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简述卢沟桥事变?30字简述七七事变

简述卢沟桥事变?30字简述七七事变

最佳回答2022-12-01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简述卢沟桥事变

历史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简述卢沟桥事变

历史意义:七七事变的整个过程清楚地表明,它是日本政府、财阀、政党的共同意志,绝不是什么日本少数军人牵着军部、政府的鼻子走。它是日本大陆政策的必然发展和有计划有准备的行动,是日本长期以来侵华野心的最终全面实施,也绝不是什么偶然事件。中国已经丧失了台湾、澎湖列岛和东北等一系列领土于日本侵略者之手,日本还霸占了中国剩余领土内一系列军事、经济主权,更甚而要侵占华北,中国已经到了忍无可忍、不得不还手的最后地步了。日本知道中国已经不可能再有任何的退让,渐进式的蚕食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也行不通了。为此,日本急不可耐地抛弃了渐进式蚕食的方法,为了实现预定的大陆政策,对中国开始全面出击,企图根本上灭亡中国。然而,侵略者总要给自己粉饰一下,说什么是由于中国的“反日”行为才造成了日本的被迫反应:简直是一派胡言,潜台词无非是“中国应该顺从地接受日本的统治、占领和奴役”。而这,只能是日本侵略者自己的梦想罢了。

卢沟桥事变简介

卢沟桥事变简介 七七卢沟桥事变
1.事件简介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全面对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2.事件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

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

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3.事件影响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30字简述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

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事件介绍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卢沟桥事变的 历史 事件介绍,希望能帮到你。卢沟桥事变的简介 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正是因为其发生在7月7日,因此七七卢沟桥事变也被人称为是七七事变。

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在中国的 抗日战争 以及世界人命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中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标志,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全面反对日本侵略的开端。 七七卢沟桥事变可以说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阴谋,在1937年的时候,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矛盾可以说是极大地上升的,中日两国之间有了不可相容的敌对阵营,而日本军队则一直都对中国虎视眈眈,并且也在某一程度上面给予了很大的打击和镇压。 日本曾经不间断地向中国进行武器以及士兵的输送,并且在中国的土地上面进行大规模的 军事 演练。在7月的时候,日本军队便是在卢沟桥附近进行着军队的练习,当然是在没有中国军队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7月7日的时候,日本军队便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想要强进中国边防,结果遭到了中国守卫军的强烈反对,因此日本军队开始向卢沟桥发起了炮轰,于是一场七七卢沟桥事变便正式开始了。 七七卢沟桥事变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昏暗的一天,对于中国的近代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但始终都不能够吻合战争带来了巨大伤痛。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卢沟桥事变一直都被人称为是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可以说卢沟桥事变的整个过程都是日本侵略者处心积虑蓄谋已久的阴谋,而卢沟桥事变中我国官兵也对日本强大的侵略者给以了十分强烈的反击。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可以说是十分简单的,原本我国的宛平城中的官兵一直都是安分守己的,严格地守护着卢沟桥周边的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日本军队却以一个十分不能让人信服的理由为由强行想要进入宛平城中,结果遭到了我国官兵的阻止,而日军则是随即开展了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可以说是由日本军队单方面开展的,日本军队对于我国的领土一直都死虎视眈眈的,而我国的军队实力又相对的薄弱,因而日本军队开始了有恃无恐的霸道行为。在1937年的时候,我国北方已经有很多地方都已经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了,可以说北平城与外界的重要的交通枢纽便是卢沟桥了,因此卢沟桥的特殊地位让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都是深表于心的。

日本军队与7月7日在卢沟桥附近开展了军队演练,而这根本没有得到中国军队的允许和同意,并且在当晚,日本军队便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理由,想要进入宛平城中进行大规模的搜查,结果遭到了我国官兵的阻止,日本军队便开始了十分血腥的轰炸。日本军队开始强行闯入宛平城中,我国军队誓死守护宛平城,在紧张的冲突之下,卢沟桥事变爆发。 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卢沟桥事变一直都是一个阴霾,几乎是笼罩了中国很多个岁月的阴影,卢沟桥事变是十分昏暗的一个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面是一个耻辱的标记,但是同时也是中国走向全面抗战的重大标记。

说起卢沟桥事变起因,就不得不说一说卢沟桥事变中牵扯到的两个国家了,分别是中国和日本。中国和日本在历史上的关系就是时远时近的,可以说关系时好时坏的,在古代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是十分频繁的而又密切的,但是在近代随之日本的崛起,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形同水火的。 卢沟桥事变起因可以说与日本有着莫大的关联,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就不再单纯地满足于占领中国的东北地区了,日本帝国主义开始想要将爪牙延伸到整个中国了,因而经过了处心积虑的蓄谋,终于在1937年月7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从表面上看,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是因为日本强行进入中国宛平城,但是却遭到了中国守卫军的反对,之后便开始进行了十分激烈的轰炸,因此有了卢沟桥事变。

而实质上,则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想要对中国进行进一步的占领和控制而采取的军事战略,日本和中国都甚至卢沟桥对于北平的重要作用,而日本的强行搜查无疑是想要控制中国的领土。 卢沟桥事变起因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鲜明的,便是源于日本军队的企图和野心,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可以说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揭露的一览无遗。

卢沟桥事变简介!!!!!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卢沟桥横跨永定河,属河北省宛平县管辖,距北平仅30里,为捍卫北平的屏障。

7月7日夜10时,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以攻取卢沟桥为假想目标的军事演习,11时许,日军诡称演习时一士兵离队失踪,要求进城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的严词拒绝后,日军迅即包围宛平县城。翌晨2时,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为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定,双方派员前往调查。但日军趁交涉之际,于8日晨4时50分,向宛平县城猛烈攻击。

并强占宛平东北沙岗,打响了攻城第一枪,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日军在同一天内,连续进攻宛平城三次,均遭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7月8日,北平当局令驻军坚守卢沟桥。宋哲元致电蒋介石,报告卢沟桥事变真相。

同日,国民政府外交部为卢沟桥事变向日本大使提出口头抗议。同日,日本内阁会议提出所谓“事件不扩大,就地解决”的方针,欺骗世界舆论,麻痹国民党当局,争取时间调集部队。9日,北平当局与日军达成协议:(1)双方立即停止射击;(2)日军撤退至永定河左岸,中国军队撤至右岸;(3)卢沟桥守备由河北保安队石友三部担任。

翌日,中国军队撤退,日军不仅不履行诺言,反而大批调兵向中国军队进攻。11日,平津当局与日军达成现地协定:(1)第二十九军代表声明向日军表示道歉,并惩办此次事变责任者;(2)取缔共产党、蓝衣社及其他抗日团体的抗日活动;(3)永定河以东不驻中国军队。10日,各方纷纷报告,日军已由天津、古北口、榆关等处陆续开到,且有大炮、坦克等向卢沟桥前进,已将大井村五里店等处占领;平卢云路也不通行,战事即将再发。

11日起,日军时以大炮轰击宛平城及其附近一带,城内居民伤亡颇多,团长吉星文亦负伤,就将城内居民向城外比较安全地带疏散。战事由此扩大到八宝山、长辛店、廊坊、杨村等处。第二十九军各部分散于各处应敌。日军出动飞机在各处侦察扫射,战事时断时续。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继续浏览:

上一篇:什么叫抗拉强度?什么是抗拉强度

下一篇:雅诗兰黛眼部精华液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何正确使用雅诗兰黛眼霜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