进行耕种。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耕种的呢?现在耕种的机器是由“耧”发展而来,那么耧又是怎么发展演变而来的呢?古代主要耕种工具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的材料以石器为主,劳动作业工具极其简陋,人们以氏族为单位集体耕作及其费时费力,直到出现出现了骨耜,我们的祖先才告别了刀耕火种的时代,进入到“耜耕文明”。《周易*系词》中说神农氏“揉木为耒,教民耕耨”,教人们制作木耜,用木耜代替了骨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发现保留于黄土上的耒耜痕迹。

甲骨文中耒作方,刻画出商代耒的大致形象,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之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也即是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翻土的工具,“耧”、“耙”更是由此而来西周末年出现青铜器,并且开始利用青铜制作的木耜,将木耜套上铜制的刃口,在当时青铜并不普及,虽然在制作上与所改变,但作用却没有改变,仍是用耒耜翻土挖小坑,将种子放进去埋起来,这种人力点播的方式仍然耗时费力。战国时期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革时期,铁质农具代替了木质农具,战国时期的农具绝大部份木心铁刃的,这就比过去在生产效率上有了很大提升。

铁制农具的出现,直接带来了牛耕的成熟,在此时期牛耕始于东方,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牛耕的普遍使用,大大减轻了农民耕种的负担,伴随历史的发展以及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点播的方式也必将会被新的方式替代—耧车与犁伴随着牛耕应运而生。耧车的产生战国时期便出现耧车的雏形,但当时耧车的作用绝不是单纯的进行条播,那时所用的“耧车”主要是一脚耧和两脚耧,早期的“耧车”有很大的缺陷,播种宽度不一行数不同,并没有得到推广。

汉朝时国家趋于稳定,经过汉高祖的治理以及后来的文景之治,汉朝的农业得到了发展。耕种上发明出“耜犁”这种犁在深耕开沟等方面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汉武帝时期的赵过,经过对前人发明的耜犁以及独脚楼和两脚耧进行整合,发明能够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

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播种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后来汉武帝在全国进行推广。三脚耧的发明,使农业播种有了质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自此有了真正的条播工具,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耧车的发展时则深秋,北方农民进入了耕种时期,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耕作。

今天农业耕种再也不需要人们亲力亲为了,只需要把种子带到地里,倒进机器中,在地头上等着就好了,半个小时就能耕种一亩地,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缩短了耕种时间,然而我们仔细观察现代化的播种机,其原理跟我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用的“耧”十分相似,都是将种子放进盛种子的类似于漏斗一样的工具中,通过控制耕种种子的量进行作业,只不过前者是机械自动后者是人力或者是畜力进行。现今我们耕种能够如此省时省力,多亏了这种机器。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从始至终都是中国历史发展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部门,古语讲,“民以食为天”中国作为唯一绵延至今的文明古国,农耕用具的不断发展演变,对古代农业文化以及现今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更好的工具,才能事半功倍,农民的耕种工具的不断发展不仅缩短了耕种的时间,并且提高了农民耕种的效率,农具的的更新换代与农业的发展是相伴而生并且相互促进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说:“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高度评价了生产工具的巨大作用。科技的发展依托于时代的发展,所以尽管我们的祖先不断地改进工具,点播的方式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直到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点播工具才有了质的飞越。结语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耧车的发明更是先于西方1600年。至今,西方后来发明的种子条播机器也是受耧车的影响发明出来的,不过在效率和收获量上远不如我国,楼车的出现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动力,同时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赵国的耧车在经过和后世的改造一直被沿用甚至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并且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进入两千年后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实现了机械自动化,人力被完全取代,不仅是我国,世界各地的播种机都是在赵过发明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造。

继续浏览:

上一篇:翻车是什么工具?“翻车”一词大家都不陌生

下一篇:筒车是什么时期发明的?请问一下筒车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