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书法家有哪些?明代书法家有哪些
明代书法家:
1、明代的书法家有宋克、宋璲和宋广,及詹希元、杜环等。明朝中期有李东阳,吴宽,沈周,张弼、张骏、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明朝晚期有如徐渭、邢侗、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此外,还有创草篆的赵宦光,专工隶书的宋珏等。
2、明代历经276年,因此明代书法的发展可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在明代书法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开一代书风的应推董其昌。
3、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著名书画家。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

书法家
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是具有汉字书写能力,并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简单来说就是以书法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或者说是精通书法的人。如王羲之,其代表作为《兰亭序》;颜真卿,其代表作为《祭侄文稿》;米芾,其代表作为《蜀素帖》;赵孟頫,其代表作为《胆巴碑》;王铎,其代表作为《拟山园帖》;吴昌硕,其代表作为《西泠印社记》;于右任,其代表作为《标准草书》;李志敏,其代表作为《草论》。

楷书
有王羲之的《乐毅论》,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以及《多宝塔碑》为其比较著名的作品;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为其代表作。赵孟頫的《胆巴碑》《妙严寺记》,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等作品。
明代书法家有哪些代表人物?
明代书法,承宋元之势,帖学盛行。所谓帖学,是指学习、研究法帖,并考辨法帖源流优劣、拓本真伪的学问。
宋克,字仲温,长洲人,章草师皇象、索靖,《急就章》影响深远。明代中期书法以“吴门书派”为代表。祝允明、文征明、王宠的书法成就最为杰出。祝允明,字希哲,因右手生六指,号枝山,人称“祝枝山”。才情横溢,放荡不羁。以小楷、狂草成就最高。代表作有《前出师表》、《洛神赋》等。
文征明,字征仲,别号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初拙于书,及长发愤学书。以小楷、行书成就最高。
代表作有行书《滕王阁序》、小楷《前后赤壁赋》等。其子文彭、文嘉亦能克绍箕裘。王宠,字履仁,号雅宜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好诗文书画,其书工于小楷,亦擅行草代表作有《滕王阁序》、《自书诗卷》等。明中叶以后称雄书坛的有四大家: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张瑞图。董其昌集帖学之大成,成就最著。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书风平淡清朗,俊骨逸韵。传世书迹有《月赋》、《洛神赋》、《书李白诗卷》等。明末清初书坛代表书法家有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他们力图摆脱传统书法的束缚,另辟蹊径,自抒胸臆,面目独特,开创新境,影响深远。
清代前期,康熙好董,乾隆喜赵,于是赵孟频、董其昌书风天下风靡。此时帖学代表书家有张照、姜宸英、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等。
明代书法家有哪些
1,董其昌(1579-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出生在“二沈”的家乡,自幼就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
他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代表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刻有《戏鸿堂帖》。2,祝允明(1461-1527),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得意之作是《太湖诗卷》,《箜篌引》和《赤壁赋》。3,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此幅更见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钩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代表作有《六如居士集》,《行书七律诗轴》。4,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早年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
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代表作有《草书七绝》,《奉天殿早朝诗》,《大行书七绝诗轴》,《行书七律诗轴》等。5,王宠(1494-1533),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他的楷书初学虞世南、智永,行书师法王献之,到了晚年形成了自己风格,以拙取巧,婉丽遒逸,他是继文征明之后的著名书家。
所写诗格调亦清隽可喜,山水画与唐寅齐名,当时称为“三绝”。他的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而尤以书名噪一时,书善小楷,行草尤为精妙。为明代中叶著名的书法家。著有《雅宜山人集》,传世书迹有《诗册》、《杂诗卷》、《千字文》、《古诗十九首》、《李白古风诗卷》等。
明朝书法家有哪些?代表作?
明朝的书法家不少,成就最大的则是晚期的董其昌。明初:著名书法家有三宋,即宋克、宋璲和宋广,及詹希元、杜环等。
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明朝晚期:如徐渭、邢侗、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此外,还有创草篆的赵宦光,专工隶书的宋珏等。但在晚明书坛,影响最大,开一代书风的应推董其昌。明朝书法家有哪些
明代早期 被称为“三宋飞二沈”的宋克、宋广、宋磁和沈度、沈祭以草书楷书成就较大,。宋广、解绪、陈献章、张粥、张骏的草书。
明代中期 天下书法归吾吴——沈周、文征明、唐寅、王宠、陈道复既是画家,又是书家,以祝允明、文征明、王宠、陈道复为杰出代表,、被称为吴中四家。明代晚期 董其昌、邢伺、张瑞图、米万钟为当时著名的四大书家。以董其昌成就突出,影响最大。邢伺的草书,圆转朴厚,和董其昌并称为“南董北邢"。明末,黄道周、倪元璐、范允临、李流芳、赵宦光等,也以擅长书法著名。
明朝有哪些有名的书法家?
在明朝近三个世纪的统治中,朝廷诸皇帝都很喜欢书法,有明一代,书法创作也堪称蔚为大观。这一次展览以成化和万历为前、后界线,从院藏的明代书法藏品中遴选数十件,客观地展现明代中期书法的发展状况、艺术成就和当时书家继承传统、一意创新的精神风貌。
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明初书法 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三子"。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
而 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明初:著名书法家有三宋,即宋克、宋璲和宋广,及詹希元、杜环等。明朝中期:李东阳,吴宽,沈周,张弼、张骏。
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明朝晚期:如徐渭、邢侗、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钟、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此外,还有创草篆的赵宦光,专工隶书的宋珏等。
但在晚明书坛,影响最大,开一代书风的应推董其昌。
明代书法家有谁
文征明:(公元1407-1559年)名壁,字征明,其书法初从李应桢(祝允明岳父)临习二王法帖,晚年喜书大草,且自出新意。他的楷书有深厚功力,书风严谨,小楷取二王神韵,结体收放自如,疏密得当,用笔劲利,爽爽如运风,表现出精妙的书法技艺。
董其昌:(公元1555-1636年)字玄宰,又字思白,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其书法取法古人,是一位集大成的书家。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师法古人不求外在形似而注重内在精神的体现,对结体、用笔、章法皆有研究,形成了一种淡雅清秀的书风,他创造的文人书法对清代书家影响巨大。 徐渭:(公元1521-1599年)字文长,号天池,晚年号青藤山人,山阴(今绍兴)人,其书法早年有黄庭坚、米芾的遗意,晚年变得雄浑恣肆,满纸苍茫,他长于草书,用笔挥洒,结体错落,看似无法,然挥洒的笔锋处处着力,章法奇正相生。于动乱中求平衡,淋漓的墨迹恰似其人生的写照。 王铎:明末清初人,其书法以用笔险劲沉着著称,楷、行、草、隶诸体皆善,隶书古意盎然,小楷沉稳方正,行草书成就最高,也最体现他的艺术风格。他初学二王,小楷学钟繇,进而学唐宋诸家,博采众长,自成一体,他用笔连绵沉厚,结体幽密而意态奇伟,写得收放自如而又酣畅淋漓,其书风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当代我国及日本曾风行一时,他的传世代表作有《行书诗翰四首》、《学书杜甫诗卷》等。
傅山:(公元1606-1685年)字青主,号公之它,山西阳曲(今太原)人。书法尚真率,反奴性,主张“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轻率勿安排,”其行草书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他精于各种书体,篆隶功力深厚,小楷直追钟王,对晋唐宋元明诸大家多有研习,形成了“书以人重”的美学思想。行草书用笔纵行高迈,锋颖翻腾,结体跌宕欹侧,一气相包。
他常用大节奏的对比造成章法上的气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开合大起大落。行笔或生涩、或流畅,使人觉得风时而心音缠绵、时而意气勃发,把洋溢着真挚情感的内心世界通过苍茫乱落的纸面展示出来,动人心魄,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