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与律诗的区别有哪些?什么是绝句
绝句与律诗的区别有:
1、字句要求不同:
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都是四句,每句分别为五个字和七个字,即五言绝句二十字,七言绝句二十八字。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2、押韵要求不同:
绝句按格律要求的严格程度,可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特点,押韵严格。古绝,即古绝句,是和律绝对立的一种绝句,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是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约束而创作的。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起源不同:
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其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文献记载,六朝时期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如果将各人所作的割断开来,单独成篇,就叫“一绝”,而绝句的称呼即由此而立。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4、平仄要求不同:
绝句按格律要求的严格程度,可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跟律诗一样,讲究平仄。律句有四种基本句型。五言:(甲)平平仄仄平,(乙)仄仄平平仄,(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七言只是在五言句型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就是:(甲)仄仄平平仄仄平,(乙)平平仄仄平平仄,(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律诗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失粘”,就是违反后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和前联的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要求相同的规则。

5、对仗要求不同:
绝句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也有不少尾联用对仗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少见。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有哪些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2.字句数不同: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有几字就是几言绝句,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3.常见的绝句是有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4.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绝句不一定要对仗对偶。 五言绝句一.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律诗形式特征 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仄尾。如崔颢的《黄鹤楼》就是典型代表。
狭义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什么是绝句?绝句和律诗的区别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绝句与律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诗句数量不同。律诗一般为八句,五言律律一共四十个字,七言律诗一共是五十六个字;超过八句就是长律,长律多数为五言,七言的也有,但不太多。绝句一般只有四句,所以字数只有律诗的一半,五言绝句是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是二十八个字。
2.声韵要求不同。
律诗一般押平声韵,押仄声韵的律诗非常罕见,基本可以忽略;律诗每一句的平仄都有规定,这个讲究很多;律诗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绝句中的古绝是古体诗,也就是自由诗,不管是押仄声韵还是平声韵,都不受近体诗平仄的束缚。律绝相当于二分之一律诗,因为是四句,只有正常律诗的一半,不但必须押平声韵,而且也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3.起源时代不同。律诗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其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
六朝时期文人宴集,有联章作诗的风气,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诗。如果将各人所作的割断开来,单独成篇,就叫“一绝”,而绝句的称呼即由此而立。
律诗与绝句的区别(摘录)
律诗与绝句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句数特征 【律诗】: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较多,六言绝句极少。
2.押韵特征【律诗】:律诗通常押平声韵,而且必须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律诗还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
二.
四.
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绝句】: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跟律诗一样,依照律句的特点,押韵严格。古绝则相对宽松,虽然押韵,而相对来说平仄较为自由,或者可以说是有些诗人不愿受格律约束而创作的。
3.平仄特征【律诗】:律诗讲究平仄,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讲究粘和对。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失粘”,就是违反后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和前联的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要求相同的规则。【绝句】:律绝的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
一.
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
二.
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
但前提是不能犯孤平和三平调。古绝则有时可用仄韵,或者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补充: 七言律诗定格形式:
1.平起式(
一.
二.
四.
六.八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简称首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简称颔联)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简称颈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简称尾联)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内可仄可平。
2.仄起式(
一.
二.
四.
六.八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内可仄可平。
五言律诗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不压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对仗特征【律诗】:律诗的四联,
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惯例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一样的字相对;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绝句】:绝句无律诗的严格对仗要求。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
扩展资料:【律诗的典范作品】:五言律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山居秋暝》、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七言律诗:崔颢《黄鹤楼》、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甫《秋兴八首》、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白居易《钱唐湖春行》。【绝句的典范作品】: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王维《鹿柴》、王维《送别》、王维《相思》、杜甫《八阵图》、贾岛《寻隐者不遇》、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七言绝句:李白《望天门山》、李白《望庐山瀑布》、李白《赠汪伦》、李白《早发白帝城》、杜甫《绝句四首》、王之涣《凉州词二首》、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别董大二首》。
绝句和律诗怎么区分?
绝句和律诗是两种不同的近体诗体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区分:
一.句数字数不同。绝句的句数都是4句,分为五绝和七绝,五绝20个字,七绝28个字。
二.对仗要求不同。绝句有的只有前两句对仗,有的只有后两句对仗,有的前后两句全部对仗,有的前后两句全不对仗。律诗的首联和尾联可以不对仗,但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与律诗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1.发源不一样律诗始于南北朝,成形于唐代初期,因其古诗词格律严实而而出名;古诗绝句始于汉代及南北朝时期歌谣。
2.句数字数不一样古诗绝句通常四句,五言绝句是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是二十八个字;而律诗通常为八句,五言律诗一共四十个字,七言律诗一共是五十六个字。
3.压韵不一样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
二.
四.
六.八句压韵,第一句可押可以不押。古诗绝句只需
二.四句压韵,第一句可押可以不押。绝句的特点绝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较多,六言绝句极少。
按格律要求的严格程度,可分为律绝和古绝。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