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行署是什么单位?我国行政体制中署是什么级别

行署是什么单位?我国行政体制中署是什么级别

最佳回答2022-12-01

专区行政专员公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至1970年代设立的行政管理机构,行政地位介于省级行政区与县之间,专区则是相对应的行政区,其最高行政长官称为“行政专员”。专区行署是省、自治区的派出机构,管理县、自治县和市。

行署是什么单位

派出机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所设置的机构。不是一级政府机关,只是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代表机关,有权代表上级人民政府指导工作。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行政公署作为派出机构,行政公署设专员或副专员,领导行署工作。所以地区行署属于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不算国家行政机关。

 

县委,县政府,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地区、自治区怎么区分,有何不同

咱们从大到小说,也有些名词是过去式,现在改称呼了。
1.自治区也就是民族自治区,省一级单位,相当于省。

广义上的地区就是泛指这一带,狭义的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市。
3.行署是省一级机构派出去的机构,名义上是省里的,实际上就是地区上的。在没有地级市之前,行署就等于市了。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地区、行署都改成了地级市,简称市。少数地区还保留着行署制度。
4.一个市里管事的是两套班子。

一个是党派出的班子,就是市委,包括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等,在没改市之前叫地委。全称是中共某市委员会。一个是行政机构,是政府构架。

最早之前的行署专员领导下的行署班子也是这样的。包括各种局,什么土地局、税务局、人社局都是政府的。大事市委说了算,具体事政府抓。

我国行政体制中署是什么级别 相当于什么啊

我国行政体制中署是地厅级级,相当于地级市。地区行政公署简称地区行署,相当于某某地级市人民政府。

同时,地区设立有政协机构。行政公署(简称行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历史上也称为“专员公署”(简称“专署”),其不属于一级政府。行政公署是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区”的“行政督查专员公署”的简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将原“行政督察区”改为“专区”,则成为“专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1970年代“专区”改称“地区”,作为“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成为正式的机构名称。管理地区的行政公署叫地区行政公署,管理盟的行政公署叫盟行政公署。

行署区是什么东西?

行政公署的简称。 现在的地(区)级行署和地(区)级市在行政上是一个级别,但是在体制上是有根本差别的。

地级市就不一样,就是省管的一级区域实体,但是很多地级市还是有地区级的遗迹。抗日战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设立的行政公署相当于省级的政权机关,如苏南、苏北、皖南、皖北等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撤销;1978年《宪法》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所属各地区设立行政公署作为自己的派出机关。1982年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必要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行政公署作为其派出机关。所以目前行政公署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关。

目前行政公署已不多,多数已改为省辖市。

部委行署的区别

“部”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委”也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与部不同的是它采取合议制。


1.部委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属的各部和各委员会。如九部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建部、铁道部(现已取消)、交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航天部(现为航天局)、文化部。
2.行署也称为专员公署(简称专署),其行政领导称行署专员。管理一般地区的行政公署叫地区行政公署,管理盟的行政公署叫盟行政公署、督察。

1970年代“专区”改称“地区”,作为“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成为正式的机构名称。内容介绍:级别
1.部委正部级。
2.行署一级地方政府,省管行署。


三.构成
1.部委国家局、直属机构、办事机构。
2.行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经济和社会事务发展而需要扩大行署,专区行署有政府体系(各职能部门),统管县级行政区,因此,省(自治区)级体制是省管地区行署(和盟行政公署),不是省管县。

继续浏览:

上一篇:鱼追鱼怎么回事儿?鱼追鱼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顾廷烨为什么叫白烨?知否:皇上当着赵家父子的面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