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比萨斜塔的介绍?比萨斜塔的英文介绍
意大利比萨斜塔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位于意大利中部比萨古城内的教堂广场上。为了纪念比萨城的守护神圣母玛丽亚,1063年比萨人开始在城区东北角的广场上建筑这个具有所谓罗马—比萨风格(Romanesque —Pisa Style)的比萨大教堂(Duomo—the Cathedral)。它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诺(Bonanno Pisano)主持设计,是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

遗产介绍意大利中部的比萨城内,有一座造型古朴而又秀巧的钟塔,是罗马式建筑的范本,然而它使人们惊叹诧异的地方还远不止这些。每年80万游客来到塔下,无不对它那“斜而不倒”的塔身表示忧虑和焦急,同时为自己能亲眼目睹这一由缺陷造成的奇迹而庆幸万分。这座令人心情如此激动的塔,就是著名的比萨斜塔。

遗产描述比萨是意大利中部名城,位于阿尔诺河三角洲。比萨因比萨斜塔而闻名世界。比萨兴建于公元前1世纪,原为厄特路丽亚人的重要城市,公元前2世纪被罗马人占领。中世纪时,比萨成为意大利中部重要的海上共和国。后来,比萨在与佛罗伦斯的对抗中不断削弱,地位急剧下降。1406年被佛罗伦斯击败后并入该城邦。1806年成为意大利王国比萨省的省会。比萨大教堂广场位于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是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圣玛利亚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
比萨斜塔的介绍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建造于1278年—15世纪),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 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比萨斜塔的英文介绍,附翻译!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was built in August 1173 and is the free-standing clock tower of the Cathedral of Pisa, Italy, on the Square of Miracles in the north of Pisa, Tuscany, Italy.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is 58.36 meters high from the foundation to the top of the tower. It is 55 meters high from the ground to the top of the tower.The width of the wall of the clock tower is 4.09 meters on the ground, 2.48 meters wide at the top of the tower, and the total weight is about 14453 tons.The center of gravity is above the foundation. 22.6 meters. The circular foundation has an area of 285 square meters and an average pressure of 497 kPa to the ground.The angle of inclination is 3.99 degrees, which is 2.5 meters away from the outer edge of the foundation and 4.5 meters from the top.比萨斜塔建造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
倾斜角度3.99度,偏离地基外沿2.5米,顶层突出4.5米。扩展资料比萨斜塔的建筑风格有:1.比萨斜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原型,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
2.钟楼的圆形设计被认为是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筑形成反射而相对应,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圆形后殿的曲线设计。
3.钟楼与广场上对圆形结构的强调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伟的、同样是圆形的洗礼堂奠基以后,整个广场更像是有意设计成耶路撒冷复活教堂的现代版本。这种的设计正来源于经典的古代建筑。
4.钟楼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
比萨斜塔简介(一定要简短!!!)
比萨斜塔(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是世界著名建筑奇观和旅游胜地之一。它坐落在意大利(Italy)西部古城比萨(Pisa)的教堂广场上,是比萨主教堂综合建筑中的钟塔(bell tower),亦是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建筑(building)。
该塔开始建造时是直立的,但建到第三层时,由于地基打得不深,上层强度低,塔身开始倾斜(incline),工程遂中止。94年后,又重新继续施工,并加强了一系列防倾斜措施。但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点还是偏离垂直中心线。目前,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 4.4 米。比萨斜塔(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高 54 米多,分8层,底层有石柱15根,上面6层各30根,顶层为钟塔,有石柱12根。塔内有楼梯300阶。比萨斜塔(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为罗马式建筑风格,经过600多年的风雨,该塔巍然屹立,“斜而下倾”,使该塔闻名于世。
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塔上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推翻了希腊(Greece)学者亚里斯多德的不同重量的物体落地速度不同的理论,使比萨斜塔(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更加名扬四海。
比萨斜塔的中文简介
比萨斜塔(Campanile di Pisa)其实是比萨教堂(Duomo)的一部份,整座教堂建筑分为主教堂、洗礼堂与钟楼三大部份。主教堂采用了拉丁十字架式,有些设计高雅别致的柱子作装饰;教堂的正面是洗礼堂,紧接著教堂而兴建;在后方有一罗马式的建筑,其圆顶部份是在百多年后才兴建的,采歌德式的设计,像是一个圆球上的圆锥体,十分独特。
为了炫耀功绩,大公决定建筑一座大教堂,在教堂旁边修一个钟塔。钟塔建到三层时就发现向南倾斜,被迫停工。94年之后,比萨人建塔之心不死,找来著名工程师皮萨诺反复测量,证实此塔虽斜,但无倒塌之虞;便又继续修建并把每层南面的柱子略微加高一点。比萨斜塔离大教堂20多米,本是大教堂的钟楼,外观呈圆柱形,是由白色大理石砌成。据说比萨斜塔是用比萨舰队运来的六艘战利品建成的。根据塔基上的碑文记载,它从1174年始建,1350年竣工,经历了176年。但由于塔身过重,地质松软,因此塔身仍以每年1.25毫米的速度向南倾斜。
到1999年1月,塔顶比中轴线偏斜已达4.8米。意大利当局为了拯救斜塔,已向全世界广泛征求保护方案,同时在塔的北侧加压了830吨的铅块,并在塔身的三分之一处加了一圈铜缆,向北牵拉固定。不过斜有斜的好处,每天为“斜”而来的参观者多达10余万人,扔下大把大把的银子。
如果它是一座正塔,比萨就不会有今天的风光,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便宜可占了 比萨斜塔高54.5米,直径16米,重约1.4万吨。斜塔共有八层,除底层和顶层有所不同外,其余六层结构完全一样。斜塔底层有15根圆柱,中间六层各有31根圆柱,顶层12根。
沿石柱有宽4米的环行走道。斜塔每层都有拱门,总共有213个,斜塔底层墙壁上刻有浮雕,顶层有钟亭。塔内有螺旋台阶294级,供游人登塔,远眺全城风光。 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由于塔身压力过重和地质松软,南面的地基比北面约低2米。在施工期间塔身既出现轻微倾斜,随着工程的进度,倾斜度不断增加。到塔身建到第三层时,可明显看出倾斜,曾一度停工。一百多年以后,经工程师托马索·皮萨诺精心测量和计算,证明比萨斜塔虽倾斜,但不会倒塌,使工程继续按原设计继续施工,直到竣工。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中部比萨古城内的教堂广场上,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这座堪称世界建筑史奇迹的斜塔,不仅以它“斜而不倒”闻名天下,还因为1590年,意大利的伟大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的顶层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让两个重量相差10倍的铁球,同时从塔顶落下,结果,两球同时着地,一举推翻了束缚人们思想近2000年的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相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伽俐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新时代,被人们称为“近代科学之父”,而他用来做实验的斜塔也因而更加遐迩闻名。
比萨斜塔五百字简介
比萨斜塔(义大利语: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位於义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比萨省比萨市城区北面奇迹广场上的国家建筑群中的高塔,与大教堂、洗礼堂、墓园相邻,它们外墙面均用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对11世纪至14世纪义大利建筑艺术有巨大影响,1987年4月,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提名奇迹广场(包括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墓园)为世界文化遗产,12月通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第395号。比萨斜塔借鉴前人经验,独立并对圆形建筑加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
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它的建造完全遵循了最初的设计,但它的设计者至今未知。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由於倾斜程度比萨斜塔曾在1990年1月7日停止向游客开放,经过修缮,耗资约3960万美元, 2001年12月15日起再次向游客开放。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