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和四要素

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和四要素

最佳回答2022-12-01

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压强(气体)。主要影响固体的溶解度是温度。对于大多数固体,温度越高,固体的溶解度越大。

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溶解度概念: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固体溶解度是什么意思?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提示】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另外,溶解度不同于溶解速度。搅拌、振荡、粉碎颗粒等增大的是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溶解度。溶解度也不同于溶解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增加,能溶解度溶质质量也增加,但溶解度不会改变。

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和四要素


一.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和四要素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溶解度的计算公式:m(溶质)/m(溶剂)=s(溶解度)/100g(溶剂)
3.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

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需强调和注意的是: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 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衡址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标准,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 只有以上四个要素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没有意义,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4.溶解度影响因素: 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二.溶解度的相关例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B. 所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有过剩溶质存在于其中的溶液,一定是这种物质在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 D. 20℃时100g水里溶解了30g$KNO_3$,所以$KNO_3$的溶解度是30g 答案:C 解析:A中没有指明温度,B中个别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中没有指明是否饱和。

溶解度的定义是什么?

具体内容如下: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溶剂里的体积数。也常用“g/100g溶剂”作单位(自然也可用体积)。不同溶解度:固体溶解度:固体物质的能容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气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常用定温下1体积溶剂中所溶解的最多体积数来表示。

如20℃时100mL水中能溶解1.82mL氢气,则表示为1.82mL/100mL水等。气体的溶解度除与气体本性、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压强有关,其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由于气体溶解时体积变化很大,故其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显著增大。关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溶解度,在1803年英国化学家W.亨利,根据对稀溶液的研究总结出一条定律,称为亨利定律。

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是什么 溶解度定义


1.固体溶解度的四个要素是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饱和状态和溶质的克数。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

继续浏览:

上一篇:敖姓是贵族吗?姓敖的是什么民族

下一篇:杨梅汁怎么洗干净?杨梅汁沾到白衣服上了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