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古琴音色特点是什么?关于古琴的音色介绍

古琴音色特点是什么?关于古琴的音色介绍

最佳回答2022-11-30

古琴的音色特点是含蓄、浑厚、不张扬而且余音绕梁,声音是被包裹的、被束缚的、被限制的,吟、猱、绰、注等指法通过按弦的左手之种种变化,产生不同的音韵,使琴乐听起来具有一种既内敛含蓄又充满张力的效果,特别适合表现琴人细微的内心世界和强烈的情感,也给琴曲的主题增加了多样性的描摹方法。

古琴音色特点是什么

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 ;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琴音色特点是什么

简介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传范围是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而欧洲、美洲也有琴人组织的琴社。

询问古琴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1)古琴的音色之奇所谓奇,指其琴轻松脆滑兼备。其材轻松脆滑。

(2)古琴的音色之古所谓古,指其琴音淳和淡雅中有金石韵。(3)古琴的音色之透所谓透,指其琴发音清亮绵远而不咽塞。(4)古琴的音色之静所谓静,指其琴音纯净,没有杂音。(5)古琴的音色之润所谓润,指其琴发声不燥,韵长不绝,清远可爱。

(6)古琴的音色之圆所谓圆,指其琴声浑然不散。(7)古琴的音色之清所谓清,指其琴声如金石,如风中铃铎。(8)古琴的音色之匀所谓匀,指其琴七弦俱清圆,匀均平衡,无三实四虚之病。

(9)古琴的音色之芳所谓芳,指其琴弹愈久而声愈出。我们现在对琴的理解是一张较好的古琴,应具备以下一些优点:(1)高音区要清脆有金石声,中低音要浑厚丰满。(2)发音要松透、明亮、圆润、有韵味。

(3)琴弦离琴面不可过高,琴面要平均,不可有杀(噪)音。(4)徽位排列要正,否则会影响按音的准确和泛音的发音。(5)年代久远有历史价值的古琴,琴身上往往有断纹,这种琴常常发音松透、圆润,优美动听。

关于古琴的音色介绍

古琴的声音和琵琶、古筝等传统的弹拨乐器相比,古琴的声音要显得更加厚重,韵味也更浓。实际上古琴的音色可以分为三种,即按音、泛音和散音。

        古琴的音色介绍 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 弹奏古琴是通过复杂的指法掌握散音、泛音、按音三种音色交替表达乐曲感情的乐器,主要演奏技法又在按音上。 按音 按音即是左手按弦,右手同时弹出之音。按音的特点是婉转舒情,圆润细腻,如人婉婉倾诉衷情,有“呢呢儿女语”之喻,故按音象征人。

琴的按音最多,加之左手指法特别丰富细腻,可说是琴最具表现力之音。 散音 散音即是左手不按弦,仅以右手弹出的空弦音。散音的特点是深沉浑厚,成为琴曲雄健的根基,如同大地般坚实,有“勇士赴战场”之喻,故散音象征地。

泛音 所谓泛音,即左手触弦如蜻蜓点水,右手同时弹出之音。其音清脆高远,有时若隐若现,轻盈活泼,如天外之声,有“浮云柳絮无根蒂”之喻,故泛音象征天。 琴所弹出的泛音,以七徽为中心,向两侧依次对应升高,约可弹出泛音119个。

泛音之多,泛音应用之频繁,也是琴的一大特点。 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 按音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

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 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 古琴配琴炉的方式介绍 古琴,一种中国古老的传统乐器。

声音强弱平衡,深幽有余韵,具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表达力。 古琴的弹奏在文人雅士中,并不是单纯地用来表演。 抚琴一曲,更深远的意味是,让这个仪式与弹奏者自己的内心应和,以此追求“心骨俱冷,体气欲仙”的意境,这已接近是一种心灵训练的途径。 古琴追求气韵合一,弹琴不仅要用手指,还要用气,气带着指尖,琴音就完全融入其中。

而香天生就带着纯阳之气,气韵纯正,因此抚琴时不可无香。 古人弹琴时离不开香,琴声阵阵,时而婉转悠扬或者慷慨激昂、时而窃窃私语或宁静悠远,那旁边都伴着一缕悠悠的婀娜的香,随着琴音袅袅婷婷,飘摇婉转,扶摇直上。 自从有了香炉,就有香伴着琴。 无论是春秋的孔子、战国的俞伯牙、汉代的司马相如、蜀汉的诸葛孔明、魏晋的竹林七贤、宋徽宗赵佶、干隆帝弘历……文人墨客,古今骚人,无论高下皆以一尊香炉抚慰琴音。

古琴配琴炉的方式介绍 伴琴之炉两汉用博山,唐宋用瓷炉,明清多用铜炉。 现代人在很多雅集琴会时也会效仿,但是却不甚讲究,对这千年的文化传承有些断代,实在是一种遗憾。 它是这样有讲究的乐器。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音。琴者抚着“太古”,旁边的琴炉怎能落了俗呢? 因而对于琴炉的选择,在此为大家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1. 尺寸应在3寸以下。 2. 形制要文雅。

冲耳炉、蚰耳炉、鼎炉、鬲式炉、桥耳炉、筒式炉、竹节炉、海棠炉等。 3. 不宜选择方形,不宜选用戟耳炉,不宜选择兽耳金边,不用出土冥器,不用奇形怪状的,不用款式不佳或者俗气的。 4. 材质上可以选择铜、瓷、竹、木、玉、象牙等。 在香的选择上可以依据空间、时间来选择:空间大用浓郁些的香,空间小则用些清淡的香。

时间上,上午要清淡,下午要提神,晚上要平静。

古琴与古筝在音色上有什么不同

古琴的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而浑厚,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古筝具有音域广,弦多,音量大等特点,它的音色明亮,丰满,清脆,十分的华丽灿烂,演奏起来十分迷人。

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长约120~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古筝则由三块板构成,分别是框板、面板和底板。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

唐代时筝多为十三根弦。扩展资料古琴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古人把“琴”放在“琴棋书画”首位,可见人们对古琴的钟爱。中国古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而是一种修身正行的载体,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化身。

弹拨古琴,需要技巧,需要悟性。而古筝则不一样,筝是重技的乐器,琴则重内。而现在的人大多都很难静下来,而琴是必须静下来才能学的,这也是古琴较古筝难学的原因所在。

继续浏览:

上一篇:初学者买吉他怎么选?新手入门买什么吉他

下一篇:手工编织手链的方法?编手链的方法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