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闰年和闰月有什么区别?

闰年和闰月有什么区别?

最佳回答2022-10-24

闰年和闰月有什么区别?

闰年和闰月的区别:闰年是公历的名词,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即公历闰年的2月)。闰年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

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农历是阴阳历,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

判断闰年的方法:1、首先我们从判断上来讲一年是否属于闰年,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4或者400去除这一年的年份数,若除得商是整数并没有余数那就说明这一年属于闰年。2、若出现有余数那么在这一年就属于平年,在这里介绍一种判断平年,闰年简便方式当公历年份不是整百数时,我们只看年份数的末两位数,是否4的倍数,如果年份数末两位是4倍数那就是闰年。3、当公历年份属于整百数时,我们只要看年份数上的千位和百位这两位数,若这两位数已经属于是4的倍数,那么就说明这一年就是闰年,反之就是平年。

使用这种方式直接口算就可以算出答案,比方说1936年,1958年,1984年,2000年,1936年和1984年的年份数上末两位是36,84就是4的倍数,所以1936年和1984年就是闰年,这样的方式非常简单。

闰年和闰月有哪些区别啊?

闰年是公历中的名词。闰年分为普通闰年和世纪闰年,普通闰年是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为普通闰年;世纪闰年是能被400整除的为世纪闰年。

(如2000年是世纪闰年,1900年不是世纪闰年);闰月是指闰年里多出来的一天月份。

即阳历中有闰日的年分叫闰年,相反就是平年,平年为365天,闰年为366天。在公历儒略历及纪年中,平年的二月为28天,闰年的二月为29天。闰年平月2月29日为闰日。而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

一般年分为12个月,353(罕见)或354(多见)或355(少见)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少见)或384(多见)或385(罕见)天。扩展资料: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发现闰年并开始使用四分历,一年有365又1/4天,四分历就是由这个1/4而得名。也就是说,四分历的一年有365.25天,与现代精确测定的数值相差0.0075天,即一年差10.8分钟,已经很准确了。

伏羲画八卦制甲历,那时的一年是360天,这种历法最多使用四十年就会出大漏子,然后就有了女娲的观测和发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五天。女娲补天将一年调整为365天后,与回归年的实际长度365.2422天相差无几,但如前所述,一点点细微的差别在时间的累积中放大后就会变成大问题。一年365天,比实际的回归年少0.2422天,四年就接近少一天,四百年就少100天,八百年就会少200天,又会逐渐出现夏天可以滑冰,冬天需要避暑的诡异天象。

尧的时候,命羲和观测日月星象,制定历法,“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一年有366天,但不是每年都有366天,因为“以闰月定四时”,从此开始有了置闰的办法,也就是我们目前仍在沿用的——闰年。

什么是闰年,闰年和闰月的区别

对于闰年和闰月很多人都还是会理解的不一样,农历闰月是三年两头闰,阳历是四年闰一次,农历中重复的叫闰月,阳历二月有29天的时候,2月叫闰月。 接下来,我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什么是闰年还有闰年与闰月的区别吧! 闰年和闰月的区别 什么是闰年: 关于公历闰年是这样规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叫做一回归年,一回归年长365日5时48分46秒。

因此,公历规定有平年和闰年,平年一年有365日,比回归年短0.2422日,四年共短0.9688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这一年有366日,就是闰年。

但四年增加一日比四个回归年又多0.0312日,400年后将多3.12日,故在400年中少设3个闰年,也就是在400年中只设97个闰年,这样公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就相近似了。由此规定: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1900年、2100年就不是闰年。 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也就是365.2422天。

为了方便,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这样每过四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来,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闰年。 通常,每四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闰年与闰月的区别: 1。闰年是公历的名词。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

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

农历因为是阴阳历,所以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一般年份12个月就只有355天。这样一年年累计下来,会和季节脱节(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

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大约是365.2425天。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农历的闰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闰。

闰年和闰月有什么不同?

关于公历闰年是这样规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叫做一回归年,一回归年长365日5时48分46秒。因此,公历规定有平年和闰年,平年一年有365日,比回归年短0.2422日,四年共短0.9688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这一年有366日,就是闰年。

但四年增加一日比四个回归年又多0.0312日,400年后将多3.12日,故在400年中少设3个闰年,也就是在400年中只设97个闰年,这样公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就相近似了。

由此规定: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1900年、2100年就不是闰年。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闰年和闰月的区别

闰,本义就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

闰年,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岁余置闰。

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闰日,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成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这一年称为闰年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 365 日5 时 48 分 46 秒相差约 10 日 21 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闰月、闰年 为了调整历法年的平均长度,使其与回归年的长度相符合,有时就需要调整个别月份的长度或增加一年中的月数。

这个被调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称为“闰月”。 闰月这种制历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使用的,大约开始于公元前500多年,比古希腊要早160多年。我国历法采用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在不同的时期和国别是不同的。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历中以朔月的长度29.5306日为1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需要置闰,使阴阳历各个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对应的关系。我国古六历中用3年闰1个月,5年闰2个月,19年闰7个月的闰月法,每逢闰年所加的月便称为“闰月”。闰月放在一年的年终,例如,秦代和西汉初期使用的《颛项历》,以十月为岁首,把九月做为年终,闰月就放在九月之后,而称为“后九月”。

到了西汉初制定太初历时,把闰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并规定以没有中气的那几个月作为闰月,月序仍用上个月的月序,只要称其为“闰某月”。这一置闰规则在采用平气的历法中最合理的。到清代的时宪历时,则改用定气注历,如继续单纯以没有中心置闰的规则,有可能一年要置两个闰月。

因此,又补充规定:以两次冬至之间包含有13个月的定为闰年,闰年的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定为闰月。这一规则一直沿用至今。闰年中以闰四、五、六月最多,闰九、十月最少,闰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则不会出现,至少在几千年内是这样的。 在公历中,闰月不是在一年中增加一个月,而是在某一个月增加一天,以保证历法年与回归年相一致。

例如《儒略历》和现行《公历》一般年份都是365天。通常每过四年(现行公历有时相隔八年)就把二月份增加一天,这一年就是366天。这年的二月就是闰月,而这一年也叫闰年。

上一篇: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红桃k泡酒有什么功效 有多种保健功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