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区别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区别

最佳回答2022-12-01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有在赛场大小、赛道设置、选手装备以及上场人数上的差别。1.赛场大小。短道速滑场地面积相对较小,为30×60米,速度滑冰场地相对较大,周长400米,道宽5米。内冰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冰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2.赛道设置。速度滑冰赛道有标志线并且分为内道和外道;而短道速滑赛道则没有细分。3.选手装备。短道速滑运动员需要佩戴安全头盔以及一系列耐切割、防扎的手套、护腿、护膝、护颈。而速度滑冰由运动员需身穿经过一系列严格风洞测试后用以减少风阻的带帽连身服。4.上场人数。速度滑冰比赛中,一般每组2名运动员同时出发。速度滑冰集体出发项目,6人一排同时出发;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等短距离比赛一般4名选手同时出发,1500米及以上长距离比赛则是6-8名运动员同时出发。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

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是以冰刀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速运动。在国际体育分类学上属于滑冰运动。它是指在规定距离内以竞速为目的的滑冰比赛,简称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区别

冰鞋速滑冰鞋主要由优质厚牛皮制成,并用玻璃纤维和碳钢加固。速滑冰刀由刀刃、刀身管、前小刀托,前大刀托、前托盘、后刀托和后托盘等部分组成。速滑冰鞋为半高腰瘦长形,鞋跟部为坚硬式,以包围和固定脚跟。鞋底为硬皮、冰刀以螺钉或铆钉固定在鞋底上。

速度滑冰和短道滑冰的区别

速度滑冰和短道滑冰的区别 速度滑冰和短道滑冰的区别,速度滑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速度滑冰是冬奥会中的一项热门项目,速度滑冰是一项在400米赛道上较量滑行速度的冰上体育运动,下面来介绍速度滑冰和短道滑冰的区别。 速度滑冰和短道滑冰的区别1 二者在场地、冰刀、起源时间的区别如下:
1.场地不同: 标准速滑竞赛跑道最大周长为 400米,最小为333.33米,内弯道半径不能小于25米或大于26米,每条跑道宽5米,最窄4米。


2.冰刀不同: 短道速滑的冰刀又长又薄,而且为了过弯方便,冰刀不是固定在鞋底的正中间,而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一般来说,左右脚冰刀均向左倾斜约15度。 速度滑冰的冰刀只有一个固定点,是“拖鞋式”。
3.起源时间不同: 10世纪开始,出现用骨制的冰刀滑冰。到1250年左右,荷兰盛行钉在木板上的铁制冰刀,绑在鞋上,在冰面上滑行。

17世纪,铁制冰刀有了改进,有人发明了管式铁制冰刀,使速滑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速度滑冰和短道滑冰的区别2
1.赛道不同 “速度滑冰”的比赛是在周长400米的冰道上进行,冰道由两条直线和两条180度的弧线连接而成,分内、外两道,道宽5米。

内冰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冰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 短道速滑比赛场地面积为30×60米,椭圆形冰道每圈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
2.装备不同 速度滑冰比赛的冰刀由刀片,刀身,前刀架,前大刀架,前托盘,后刀架和后托盘组成。

速滑鞋底由硬质皮革制成,冰鞋用螺钉或铆钉固定在鞋底上。 由于速度滑冰的主要特点是速度,速滑刀身长,刀刃窄而平,冰面积大,摩擦阻力小,腰部短,从而降低重心和减少空气阻力。 速度滑冰的刀片宽仅1毫米,长40至45厘米。

此外,这些运动员穿着特别量身定制的连体衣,既温暖又轻盈,最重要的是减少空气阻力。滑雪服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风洞试验。 短道速滑是一种基于速度产生身体接触的游戏,因此运动员需要戴安全头盔,由防割手套或皮革制成的手套,或不带羊毛的合成手套;防割,防割护腿,适用于耐用材料;带垫子或靠垫的硬壳膝盖,所有运动员必须戴国际滑冰协会批准的护颈。 此外,冰鞋管必须关闭,根部必须是圆形的,最小半径为10毫米。

短道滑冰鞋的特点是叶片底部有短叶片和弧形。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小,便于电弧在拐角处前进。滑冰的刀刃很高。当刀片大幅倾斜时,滑冰鞋不会碰到。


3.规则不同 速度滑冰将选手分成两组,道次安排和出发顺序抽签随机决定。同组的两位选手在发令枪响后,同一组中的两名队员在冰道周围逆时针滑动并率先到达胜利的终点。因为速度太快,结果通常非常接近,这是以百分之一秒计算的。 允许每组选手抢跑一次,如果运动员第二次犯规,将被取消资格。

每圈结束后,两名队员在交换区内交换内外道位置,以确保两人的总距离相同。外道的选手将首先换道。 团体追逐赛2006年首次进入冬奥会,比赛中两个队每队的三名队员在赛道一边同时出发,队员轮流领滑,其他队员则利用气流紧紧跟随领滑者,当最后一个队员冲过终点线时,该队完成比赛,比赛采用淘汰赛制,直到决赛。

短道速滑是同一赛道上至少4名选手的比赛。在比赛期间,运动员可以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随时超越对手。该组的前两名运动员将进入下一轮,直到最后四名决赛选手决出。

男女接力比赛,每队四名运动员,每队确定每名运动员应该滑多少圈,但最后两圈必须由一人完成。对于任何运动员,都不可能完成超过1.5圈。不寻常,这意味着运动员可能会打7到8次。 与普通田径比赛中的接力棒不同,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接力棒只需要推动下一个队友在到达接力位置时完成接力。

速度滑冰和短道滑冰的区别3
一.比赛规则不同 短道速滑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而速度滑冰是以冰刀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速运动,是指在规定的距离内已尽数为目的的滑冰比赛简称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而且速度滑冰的'比赛规则是运动员要穿着冰鞋在冰面上滑行,接触并刀的刀刃切入冰面,形成稳固的支撑点,通过两腿轮流蹬冰、收腿、下刀,划进动作以及全身协调配合向前快速的滑行,而短道速滑比赛采用的是淘汰制,与预赛,决赛,半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运动员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起出发,比赛途中,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
二.比赛场地的不同 短道速滑的比赛场地周长为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七米,弯道半径八米,直道长28.85米,而且短道速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比赛分项,男子和女子四圈,四圈,九圈追逐以及全能、500米,一千米,1500米,三千米接力赛,而速度滑冰还需要一些比较相关的技术 首先是直到滑行是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此外,还有弯道滑行,起跑技术和摆臂动作,而且标准的速滑竞赛跑道最大周长为400米,最少为333.33米,内弯道半径不能小于25米或大于26米,每条跑道宽五米,最窄为四米,短跑道速滑跑道周长111.12米,内弯道半径8.25米,直道长128.07米。


三.总结 短道速滑和其他运动能力的比赛项目不同,短道速滑的实质是考验人与人之间的战术配合的体育比赛笑短道速滑有着丰富的战术体系,依据项目特点,竞赛规则以及赛场变化战胜对手而速度滑冰,也有一些比较好的训练方法,主要是间歇训练法和综合训练法,这些训练方法主要是来训练运动者的腿部力量以及全身的力量。

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区别

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区别在于赛道不同、比赛规则不同、装备不同、冰鞋不同。
1.赛道不同。

8米的弯道半径对运动员的弯道技术要求很高,弯道处也成为了运动员竞争最激烈的区域。速度滑冰场地相对较大,赛道最大周长为400米,最小为333.33米。与短道速滑相比,速度滑冰赛道更宽,也被叫做“大道滑冰”。
2.比赛规则不同。

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比赛一般是4名运动员同时出发,1500米及以上长距离比赛是6-8名运动员同时出发。短道速滑场地的弯道处有黑色橡胶块作为标志线,运动员不能滑入标志线内。在直道区域可以任意滑行,不存在串道情况。

速度滑冰个人赛和团体赛一般每组2名运动员同时出发,赛道分为内、外道。每滑1圈到达换道区时,内外道运动员要交换赛道。速度滑冰,2018年平昌冬奥会开始,新增了速度滑冰集体出发项目,运动员站成几排,每排最多6人出发,没有内外道界限。


3.装备不同。短道速滑容易产生身体接触,运动员需要穿戴全套的防切割装备,包括安全头盔、连体服、手套、护腿板、护颈等。速度滑冰由于滑行速度极快,运动员穿的是能够减少空气阻力的带帽连体服。

除了人数较多的团体追逐、集体出发项目,一般不戴头盔。速度滑冰女子1500米决赛现场
4.冰鞋不同。短道速滑的冰刀和鞋是全部固定在一起的,刀身短,而速度滑冰的冰刀与鞋只有前面是相连的,后跟是分开的,刀身比较长。短道速滑起源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

20世纪初,短道速滑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81年起,开始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都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都属于冬奥会比赛项目,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如果没有现场解说或事先了解的话,两者确实傻傻分不清。所以,下面就来看看它们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认识下速度滑冰、短道速滑是什么?速度滑冰是一项利用冰刀在冰上滑行的冬季运动的冰上项目,而短道速滑是一项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的冰上项目。

一长一短跑道,对应于其比赛,速度滑冰可分内道、外道,而短道速滑,运动员出发不分道次。             同样,从定义上也能看到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都属于同类型冰上项目,但两者被正式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的时间有区别,进而体现在其历史方面:短道速滑及速度滑冰              从现有官方信息资料可知: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而速度滑冰起源于荷兰,早在1924年夏慕尼冬奥会就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冬奥时间比短道速滑更加久远。              既然比赛场地和历史都不一样,那么两项比赛用的冰刀及防护器具肯定有区别,也就体现在装备方面:短道速滑及速度滑冰装备                从以上比赛装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短道速滑讲究全身安全,更注重防护措施,安全头盔、护目镜、耐切割手套等必不可少,滑冰冰刀为圆弧形,与冰鞋后跟连接,刀身偏短;而速度滑冰则讲究速度和灵活,器具装备较少,滑冰冰刀刀体长、刀刃窄,后跟不与冰鞋相连。                 所以,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在比赛场地、历史、装备方面都有不同,相应的赛制规则方面肯定也有所区别:短道速滑及速度滑冰                  从冬奥官网信息查询可简单了解到:短道速滑比赛采用晋级制,一般首轮4-8名运动员在1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以到达终点先后顺序晋级A/B组,再进行相应组别的名次胜负赛,这就导致了短道速滑赛场上比较混乱、违规判罚、现场申诉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也间接证明了该项目更讲究人与人、策略与技巧之间比拼;                   而速度滑冰比赛采用时间制,谁用时最少最快谁就赢。

400米赛道分内道和外道,2人一组进行比赛,每滑一圈到达换道区必须相应换道(内道到外道,外道到内道交叉进行),否则成绩无效,其更讲究人与时间的赛跑。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我们看奥运会的时候就看到了非常多的比赛项目,其中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下面一起来看看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吧。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1 场地不同:一大一小,赛道距离一长一短 场地是两个项目最明显的区别,速度滑冰赛道长度为400米,与夏季奥运会田径赛道距离相同;短道速滑比赛赛道长度则为111.12米(364.6英尺),这两条赛道也被俗称为“大道”和“短道”。

“短道”比赛场地偏小,面积为30×60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场地两端弧形弯道处摆放黑色橡胶块,作为标志线,也增加比赛的安全性,运动员不得滑入标志线内(直道区则没有标志线)。 规则不同:一个比时间,一个比名次 两个项目的比赛规则也明显不同,简单地说,速度滑冰是与时间赛跑,短道速滑则是参赛者之间的直接对抗,这也是为什么短道速滑比赛中犯规频频。 速度滑冰比赛比的是时间,没有预赛、半决赛和决赛,直接一轮定胜负。

两位选手同时出发,谁先抵达终点并不重要,谁更快完成,也就是用时最短才是赢家。速度滑冰采用计时赛赛制,分几轮进行。因此每组组内排名非常关键,前几名才有机会晋级下一轮的比赛。

装备不同:速度滑冰冰鞋可分离 速度滑冰的冰鞋冰刀刀刃更窄更平,这样蹬冰面积大而摩擦阻力小。更矮的鞋腰也有助于降低身体重心,减少空气阻力,来帮助尽可能地高速滑行。速度滑冰的冰刀前部与鞋底固定,后部与鞋跟则可以分离开来。

这样当运动员做出抬腿动作时,刀片仍然与冰面接触。 短道速滑需要应对更多急弯,冰鞋的质地普遍较速度滑冰更硬,需要更强的支撑包裹,来帮助选手更好地控制滑行轨迹,短道速滑的冰刀底部会有一定弧度,与冰面接触面积很小,便于在弯道时滑弧线前进。冰刀的刀身较高,即便经过弯道身体倾斜度很大,冰鞋也不会接触到冰面。

两种冰刀另一个区别在于长短,短道速滑冰刀平均长度在30~45厘米,速度滑冰冰刀长度在40~55厘米。 欣赏点不同:极致的速度追求VS速度+技术的比拼 短道速滑对抗性强,外加更多弯道和更频繁的超车,比赛经常出现摔倒和碰撞,危险系数远高于速度滑冰,因此运动员必须佩戴安全头盔、护目镜、耐切割手套、护腿板、护膝等保护装备,包括颈部也都要求佩戴专门的护颈。 而速度滑冰相对就没那么多安全性方面的顾虑,选手穿着的连体速滑服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高速滑行中的风阻(他们的最高速度能超过60公里/小时)。 在技战术方面,短道速滑要比速度滑冰丰富得多。

选手们会采用领先类、拖后类、掩护/配合类等战术,来成为最后的赢家。比赛紧张刺激之余,多了很多不确定性。 如果留意短道速滑选手左右手的手套,会发现它们并不一样——短道速滑逆时针方向进行,因而左手会在弯道中充当一个平衡支点,所以左手手套上也会有额外的凸起扣子,来帮助这一行为。 最后,如果观察两项运动员的身材,还可能发现速度滑冰的选手往往比短道速滑的更为高大一些。

这也是后者在面对较多弯道时,低重心带来的先天优势。 中国队实力不同:短道速滑是冠军天团,速度滑冰尚需努力 当然,这两项运动的选手依然存在换项的情况。通常来说短道速滑选手的运动生涯相对更短,后期也会转练速度滑冰从而延长运动周期。 截至此次冬奥会前夕,历史上中国一共拿到62枚冬奥奖牌(13枚金牌),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贡献了41枚(11枚金牌),其中短道速滑在冬奥会上涌现出了杨扬、王濛、周洋、武大靖、任子威等一代代明星,是最有实力的国家之一。

中国速度滑冰的唯一一枚金牌来自2014年索契的张虹(女子1000米),而张虹正是在20岁时从短道速滑转项速度滑冰,而后在索契一举夺冠。 北京冬奥会上,速度滑冰共有14个项目,比赛在有“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举行;短道速滑包括9个项目,其中男/女子各4个项目,另一项为混合接力赛(也是首次引入的新项目),比赛在首都体育馆举行。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点2 说起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不太了解的朋友们很容易被这两个看上去相似的项目名称“搞糊涂”。

实际上,这两个同为冰上竞速的项目差别很大。 首先是场地的区别。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场地区别非常明显,短道速滑是滑“小圈”,速度滑冰是滑“大圈”。

短道速滑场地一圈是111.12米,1000米就需要滑9圈。 短道速滑的场地比赛面积通常是30米*60米,赛道呈椭圆形,跑道内缘周长111.12米,整个直行滑道不设置分道线,运动员出发后可在任意位置进行超越。 速度滑冰比赛场地周长为400米,赛道通常分为内道、外道和换道区。此次,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的速滑场地,共有三条滑道,最内侧是供选手在比赛前做二次热身的热身道、中间是内道、最外侧是外道。

正式比赛时,选手必须要在内外道上完成动作。 速度滑冰是完全追求速度的一个项目,比赛当中,每条跑道上只有一个人,其目的就是要用最大的速度去竞争。速度滑冰的瞬间时速,最快可超过每小时65公里。

而短道速滑比赛时每组运动员4-8名不等,只要在小组中取得前两名的成绩,就能进入到下一轮比赛中。比赛中,运动员之间往往“短兵相接”身体接触多、随时可能被超越,快如闪电、观赏性强,是一项兼具速度与激情的运动。 选手装备方面则更鲜明地体现出了两项运动的差异。短道速滑,由于赛道是椭圆形,因此运动员在大部分比赛中都要绕着弯道滑,在转弯中,身体和冰面形成的角度大约为37度,且速度越快,角度就越小。

而这些都使得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彼此间非常容易发生碰撞。因此,短道速滑运动员必须要有较强的装备保护。 短道速滑选手的比赛装备 防碰撞的炭纤维材料头盔、护颈、具有防割防扎面料的滑冰服、软垫硬壳护膝、有指扣可用于减小摸冰时的摩擦力及防切割功能的手套等等。

速度滑冰比赛时运动员的专业服装 速度滑冰的装备则更注重对速度的.极致追求。它是一套将帽子、上衣、裤子连为一体的轻便保暖的紧身服,其设计的核心是减少�。

继续浏览:

上一篇:什么是全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咸海在哪里?世界上最大的咸海是哪个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