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是什么父?中国三大国父是什么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首创地质力学。他以独到的学术见解,不仅圆满解决了各种地质构造型式的形成机制,而且成功地指导了找矿工作。在他的理论指引下,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重要油田,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李四光主要贡献
1、提出蜓科鉴定方法。
2、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
3、创立地质力学。
4、对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的贡献。
5、石油的勘探和开发。
6、地震预报。

李四光与冰川遗迹
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他回国后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口泉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虽遭一些外国专家傲慢地否定,他却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继续带领学生在太行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等地考察,又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
为了进一步探讨地壳表面各种痕迹的规律,他不畏艰险,几次横渡大江,跨越秦岭、南岭,亲自勘探测量,实地观察地层构造。先后在扬子江流域、黄山等地发现了大量遗迹,最终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邓稼先和李四光是什么之父
中国地质之父――李四光邓稼先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中国三大国父是什么?
分别是詹天佑、李四光和钱学森。第一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在小学课本上我们就了解过,詹天佑是我国第一个主持设计、修建我国第一条铁路的人,在当时修建京张铁路的时候,有很多实际困难令外国人都束手难测,而詹天佑设计的“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铁路,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詹天佑不仅是中国铁路之父也是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第三位、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钱学森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他一生都致力于建设国家工程、发展国家工程,航天、导弹、自动化、火箭等都有钱老的身影,他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之父也是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火箭之王。李四光的个人事迹(短一点的)
李四光的个人事迹: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在湖北出生,字仲拱,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扩展资料:1949年秋,在海外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李四光冲破重重阻力,满怀着惟图国强、不谋己荣的爱国情怀,携夫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对于这样的选择,身边的好多朋友感到不解,面对质疑,李四光坚定地回答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我所学的全部知识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现在,我的祖国和人民还在贫困中挣扎,我应当回去,用我所学到的本领去改变祖国的面貌。
李四光归国之时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以李四光为首的地质学家们预见到,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兴起,我国地质科学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相关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1951年8月,由中国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产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和物理学系合并组成的东北地质学院正式成立。
时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李四光兼任校长,在学校筹备期间,李四光数次往返于北京和长春,亲自参与筹建工作。从此,地学在吉林这片土地上扎了根。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