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什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器材组装: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高度。
2、由大到小的改变物距,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为止。

3、此时物距为30cm,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相,像距为14.6cm。
4、减小物距,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此时物距为20cm,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为20cm。
5、减小物距,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此时物距为13cm,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相,像距为40cm。

6、继续减小物距,使物距为10cm,移动光屏,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在光屏上观察不到烛焰所成的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不成像。
7、继续减小物距,移动光屏,观察凸透镜所称的像此时物距为6cm,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观察不到烛焰的像。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蜡烛,观察到烛焰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8、记录结果完成实验。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什么
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它的成像规律是:
1.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缩小倒立实像。
3.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放大倒立实像。
4.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同侧放大正立虚像。
5.物距等于1倍焦距,则无法成像。成像规律记忆口诀如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常用于照相机、测焦距、放映机、投影机、放大镜、探照灯。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2.凸透镜结构: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凹透镜结构:边缘厚、中间薄,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可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3.对光线作用:凸透镜主要对光起会聚的作用;凹透镜主要对光起发散的作用。
4.成像性质: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