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缝3种处理方法?墙面沉降缝做法
沉降缝的三种处理方式:
1 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2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3 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沉降缝处理方法:
1、基层处理:清除变形缝内的嵌缝材料以及浮灰、杂物,保持其干净、平整。
2、用发泡剂填充变形缝,预留15cmх10cm深、宽的部分,做防水特殊处理。(施工时墙面打少许水,以保证其紧密结合)。
3、待发泡剂完全凝固后,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掺堵漏材料抹3cm面,使其立面保持坚实、平整。
4、用聚合物水泥防水胶作两布四涂的防水处理,使其有一定的伸缩防水性。
5、待两布四涂完全固化后,用丙烯酸刷两遍,进一步保持其伸缩防水的能力。
6、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固定,埋入止水条,加强其有良好的伸缩防水性。
7、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面。
8、用聚脂胎SBS防水卷材作双层V型外墙防护。
9、实验合格后,用铁皮钉作保护层(钉眼刷胶密封)。
10、回填土时用木板再做一层保护,防止有大的石块冲击造成破坏。 沉降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为此,应在适当位置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的目的:沉降缝指的是防止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而设置的垂直缝;如果有不均匀沉降,可将其限制在沉降缝处,有利于结构物安全、稳定。沉降缝一般贯彻基础本身,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比如说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要分开等。
沉降缝如何处理
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基础部分可将原基础施工时嵌入的沥青木板或沥青砂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如基础施工时不用木板,也可用粘土填入捣实,并在流水面边缘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
3.施工质量要求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应紧密填实。
4.保护层各式有圬工基础涵洞的基础襟边以上,均顺沉降缝周围设置粘土保护层,厚约20cm,顶宽约20cm。对于无圬工基础涵洞,保护层宜使用沥青混凝土或沥青胶砂,厚度10—20cm。
扩展资料设置原则: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
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如果基础持力层类别基本相同,且为素混凝土基础,我觉得基础就可以不断开。因为混凝土的抗剪能力薄弱,即使发生不均匀沉降,对变形缝两侧的建筑并无多大影响。
设置意义:结构物设置沉降缝的目的是避免结构物因荷载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而发生不均匀沉陷,产生不规则的多处裂缝,而使结构物破坏。设置沉降缝后,可限定结构物发生整齐、位置固定的裂缝,并可事先对沉降缝处予以处理;如有不均匀沉降,则将其限制在沉降缝处,有利于结构物的安全、稳定和防渗(防止管内水流渗入涵洞基底或路基内,造成土质浸泡松软)。
墙面沉降缝做法
沉降缝是建筑物墙面上的缝隙,这些缝隙统称变形缝,沉降缝是变形缝的一种,看似一个简单的缝隙却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跟大家讲解沉降缝做法规范,同时介绍沉降缝防水处理方法。沉降缝是建筑物墙面上的缝隙,这些缝隙统称变形缝,沉降缝是变形缝的一种,看似一个简单的缝隙却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跟大家讲解沉降缝做法规范,同时介绍沉降缝防水处理方法。
沉降缝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基础部分:可将原基础施工时嵌入的沥青木板或沥青砂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如基础施工时不用木板,也可用粘土填人捣实,并在流水面边缘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涵身部分: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筋填塞,深度约为5cm,内侧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视沉降缝处圬工的厚薄而定。缝内可以用沥青麻筋与水泥砂浆填满;如太厚,亦可将中间部分先填以粘土。沉降缝的施工质量要求: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应紧密填实。保护层:各式有圬工基础涵洞的基础襟边以上,均顺沉降缝周围设置粘土保护层,厚约20cm,顶宽约20cm。
对于无圬工基础涵洞,保护层宜使用沥青混凝土或沥青胶砂,厚度10—20cm。
二.沉降缝和伸缩缝的区别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匀均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为此,应在适当位置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与伸缩缝不同之处是除屋顶、楼板、墙身都要断开外,基础部分也要断开,使相邻部分也可以自由沉降、互不牵制。沉降缝宽度要根据房屋的层数定,五层以上时不应小于120mm。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
沉降缝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伸缩缝又称温度缝。
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缝内应填保温材料,间距在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
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
三.沉降缝防水处理方法沉降缝防水处理的方案有很多,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很常见的解决方案。安装橡胶止水带—浇筑砼—粘贴止水条—涂刷防水涂料—涂料保护层—SBS卷材防水层
1.施工前首先要对止水带进行裁剪和连接处理。裁剪可用剪刀或美工刀。
为保证施工质量,止水带连接接头必须粘接良好。
2.由于橡胶止水带为柔性产品,在定位橡胶止水带时,—定要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更不能让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正。在固定止水带时,应防止止水带偏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
3.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浇捣的冲击力,以免由于力量过大而刺破橡胶止水带。如发现有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否则在接缝变形和受水压时橡胶止水带所能抵抗外力的能力就会大幅度降低。
沉降缝漏水怎么处理
首先要查找主要的漏水部位然后针对性的进行临时止水,一般采用注浆止水,通常造成漏水的有两种原因,原来中埋式止水带移位或者中埋式止水带外力所致破损,当然注浆不能在浅表层埋设注浆头,等大水止住以后然后清理沉降缝道内的建筑垃圾至原来中埋式止水带。准确的确定每一个漏水点进行加强性的处理,因为漏水部位经过长时间漏水造成外部空疏,必须要补强,完成漏水点的处理后,在进行整体结构性的封闭,安装防水密封系统,此技术引进内地已经有10年的使用时间,技术成熟可靠。
裁剪可用剪刀或美工刀。为保证施工质量,止水带连接接头必须粘接良好。由于橡胶止水带为柔性产品,在定位橡胶止水带时,—定要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更不能让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正。在固定止水带时,应防止止水带偏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
2.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浇捣的冲击力,以免由于力量过大而刺破橡胶止水带。如发现有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否则在接缝变形和受水压时橡胶止水带所能抵抗外力的能力就会大幅度降低。
在混凝土浇捣时还必须充分震荡,以免止水带和混凝土结合不良而影响止水效果。
3.待上一段浇注工序完成,硬化干燥后,将其扫除干净,利用止水条的自粘性,直接粘贴在施工缝界面上。
4.防水层施工完毕固化后,立即做水泥砂浆保护层。
保护层施工方案:防水层施工完毕固化后,立即做2cm水泥砂浆找平层作为保护层,终凝后撒水养护。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