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良老板排污水怎么办
非法排污水罪怎么处理

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依法确定的重点保护区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二)向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三)致使大量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四)致使多人重伤、严重疾病,或者致人严重残疾、死亡的。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企业排污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您好: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降低环保支出,往往会偷排污水、废弃等污染物,既危害了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当企业偷拍污水、废弃风污染物时,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企业偷排污水,要承担下列法律责任:1、民事赔偿责任:企业偷排污水造成第三人损失的,应该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如企业违法偷排污水,造成江河下游养殖鱼死亡的,养殖户可以要求企业赔偿损失。如果是多企业违法排污,造成损害的,可以要求相关企业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时,受害人可以收集证据资料,到法院起诉索偿,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2、行政责任:企业偷排污水的,由环保部门等采取责令停业整顿、限制生产、罚款,并对企业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处于行政拘留。
一般情况下,居民发现企业偷排污水的,可以向当地的环保局举报投诉,及时制止企业的违法行为,维护自身利益及当地环境不受损坏。这也是受害人要求企业赔偿的重要谈判筹码,运用好了,往往非常利于索取赔偿。3、刑事责任:偷排污水,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按环境污染罪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也就是说,企业违法偷排污水,严重污染环境的,构成环境污染罪,需要被判刑坐牢。要是你发现有企业偷排污水,严重污染了环境,向环保局举报投诉,准能让企业及企业负责人受到相应的处罚。
污水厂随便排出污水,你认为哪个部门责任最大?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喊的一句口号。对于任何污染环境的行为我们都要坚决的制止,保护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在发现物污染环境的行为时,我们要及时的想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进行举报和投诉,让环保相关部门来对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和教育。
假如一个污水厂随便排出污水的话,当地的环保相关部门的责任最大。环保相关部门的只要职责就是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处罚和教育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一个污水厂随便排污水首先是环保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环保相关部门对于各大企业的排放物有监督的责任,如果污水厂随便排污充分体现了环保相关部门的失职;其次,环保相关部门有制止环境污染的行为。
污水厂随意排放污水的行为是需要环保相关部门来及时制止的,如过这种行为长时间没有被制止,也是环保相关部门的严重失职;最后,环保相关部门要对污染环境的污水厂进行处罚。污水厂随便排污水的行为是需要进行处罚的,甚至需要进行停产整顿的。一、反映了环保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
环保相关部门对当地企业的排污状况进行监督是职责所在,如果污水处理厂随意排放污水,那么明显是环保相关部门的严重失职,这种失职是对污染环境的行为的放任和纵容,是环保相关部门的不作为的体现。二、反映了环保相关部门的工作失职。人民有权对污水排放的行为向环保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
如果环保相关部门没有及时的制止这种随意排放污水的行为,那么就是环保相关部门的严重失职,是不作为和不负责任的表现。三、反应了环保相关部门的处罚力度不够。如果在环保相关部门制止以后,污水厂还在随意排放污水,那么也反映了环保相关部门的处罚力度不够,需要对这样的行为再加大处罚力度,甚至可以采取停业整顿的办法会进行教育和处罚。
为什么偷排污水问题屡禁不止,排放污水有哪些危害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同的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也不尽相同。大体的可分为有礼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
现在的企业里面都会有污水处理站。
要是没有的话是很难过环保这关的,但是有很多企业对污水处理的态度都很暧昧。因为污水处理纯粹就是花钱,是没有一分钱的回报的。所以呀,他们就会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来逃避环保部门。譬如白天正常处理,晚上偷排漏排,要是工业污水排放管道能直接进城市下水道的话那样会更好。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掺和在一起直接流进市政污水厂。这样能为老板省不少钱呢。至于那些检测设备,比如COD在线监测或者是氨氮在线监测这些东西,那都是可以弄虚作假的。
最近国家关闭了很多的小厂,造成了很多东西物价的上涨,譬如处理污水常用的片碱。这样更加大了处理污水的成本。所以那些无良的企业家更是恨不得一滴水都不想处理,弄跟暗管道直接送进城市下水道。
环保部门来检查的时候还看不出来。压泥机平时不运行,环保部门检查的时候给履带上泼点水抹点泥证明我是在正常压泥。到了最后厂里会有个人来专门协调企业和环保部门的关系的,尤其是环保监察大队的,这个我不用说大家也会明白的。
无良老板,怎样对付无良老板?不签合同,不上保险,拖欠工资~~~抠门的无良老板!

最直接的办法: 可简单分为两步:1. 找好新的公司,准备跳槽。 2,让他写欠条,然后离开。
复杂可分为N步(报复性):1. 还是找到新公司落脚。
2.通过互联网,公司客户,公司环境,同事关系,暗中诋毁公司。3.找到公司拖欠工资以及不上保险的证据(视频或文字)。4.给工商局,税务局打电话举报。5.配合公务人员进行调查, 6,查处公司,要回工资,顺利找到新工作。
因排污水影响他人生活环境需要付什么法律责任

您好!因排污水影响他人生活环境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予以处理。下面是该法的全文: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第七条 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十一条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十二条 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第二章 监督管理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国家环境保护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
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第十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第十六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测规范的要求。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第十八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第十九条 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前款规定以外的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或者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第二十一条 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 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第二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第二十六条 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
上一篇:相亲排斥怎么办知乎
下一篇:想法有点迷信的人怎么办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