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的症状有哪些图片?这种脚气属于什么类型
脚气是一种真菌感染疾病,而这种疾病是会传染的,所以如果家中有患有脚气的人,一定不要与这个人用一个盆洗脚,不然容易由于真菌传染而引发自己也患有脚气。患有脚气的患者在患病初期的时候会发现脚部看起来非常不美观,局部皮肤会有干裂的现象,而且在脚部也会出现皮质增厚的问题。
脚气分哪几种类型
1、水疱型脚气:水疱脚气是脚气的类型之一,而引起这种类型的脚气疾病的病因,主要是与患者的工作有一定关系的,比如一些运动员或者士兵更容易患有这种疾病,而一些艾滋病的患者或者糖尿病的患者,也容易出现这种类型的脚气。
2、糜烂型脚气:糜烂型脚气顾名思义,患者在患病之后会出现脚部的糜烂现象,而且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还有可能会引发继发性感染,一般经常穿一些胶鞋或者雨靴的人容易出现糜烂性脚气。
3、鳞屑角化型脚气:这种脚气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角化现象,患者在患病之后往往需要涂抹一些药膏来针对性进行治疗,而且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好疾病的护理,避免吃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而且患者在患病之后,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涂抹一些药膏来针对性治疗。
脚气是一种真菌感染的传染性疾病,患者当患有脚气之后,要与他人分开使用泡脚盆。患有脚气的患者可能会伴随出现瘙痒疼痛的情况,但并不会带来太大的身体不适的反应,而且也可以购买一些药膏,针对性进行涂抹缓解症状。
脚气图片 脚气有哪几种类型
脚气的类型:
1.水疱型: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2.糜烂型: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
3.鳞屑角化型: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扩展资料:脚气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
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
这种脚气属于什么类型,应该怎么治疗?
脚气是由于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的真菌感染,根据皮肤损伤的表现不同可以将脚气分为水疱性脚气、糜烂型脚气,以及鳞屑角化型脚气,其治疗的方法主要通过外用药膏以及溶液浸泡等来控制、消除病菌的感染,最后还需预防脚气的反复发作。
1.水疱型脚气:其主要症状是小脚趾至脚后跟的边缘部位以及脚趾后侧根部的位置有水疱,常常还会伴有瘙痒。
3.鳞屑角化型脚气:主要症状是足跟部、小脚趾至脚后跟的边缘部位,以及脚趾后侧根部的位置出现角质增厚、脱离皮屑等。可以使用复方苯甲酸软膏与水杨酸软膏交替外用来治疗,也可使用联苯苄唑霜、咪康唑霜外涂。以上三种类型的脚气都可以通过口服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以及萘替芬等来治疗真菌感染。同时,在日常生活也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要和他人共用鞋袜,可以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燥,这些都有助于脚气的治疗,同时也能对预防脚气反复发作有好处。
脚气是什么样子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
【诊断】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
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治疗措施】 1.家庭用药 (1)糜烂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2次。
(2)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3)角化型: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
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剥脱。 (4)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足光粉治疗各型脚气,疗效显著,每晚泡脚一次,3次奏效。具体用法可见说明。 2.中药及偏方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
适用于糜烂型。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
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3.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激发感染。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4.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
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病因学】 本病是由皮肤癣菌(真菌或称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
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预防】 1.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
鞋子要通气良好。 2.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
脚气是什么症状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及角化型。脚气又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患者自觉奇痒,因此最忌搔抓。抓破的部位不仅促成真菌向手及身体其他部位传播,更为细菌的感染提供了机会,只有及时用药方可止痒。应针对其病因局部涂用抗真菌药,如达克宁、克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扩展资料:脚气病的原因跟症状:脚气病属于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症。当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B1时,就会发生脚气病。脚气病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患者早期表现为胃纳欠佳、腹部不适、便秘、易激动、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失眠、体重下降。
病情进一步 发展可发生以手指和脚趾麻木、感觉异常、肌肉酸疼、站立困难。严重时发生肌肉萎缩性神经瘫痪。另外,可发生右心室扩大、心跳过快,严重时会发生心力衰竭。
脚气病还可有脚气性精神病的表现。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