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抗洪救灾精神?什么是抗洪救灾精神

抗洪救灾精神?什么是抗洪救灾精神

最佳回答2022-12-01

抗洪救灾精神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源自于1998年夏,中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灾害,在2021年9月,被第一批纳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伟大精神。

抗洪救灾精神

抗洪精神的基本内涵是:

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指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面对特大洪水的威胁,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团结奋战,共同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抗洪大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处处现真情,人人讲奉献。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12亿中华儿女的力量凝结在一起,汇成了抗击洪灾的巨大力量,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得到了空前加强。

②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指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抗洪前线,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抗洪军民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与肆虐的洪水进行了殊死搏斗。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披艰履险;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奋勇当先;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奋不顾身,严防死守,涌现出了无数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模范人物和英雄群体,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③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指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怕艰难险阻,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面对长时间的异常险恶情况,抗洪军民始终保持了必胜的坚定信念和不获全胜誓不罢休的高昂士气,发扬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立下军令状,树起生死牌,组织敢死队,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越是情况危急,越是不屈不挠,守大堤,堵决口,排险情,表现出了超人的勇气和毅力,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

抗洪救灾精神

广大抗洪军民创造的抗洪精神,同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产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老山精神,以及新时期的创业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成为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精神动力。

抗洪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抗洪精神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在这场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这一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既是我们夺取抗洪救灾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什么是抗洪救灾精神

气壮山河的抗灾壮举,体现出感天动地的精神力量。最可宝贵的是,形成了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以人为本、为民负责,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积极践行的宗旨理念;不畏艰险、敢于胜利,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充分展现的可贵品质;忠诚履职、勇于担当,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自觉肩负的责任使命;群策群力、同舟共济,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能够形成强大合力的关键所在。

抗洪精神内涵是什么?

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内涵是:以人为本、为民负责,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积极践行的宗旨理念;不畏艰险、敢于胜利,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充分展现的可贵品质;忠诚履职、勇于担当,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自觉肩负的责任使命;群策群力、同舟共济,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能够形成强大合力的关键所在。

伟大的抗洪精神诞生在哪个地方

伟大的抗洪精神诞生在长江流域。1998年入夏,长江流域发生了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先后出现8次洪峰,有360多千米的江段和洞庭湖、鄱阳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先后出现3次洪峰。

扩展资料抗洪精神的基本内涵是:
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指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面对特大洪水的威胁,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团结奋战,共同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抗洪大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处处现真情,人人讲奉献。


2.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指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抗洪前线,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抗洪军民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与肆虐的洪水进行了殊死搏斗。
3.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指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怕艰难险阻,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继续浏览:

上一篇:无能的句子有哪些?表达自己无能的说说_形容无能为力的句子

下一篇:佰草集七白系列祛斑吗?佰草集美白祛斑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