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著名航海家?航海的里程碑
中国著名的航海家有郑和,法显,徐福等等,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航海家
航海家(Navigator)是指精于航海的人,其发展在地理大发现时代达到顶盛,扮演了地理发现者的主角。在从前,人类缺乏天文与地理知识,甚至认为大地的尽头是无底深渊,再加上没有精确的定位系统及坚固可靠的航海设备,所以远洋航行是绝对的冒险行为,因此当时的航海家也被视为探险家。

中国的航海发展的很早,在秦朝时期就有3000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的故事,后来著名的有鉴真东渡。明朝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创造了伟大的功绩明朝后期,政府腐败,加之倭寇的骚扰,明朝政府开始了海禁,限制了中国航海业的发展,这时期欧洲的航海业发展起来,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当时海上的霸王。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著名的航海家?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有秦朝的徐福,帮秦始皇寻长生不老药,最后不回来了,有人说日本人是徐福后裔还有待于考证。再一个就是大明的三保太监,郑和,他在朱棣的支持下先后七次下西洋。
航海的里程碑,中国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
1.郑和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1371年- 1433年),回族,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2.徐福字君房,秦朝时齐地人,当时的著名方士。其家乡现还不太明确,一般认为是今山东省龙口市徐福镇人,一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人,一说青岛胶南市人。
徐福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在秦始皇本纪中称“徐巿”,在淮南衡山列传中称“徐福”)。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西元前219年,徐巿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巿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
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西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徐巿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秦始皇应允,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
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来到“平原广泽”(可能是日本九州),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不回来了。后来各史书对徐福出海一事都有所记载,只是对所到达的地方说法不一。《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后汉书》“东夷列传”、《括地志》等书记载为直洲,但具体方位不详。到了五代的后周时,僧人义楚在《义楚六贴》的“城廓•日本”中,首次明确提到徐福最终到达的是日本,今日的秦氏(日本古代渡来豪族。
)为其后代,并说徐福到达后,将富士山称为蓬莱。扩展资料:
一.郑和下西洋影响
1.建立政治秩序在外交及军事方面,郑和下西洋颇有建树。在总体保持和平的同时,郑和船队使用武力,打击了斯里兰卡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的统治,消灭篡夺王位的苏门答腊君主苏干剌,惩治海盗陈祖义,并在东南亚扶植由施氏华侨统治的旧港宣慰司。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而这种政治秩序由于是基于传统的“王者无外”、“怀远以德”的观念,故总体上是非侵略性的。
2.拓展朝贡体系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这种朝贡体系是非霸权(无论是军事、政治、经济还是宗教、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强国国际政治体系。郑和也被视为明朝的和平使者。
3.开拓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郑和下西洋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等形式。朝贡贸易以奢侈品(例如香料)为大宗,甚至有学者认为寻找海外香料、满足国内需求,是促成郑和下西洋的一个根本原因。
4.改进国内生产学界有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
例如,性坚质细的海外硬木因郑和下西洋而进入中国,使中国匠师们对于硬木操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陶瓷生产方面,明朝工匠们使用由郑和下西洋而进口的苏麻离青(又称“苏勃泥青”)为呈色剂,形成了永、宣青花颜色浓重、晕散的风格;又吸收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的因素,产生了新器型(如扁壶、花浇)和新纹样。一说,景泰蓝的发展也与郑和下西洋有关。
二.徐福去向日本现有徐福墓,但成立年代颇晚,当是后世徐福来日传说传入日本附会所建。又,徐福墓数量过多,如杨贵妃墓,前前后后有数十座,徒增疑点。但日本早于徐福来到前早已有人居住,并已有其文化。徐福与童男童女到来充其量只是与当地人通婚再产生后代而已。
据《日本国史略》提到:“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或云,徐福率童男女三千人,赍三坟五典来聘。福求药不得,遂留而不归。
或云,止富士山。或云,熊野山,有徐福祠。)”说徐福带童男童女来日本修好,贡上三坟五典而寻求仙药,然而不得仙药,只等定居下来。在《富士文书》中则提道徐福来到日本,协助当地农民耕种,带来一些新的技术。
到达日本后,徐福再没有返回中国,而且没有得到长生不老药,担心秦始皇追杀,要求同行男女各自改姓成为“秦”、“佃”、“福田”、“羽田”、“福台”、“福山”等姓氏。巧合的是,连云港市现有云台山脉,姓氏都与山有奇特渊源。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都还有姓秦的日本人,有些家门口楼上还仍然刻着“秦”字。
中国历史上的航海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分别有哪些?
航海家:徐福(秦,到达日本或美洲)、汪大渊(元,中国第一次到达地中海、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航海家,发现澳大利亚的时间比英国人早400多年。非官方组织)、郑和、王景弘(郑和的下一任)等;旅行家:老子、孔子、庄子等战国诸士、徐福、张骞、傅介子(西汉,斩楼兰王)、班超、郦道元、法显(东晋高僧)、谢灵运(东晋、宋)、玄奘、王玄策(唐,征服中印度)、李白、鉴真、汪大渊、郑和、王景弘、徐霞客、李时珍、朱彝尊(清)等;探险家:徐福、张骞、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法显、唐僧、汪大渊、郑和、刘雨田(近现代)。
我们现代人也旅行,可以算旅行家,却不能算探险家,我们去过的旅游胜地,都是别人给我们探好无风险的。旅行家不一定是探险家;探险家也不一定是旅行家。如孔子等旅行家就不能称为探险家、盗墓者等探险家就不能称为旅行家。我国著名的航海家
郑和 郑和,明朝人,回族,本姓马,史称三宝太监! 云南昆明人。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