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匈牙利事件的影响?“匈牙利事件”有什么前因后果

匈牙利事件的影响?“匈牙利事件”有什么前因后果

最佳回答2022-12-01

匈牙利事件的影响:第一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更加透彻和深化了,后来毛泽东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十大关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政策都有波匈事件的影响。第二就是毛泽东从波匈事件的原因中深刻感受到苏共领导人的错误造成的危害,于是毛泽东下定决心要独立自主的地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第三,波匈事件发生后,毛泽东在1957年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对社会注意社会矛盾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波匈事件打破了过去人们的观念,以前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因为历史进步性和优越性是不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的,波匈事件之后,人们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这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的。

匈牙利事件的影响

性质:1956年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发生的政治事件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之后,在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内、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中,要求批判拉科西·马加什的情绪日益强烈 。1956年7月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中央全会宣布解除拉科西中央第一书记职务,由格罗·艾尔诺接替。 匈牙利政治形势日趋恶化。布达佩斯从10月23日清晨起,先是由几千名大学生,随后增加到大约10余万市民举行和平示威游行。

匈牙利事件的影响

1956年苏联三大事件:

1956年赫鲁晓夫主持召开苏共二十大,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震动了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

1956年3月上旬,斯大林故乡格鲁吉亚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民众发动了反对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大规模游行、集会、示威、抗议等群体性事件。

1956年,苏联镇压匈牙利“十月”事件爆发。

匈牙利事件引起了匈牙利社会怎样的发展变化

匈牙利十月事件(匈牙利事件或1956年匈牙利革命)是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发生在匈牙利的由群众和平游行而引发的武装暴动。在苏联的两次军事干预下,事件被平息。

结果历时13天的事件给匈牙利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损失200亿福林,相当于匈牙利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
4.�1991年匈牙利当局公布了一份当年的绝密报告:事件中死亡人数共计2700人,其中体力劳动者1330 人,大专院校学生44名,中学生196人。约13000人受伤,另有约20余万匈牙利人成为难民。

而苏联方面也付出了722人死亡、1251人受伤的惨重代价。纳吉及其政府成员携家人共47人前往南斯拉夫驻匈使馆寻求政治避难。1956年11月22 日,在得到匈牙利方面将纳吉等人送回各自家中并保障其安全的承诺后,南斯拉夫同意纳吉等人离开使馆。

可是,纳吉等人坐的车刚驶离使馆就遭到苏军的劫持,1956年11月23日纳吉被送至罗马尼亚,软禁在靠近布加勒斯特的斯那科夫政府别墅。1958年1月28 日,“纳吉案件”的审理在布达佩斯正式拉开帷幕。纳吉被指控犯有“发动并领导阴谋推翻人民民主制度的罪行和叛国罪”。

1958年6月16日,媒体公布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关于判处纳吉·伊姆雷和他的同谋者死刑和徒刑的公告》。

“匈牙利事件”有什么前因后果?

1956年7月份,赫鲁晓夫撤销了匈牙利领导人拉科西的职务,因为他拖延贯彻苏共二十大决议,扶持了格罗·埃洛上台。3个月后,又命令他出访南斯拉夫。

这就是所谓“匈牙利事件”。

1953年的匈牙利事件引发了哪些外交风波?

1948年起担任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第一书记的拉西科,照搬前苏联模式,盲目发展重工业,追求经济高速度。1949年,拉西科实施政治“清洗”,将外交部长拉伊克处死。

当年6月,在前苏联的干预下,拉西科被迫辞去所兼任的总理职务,由纳吉出任总理。纳吉上任后,主张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生产,放宽农村政策,提高工资。因此,与拉西科产生矛盾。1955年,还是在前苏联的干预下,纳吉被解除总理职务,并被开除出党,理由是他执行了修正主义路线。

1956年前苏联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会上对斯大林全盘否定。消息传到匈牙利,匈牙利人民认为匈牙利也应该解放思想,进行改革。匈牙利的学者、历史学家、哲学家、作家、新闻工作者们,组织各种政治俱乐部,其中最著名的是以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名字命名的“裴多菲俱乐部”。

他们纷纷对党的领导和现行政策提出批评,报刊也刊登各种不同的言论,他们要求为拉伊克平反,还要求纳吉重新执政。拉西科采取严厉措施,压制人民的思想。7月,在赫鲁晓夫的“建议”下,拉西科被解除第一书记的职务,赴前苏联“养病”,由格罗担任党的第一书记。

新领导上台后,为了缓解人民的愤怒情绪,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为1949年被拉西科以叛国罪处死的拉伊克平反,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并释放几百名受到牵连的人;还在人民的压力下,恢复了纳吉的党籍。但匈牙利的局势并没有好转。1956年10月21日,裴多菲俱乐部和首都大专院校团体联席会议,分别向党中央提出“十点要求”和“十六点要求”,要求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允许言论和新闻自由,维护民族尊严,与前苏联建立平等的国家关系。

23日下午,首都布达佩斯爆发大规模的游行,在大学生和知识分子的组织下,20多万人加入游行队伍。人们高呼“俄国人滚回去”、“要民主”、“纳吉执政”等口号。晚上,示威演变为暴乱,示威群众从军队抢来枪支,向广播电台发动进攻,电台、电信局、党中央机关报编辑部、部分武器仓库和警察哨所被暴乱者攻占。23日深夜,匈牙利党中央举行紧急会议,任命纳吉出任总理,并请求前苏联出兵平息暴乱。

10月24日,驻扎在外地的前苏联军队开进布达佩斯。纳吉要求人们放下武器,停止战斗,但首都的武装冲突却更加激烈,暴乱向全国蔓延。10月25日上午,布达佩斯的军队向群众开枪,议会大厦广场有近100人伤亡。下午3时,约2万名群众包围布达佩斯警察局,要求警察交出武器。

警察部队和部分军队倒戈,向群众发放武器,流血冲突不断扩大。从25日开始,监狱被打开,上万名刑事犯和政治犯被释放出狱,全国一片混乱。西方国家敌对势力趁机派人进入匈牙利,向暴乱群众提供枪支等,支持暴乱。混乱中,国内外敌对势力在各地向共产党员痛下杀手。

10月28日,纳吉又将暴乱称为“民族民主运动”,并要求前苏联撤军,还宣布解散军队和保安机构。10月30日,纳吉宣布取消一党制,建立多党制政府。当天,暴乱群众攻入布达佩斯市委大楼,市委书记被打死。

此时,匈牙利的各级政府机构已经完全瘫痪。11月1日,纳吉不得不向联合国求助,他写信给联合国秘书长,宣布匈牙利中立,退出华沙条约组织,要求联合国干预匈牙利局势。11月1日,匈牙利共产党发生分裂,刚刚取代格罗担任第一书记的卡达尔,与纳吉决裂,另外组建社会主义工人党,劳动人民党解散。

美国和前苏联都密切关注匈牙利的局势。11月2日,美国宣布将向匈牙利提供2000万美元的食品和救济物资。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国领导人进行商讨,决定出兵匈牙利。前苏联军队越过边界,进入匈牙利。

卡达尔在苏军保护下进入前苏联,11月3日,卡达尔在前苏联成立“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11月4日凌晨,匈牙利电台广播了工农革命政府的文告,声明该政府的纲领是保卫民族独立,恢复法律和秩序,并宣布已经请求前苏联出兵,帮助匈牙利恢复国内稳定。与此同时,前苏联红军12个师的兵力已经进入匈牙利,同暴乱群众作战。

11月4日早上8点多,苏军占领议会大厦,很快控制了布达佩斯。匈牙利群众采用各种方式与苏军斗争,工人宣布进行全国罢工。武装战斗持续了约两个星期,局势才恢复平静。在这次事件中,匈牙利有2万多人伤亡,苏军也有几百人阵亡,大量匈牙利人出逃国外。

同时还造成匈牙利200多亿福林的物质损失,相当于一年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苏军攻入布达佩斯后,纳吉和一些政府官员躲进南斯拉夫驻匈使馆,要求政治避难。南斯拉夫使馆立即被苏军封锁,赫鲁晓夫两次召见南斯拉夫驻苏大使,要求引渡纳吉。

南斯拉夫象征性地反对之后,以保证纳吉的生命安全为条件,同意交出纳吉。卡达尔政府签署一项协议,保证免除对纳吉的刑事处罚。11月22日,南斯拉�。

1957年的匈牙利事件是什么事

匈牙利事件(1956年4月至1958年7月)苏波冲突还在调整中,1956年10月23日又爆发了匈牙利的反抗运动,由首都布达佩斯的大规模游行示威开始,很快波及到其他城市,而且演变成一场流血的暴力冲突,史称“匈牙利事件”。匈牙利发生的这场斗争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从冷战的意识形态出发未免存在种种政治偏见,处于不同阵营的国家对事件做了截然不同的评论。

后来匈牙利方面出版了这些文件,这就为人们进一步弄清苏联领导人同这次事件的关系提供了文件资料。本专题收集并翻译了有关这方面的文件106余件。这样,就为国内读者,特别是研究者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关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档案资料。从这些文件中可以了解匈牙利事件的渊源和事件发展的曲折过程。

历史上的匈牙利并非亲俄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苏联红军向东欧的胜利进军在匈牙利建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以拉科西·马加什为首的受苏联人指挥的一批人成为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的上层领导,占据了国家管理的要害部门,把斯大林的体制照搬到匈牙利,奉行一套取消其他政党、限制公民权利、以严厉的中央集权制和独裁方法管理国民经济,高速度地实行工业化,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国民经济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降低。

拉科西在匈牙利进行了远比东欧其他国家更为残酷的镇压。1949年把党的“民族派”领袖人物拉伊克及其他一些活动家以可疑的罪名处死或投入监狱。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拉科西的统治立即受到挑战。

苏联的新领导人支持曾提出经济改革纲领的纳吉·伊姆雷取代拉科西出任政府总理。拉科西继续保留党的第一书记的职务。纳吉着手进行改革。

开始对非法被判有罪的人恢复名誉,允许社会团体开展活动,经济上开始利用市场机制。1955年春天,拉科西取得苏联领导人的支持进行反攻,解除了纳吉的总理职务,后来还把他开除出党。这样便结束了匈牙利的“解冻”时期。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匈牙利国内要求结束拉科西统治的呼声日益高涨。

主张改革的党内外人士要求为纳吉平反。苏共领导集团十分关注匈牙利的局势,几次派大员赴匈牙利帮助稳定局面。6月份,苏斯洛夫去仍采取支持拉科西的态度。波兹南事件后,匈牙利的局势更具爆发性。

7月,米高扬被授予全权来到匈牙利,建议拉科西辞去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第一书记的职务,但米高扬也没有支持卡达尔接替这一职务,却同意选举拉科西的忠诚战友格罗为第一书记。党的领导人的这一改变并不能满足党内外主张改革者的要求,格罗也无力扭转匈牙利的局势,不久就去苏联休假以便同苏联领导人共同制订对策。国内群众的情绪迅速高涨起来。10月6日,为恢复了名誉的拉伊克举行了悼念和迁葬仪式,有20多万人参加,波兰的哥穆尔卡顶住了赫鲁晓夫等粗暴干预的消息大大鼓舞了匈牙利人。

10月23日,布达佩斯的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了十六点要求,包括撤走所有驻在匈牙利境内的苏联军队、政治生活民主化和恢复纳吉的政治职务等内容。格罗谴责群众的广播讲话等于火上浇油。

匈牙利保安部队在国家电台前向示威群众开火而引起了严重的巷战。和平示威演变成流血的暴力冲突,而且波及其他城市。在群众的强大压力下,这天晚上格罗在取得苏联同意后把已恢复党籍的纳吉请到党中央,请他出任政府总理。

苏联领导集团对匈牙利的突发事件感到震惊,立即委派米高扬、苏斯洛夫和克格勃领导人谢罗夫于24日来到匈牙利,坐镇处理这一事件。苏联坦克开进布达佩斯,滥施炮轰和射击,使斗争进一步激化。10月25日,米高扬又迫使格罗放弃党的第一书记职务,由卡达尔接替。同时还吸收卡拉伊和洛松奇、多纳特等纳吉的支持者进入党中央或担任政府部长。

后来,米高扬等解除了格罗、赫格居斯的副总理职务,解除了巴塔国防部长、彼罗什内务部长的职务,把他们遣送到苏联去。本来,到这时在苏联领导人的同意或直接插手下已组成了卡达尔为党的第一书记、纳吉为政府总理的新的领导班子。解决匈牙利动乱应该主要靠匈牙利人的这个新班子。

但是,苏联人始终亲自出手。匈牙利事件最后是由苏联军队平息的,这已是没有争论的事实。问题在于,长期以来苏联人一再坚持两个观点:第一个是苏联出兵是根据匈牙利政府的邀请;第二个是第二次出兵是由于纳吉宣布退出华沙条约。这里收录的文件完全使这两个观点不攻自破了。

10月23日,匈牙利游行示威一发生,在当天夜里,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就给苏联驻匈牙利的部队和驻喀尔巴阡军区以及罗马尼亚边境的部队下达了向布达佩斯和其他城市开进的命令。10月24日苏军就出现在布达佩斯和其他城市。而直到10月28日,苏联驻匈牙利大使安德罗波夫才向苏联政府电传了匈牙利政府的邀请信。

据原来的匈牙利总理赫格居斯的回忆,这份邀请书由已经不是总理的他在10月26日签的字。所以邀请之说,难得自圆。根据米高扬和苏斯洛夫10月26日向苏共中央的报告,纳吉通报。

继续浏览:

上一篇:蝌蚪能吃么?农村池塘里的小蝌蚪

下一篇:广东河源的地理位置?河源在哪里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