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提纲怎么写?采访提纲怎么写好
格式,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模式,采访提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其中要包含:此次采访的目的、时间地点等行程安排、以及采访的预期成果。次要包含的如采访工具、采访对象的注意事项(风俗习惯、宗教禁忌、身体状况)等则按照实际情况而定。其中,采访的预期成果应需要采访者在明确此次采访行动的目的后,以此目的为主线整理出一系列相关的采访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采访提纲只是起辅助作用,在实际采访操作中,不可盲目遵循采访提纲,在遇到值得深入挖掘的却又不在采访提纲预期之内的人物故事时,应在不脱离主线的情况下灵活操作,随机应变。

采访提纲的分类:
采访提纲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计划,二是调查纲目。
所谓采访计划,是指大体的活动步骤、方式,确定要采访的部门、人员名单及其先后顺序,设想一下写什么体裁、多少字、采写周期等。所谓调查纲目,是指所要提问的大纲细目。
实际采访活动中,可以既写出采访计划,又列出调查纲目,也可以只拟定其中一个。一般来说,记者更多的是列出调查纲目,即在本子上列出自己所要提的问题,而采访计划心中是有数的,没必要一一写出来。所以说,谈到拟定一个好的采访提纲,关键是看所列出的问题是否到位,方向是否正确。

采访提纲:记者采访前草拟的任务大纲采访提纲是记者在采访前所草拟的任务大纲,其涵盖了在采访活动的目的、采访过程的操作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对记者采访任务起到辅助性作用。新闻的采访提纲和报道提纲不是一样的。很多人易混淆这两者,错误地把报道提纲当成了采访提纲。从广义上来说,新闻的报道提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提纲,二是写作提纲。显然,报道提纲的内涵大于采访提纲,它包括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怎么写?
采访提纲写作方法如下:
一.确定采访主题:一般报社在派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二.熟悉被采访人资料:举例来说,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自己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三.深入了解采访背景: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你可以看电视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体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的报道,媒体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会有不同。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他们各表达出了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观点,被采访人又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从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内心所想。
四.整理线索: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
五.设计问题: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六.罗列你的问题: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
采访提纲怎么写好
一般记者在去采访之前会准备一份采访提纲。采访提纲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你要采访对象要回答的一些问题的罗列。
【2.�将未写的稿件大致地分成几大部分,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写出采访提纲。 【
3.�根据采访活动的内容拟定采访提纲,是写新闻采访提纲最基本的 方法 。 【
4.�根据采访的目的,决定未来行文的方向,并依此列出采访提纲,是写好新闻采访提纲的另一个方法。 具体如下: 01.列明采访对象 就是说你要采访哪些人。
你采访某一位“魅力人物”的 事迹 。这名“魅力人物”就是你的采访对象。他(她)周围的同学、亲友、领导,往往也应当是你的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确定错了,或有所漏掉,都会对采访带来损失。 一般情况下要采访什么人? 所有的利益相关人; 利益无关人(第三方); 目击者、旁观者; 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权威机构; 同事:上级同事、下级同事、同级同事; 服务对象。 02.列明采访内容,即问题、材料 根据报道意图和已经掌握的新闻线索,拟出所要采访的具体内容,即提问的问题、需要索取的材料。
预先准备的问题,尽可能多些。有些问题不一定能如愿采访到,仍应列入。 如果需要进行现场观察,你还得在采访提纲中列入观察的具体内容。
如采访正在发生的一场校园火灾,你就要采访:起火地点周围环境如何?火苗蹿起来多高?哪些人在救火?抢救出来的财物,损伤情况如何?等等。 03.列明采访的时间、地点(场所) 这里也有个先后顺序的问题:先去哪里采访,后去哪里采访。同时,时间上也应该规划好:前一小时做什么,后一小时做什么,等等。 04.列明采访的人员分工 如果参与采访的通讯员不止一人的话,列明采访的人员分工。
例如,一人提问,另一人则负责录音、记录;或者轮流提问;或者人负责问人,一人负责拍摄;等等。 05.列明采访所需的设备、道具及注意事项 此外,在采访邀请信函中,必须说明采访者自己的工作单位、本人姓名、联系方式。
二.采访提纲例文 采访背景:近几年中国式相亲一直被冠以“功利主义”的头衔,儿女的婚姻多是由传统价值观念、迷信思想深植于内心的父母主持,最近网上流传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及一篇“985学校 毕业 生相亲鄙视链”,不难看出,老一辈的择偶观念已经深深将年轻一代的择偶观漫画化和妖魔化。使当代年轻人给爱情观和择偶观加上了极度物质化和封建化的注脚。
【采访背景概括得比较完整】 采访主题:了解近几年中国一线城市的相亲情况,找到共性:“名校毕业生的相亲多被明码标价”,调查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深入采访一个受相亲困扰的家庭,并邀请专家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探索“当代年轻人如何树立正确的择偶观”之路。【采访目的明确,比较有针对性,采访设计比较有针对性,角度比较深刻】 采访对象:
1.北上广深四个地区的几个名校毕业生:刚毕业不久,均未婚,有着体面的工作。【采访对象比较明确,比较具体】
2.专访的北京一个名校毕业生及其母亲:一家庭都是有北京户口的本地人,其母亲今年为他的儿子在相亲市场“猎奇”。
【采访对象有针对性】
3.北京一家相亲机构的“职业红娘”:其机构只为98
5.211 等重点高校和海外名校毕业生介绍相亲对象。【切中主题,采访对象比较有代表性】
4.中国婚家庭咨询师协会副会长:专业从事婚姻家庭咨询工作的权威学者、专家以及具有婚姻家庭咨询师专业资质的工作者。【采访专家,比较权威】
5.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某教授 采访问题:
1.北上广深的几个名校毕业生: l 最近很火的一篇公众号 文章 “985毕业生的相亲鄙视链”你看了吗? l 你也是985名校的毕业生,请问你在择偶的时候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吗? l 你的家人有给你相过亲吗?他们的标准是什么? l 对于另一半,你会选择缘分,还是倾向于父母帮你相亲。
【多用闭合式提问,问得比较具体,能够采访到核心的事实。】
2.专访的北京一位名校毕业生: l 最近家人在帮您相亲,相亲的个人资料都是你自己提供的吗? l 相亲要求是你自己列出来的,还是父母列的? l 你大学时候有过恋爱 经验 吗?如果有,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单说几句他她的特点? l 网上流传的“985毕业生相亲鄙视链”你怎么看? l 你的择偶标准有发生过变化吗?如果有,是什么驱使了这种改变? 其母亲: l 您最近在给孩子相亲,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 l 您给孩子相亲的途径有哪些? l 您给孩子择偶时,会询问他的意见吗?比如他对另一半的看法 l 列表里的“对方要有北京户口”一栏,假如你孩子看上一个人,但对方不是北京本地人,你会同意他们交往吗? l 网上流传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您怎么看? 【问题问得有针对性,比较尖锐,能够激发出采访对象说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3.北京一家相亲机构的“职业红娘”: l 您的机构都是给985 、211的名校毕业生或海归相亲,他们的相亲条件里有什么共同点? l 他们一般是父母代理的,还是这些毕业生亲自寻找相亲对象? 你赞同这种 【针对这个机构的问题可以多设置一些。比如可以让机构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或者名校毕业生结婚后生活的情况。
是否有离婚的等等。】
4.中国婚家庭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l 家人干预甚至主持儿女的相亲现象普遍存在,你认为这会 对子 女择偶观的塑造有什么影响? l 这种功利主义的择偶标准会对今后的婚姻生活有什么影响? 【问专家的问题比较专业】
5.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某教授: l 您觉得有哪些原因促成了当代年轻人尤其是名校毕业生的这种功利主义的择偶标准的形成? l 您觉得应该如何在爱情与婚姻中寻找一种平衡点?
三.写采访提纲要注意什么
1.确定采访主题 一般报社在派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记得自己在进行中国 文化 为什么要走创新之路这个采访主题时整整看了一个下午关于文化创新方面的报道。我始终认为,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2.熟悉被采访人资料 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自己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深入了解采访背景 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你可以看电视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体对它从各个角度进行的报道,媒体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会有不同,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 总结 ,他们各表达出了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观点,被采访人又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从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内心所想。
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4.整理线索 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
5.设计问题 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
什么称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尽力想办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6.罗列你的问题 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
7.其他 以上都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关键在于采访过程。在采访过程中,你会发现有时候你的采访对象并不像你想�。
采访提纲怎么写?
一.访谈录格式:要写明时间、地点、访谈对象、谈了哪几个问题等等要一一写清楚,署名也要正确。
二.访谈录写法:
1.选对采访对象。
2.制定访谈提纲。面试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功课,深入了解面试人的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面试提纲,这样才能为我们的文章挖掘出更好的材料。
3.保持思维敏捷。写文章一定要避免千篇一律,所以一定要有新颖的眼光,而这种新颖的眼光,就是要有一个敏捷的头脑,让自己的思想尽可能的与众不同,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作品得到读者的认可。
4.深入挖掘其中的亮点。采访记录,必须是针对某一特定时期做某一特定工作的人,适当进行采访,并撰写具体的文章,但是,要深入挖掘,也要能够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或方法。
5.关注文本优化。
写任何材料或者散文,或者师兄,都需要注意用词,不仅要力求准确表达独特的位置,不要冗长,缺乏重点和创新,让自己写的文字无人问询,是不值得的。
6.不要夸大。采访记录,当然,可以包括一些好的方面,面试的内容,我们有一个计划,集中在材料、实事求是找出,并编写一个好的面试记录,不作弊,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睛可能最终导致其他损失。
扩展资料: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
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
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
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采访提纲的范文和格式有哪些?
采访提纲的范文和格式如下列举:
一.采访目的:通过采访成功人士深化课堂理论教学,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通过采访,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通过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历程、经验等,深刻领会成人、成才、成功的关系,作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采访对象:某一领域、学科、行业等做出重大贡献,产生重要影响的成功人士。
三.采访时间:暑假2周时间。
四.采访内容: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奋斗精神,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成功人士对社会贡献以及影响等。也可以了解成功人士的人生感悟,比如他对于失败、挫折、成功、名气怎么看待。
五.采访方式:面对面的采访,直观、真实性强、交流沟通效果好。
六.访谈报告格式范文有如下:
1.你喜欢你现在的工作吗?它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答:我非常喜欢我现在的从事的工作,因为我从小梦想做一名记者。工作和生活一定会有联系的,经过多年动作我已在西安这座城市安家。
工作让我的生活更快乐!
2.你是如何找到你现在的工作的,期间有调动过工作吗?答:我是通过应聘找到这份工作的。xxxx参加媒体工作从业十多年来一直在现在供职的单位,未曾调动工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