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寺塔是什么类型的塔?嵩岳寺塔有哪些建筑风格
嵩岳寺塔是密檐式砖塔。嵩岳寺塔为15层的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通高37米,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塔刹组成。塔身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下部上下垂直,外壁没有任何装饰。塔身之上是15层的叠涩密檐,自下而上逐层内收,构成柔和的抛物线。现存最古的砖塔河南登封县的嵩岳寺塔即属于密檐式塔。此塔也是中国现存古塔实物中年代最早的,该塔修建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

嵩岳寺塔是由木结构向砖石结构过渡的早期实例,非常值得重视。嵩岳寺塔的总高度约30米,底层直径10.6米。全塔除塔刹和基石之外,均以砖砌筑。塔的下部是低平的基台,台上建塔身,塔身平面呈十二边形,这在全国是仅见的例子。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大,用叠涩平座将之分为上下两段,在四个正面开了贯通上下段的塔门。下段的其余八面都是素面平砖,没有加以装饰。上段是整个塔装饰最集中的地方,分别装饰壶门、狮子、火珠垂莲。

第一层塔身以上,叠涩出密檐十五层,每层塔檐之间距离甚短。塔刹用石雕刻而成。刹座是巨大的仰莲瓣组成的须弥座,须弥座上承托着梭形的七重相轮组成的刹身,刹顶是一个巨型的宝珠。篙岳塔的外形流畅、秀丽,艺术成就非常高,正是由于它的设计和施工的优秀,使得这座古塔保存至当代。其他像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千寻塔也是密檐式塔中的精品。
关于郑州嵩岳寺塔的描述
郑州嵩岳寺塔位于郑州市登封市中岳大街146号嵩山风景区内太室山南麓, 嵩岳寺塔初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 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都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
嵩岳寺塔塔高37.6米,底层直径10.16米,内径5米余,壁体厚2.5米,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宝刹组成。塔基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四正面券门与下段门道通,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其余八面各砌出一座单层方塔形壁龛,各转角处砌壁柱。中部是十五层密叠的重檐,用砖叠涩砌出,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其意匠显然来自中国的重楼,其内部则是一个砖砌大空筒,有几层木楼板。最高处有砖砌塔刹,通高4.75米,以石构成,其形式为在简单台座上置俯莲覆钵,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重与宝珠一枚。该塔塔心室作9层内叠涩砖檐,除底平面为十二边形外,余皆为八边形,塔下还有地宫。
嵩岳寺塔有哪些建筑风格,建筑设计
嵩岳寺塔有哪些建筑风格?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总高41米左右,周长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种密檐形12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在当时也是少见。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年而依旧屹立,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嵩岳寺塔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宝刹组成。
塔基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台高0.85米,宽1.6米。塔前砌长方形月台,塔后砌砖铺甬道,与基台同高。该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两段塔身,中间砌一周腰檐作为分界。
其中下段高3.59米,为上下垂直的素壁,比较简单,仅在四正面有门道;上段高3.73米,为全塔最好装饰,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四正面券门与下段门道通,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其余八面各砌出一座单层方塔形壁龛,各转角处砌壁柱。中部是十五层密叠的重檐,用砖叠涩砌出,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其意匠显然来自中国的重楼,其内部则是一个砖砌大空筒,有几层木楼板。最高处有砖砌塔刹,通高4.75米,以石构成,其形式为在简单台座上置俯莲覆钵,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重与宝珠一枚。
该塔塔心室作9层内叠涩砖檐,除底平面为十二边形外,余皆为八边形。塔下有地宫。嵩岳寺塔的轮廓线各层重檐均向内按一定的曲率收缩,轮廓线非常柔合丰圆,饱满韧健,似乎塔内蕴藏着一种勃勃生气。塔体通刷白色,高高耸出于青瓦红墙绿树之上,为山色林影增添了一段神奇。
中国四大名塔的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该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约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距今已有1470多年的历史。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
同时,这种密檐形式在南北朝期间也是少见的。该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型制而闻名,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著称于世。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露侵蚀而依然坚固不坏,至今保存完好,充分证明中国古代汉族建筑工艺之高妙。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嵩岳寺塔有什么特点?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该塔位于河南登封县城西北约六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
这样的十二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这种密檐形式在南北朝期间也是少见的,为我国密檐式砖塔之始创。该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形制而闻名,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著称于世。从结构上看,它由基台、塔身、密檐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基台高0.85米,出塔身1.60米,平面亦为十二角形,正面有方形月台,后边有角道,均与基台等高,前后对应,布局协调。基台之上,塔身的高度占全塔总高的三分之一。塔身中部以腰檐区分上下两段。下段塔身除拱道外,没有任何装饰,上段则仿木构而建。
塔身之上,是层次密集的十五层塔檐。各檐叠砖的数目自下而上逐渐递减,致使十五层密檐层层向上紧缩,形成既刚劲有力又轻快秀丽的抛物线形轮廓。密檐之上是由七十层青砖雕砌而成的塔刹,高3.5米,自上而下,由宝珠、七重相轮、仰莲状受花、宝装莲花式覆钵和刹座组成,极为壮观。
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内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该塔刚劲雄伟,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砖塔小而且薄,轻快秀丽,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露侵蚀而依然坚固不坏,至今保存完好,充分表明了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妙精巧。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