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古代男子束发意味着什么?古代的男子都要束发吗

古代男子束发意味着什么?古代的男子都要束发吗

最佳回答2022-11-30

古代男子束发一是意味着到了成童的年龄,二是在明朝有时代表着身份的高低。古代男子束发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加冠的时候了,那个时候的孩子一般都是两岁左右,两岁之后他们就可以束发了,如果说你想问的是成年男子束发的话那么我只能说这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古代毕竟也是一个比较文明的国度他们不可能是不束发的呀。

古代男子束发意味着什么

介绍:

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而到了明代中期,成年男子结辫现象渐渐消失,一般劳动人民是将头发在脑后挽成三股或两股发髻,读书人、秀才、官家贵族等一般都在头顶结发髻,还要在头上缠绕网巾来固定头发,所以,明朝男子束发有时代表着身份的高低。

古代男子束发意味着什么

拓展:

古人从商周起就开始束发扎头了,从中国有正史记载以来,直到满清之前,华夏男子都是束发的。其实这与农耕民族的生活相关,古代男子把头发束起来,再带上头巾,就不怕头发弄到眼睛了;另外,由于头发能调节头部气温,这样既能保证在烈日下头部不会太热,也能保证冬天头部不会受冷;再加上后来《孝经》里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影响,束发就完全的成为了中国男子数千年的传统。

古代男子大多束发,这是什么原因呢?

很多人看古装电视剧时,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女子一样,古代男子也是长发翩翩。他们惯将头发高高束起,显得干净而利落,随手轻拂额角长发,更添一种玉人风姿。

那么,古代男子为何要束发?孝道文化的影响。男子留长发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孝道文化有关。古人讲究孝悌忠信,尤其把“孝”放在了第一位。因为孝顺双亲,便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身有伤,贻亲忧”,如果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让父母担心,这是不孝的表现。

身体乃父母所赐,绝不敢轻易毁伤。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感恩父母的恩德,即使连一寸头发丝也舍不得剪掉。所以男子同女子一样,都蓄长发。

仪表礼仪的影响。既然不能减掉长发,也不能披头散发,有碍观瞻,所以男子便开始流行束发。相对于女子繁杂的头饰花样,男子的发式类型比较简约。

主要起到整洁仪表,方便做事的作用。男子将头发束起会配以各种冠帽布巾进行装饰,一来可以显示自己特定的身份,二来美观实用,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可以防止头发突然散落,失礼于众人。束发的方式通常也会根据所穿服饰进行修改,讲究搭配和谐。

束发方便劳作。留长发的人都有体会,披散开来的头发风一吹就凌乱不堪,不禁遮挡视线还容易不小心纠缠在一起,导致汗湿打结,让人越忙越乱,十分妨碍做事。然而将头发高高束起可以完全解决这些难题。古代男子束发既能体现孝心至诚,又美观实用,方便人们进行各种生活作业,还可以体现不同阶层人物的长幼尊卑,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古代的男子都要束发吗?那么古人为何要束发?

古代人确实都是需要束发,而且束发也是一种文化。如果在古代的人不束发,整个人的形象是非常的邋遢。

比较在古代,没有什么发型师,只有靠自己打理头发,所以头发长长,肯定是需要打理好的。如果把头发扎起来,这样就不会让人觉得形象不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也是古代的一种道德文化。在古代,大部分的人都非常的孝顺父母,认为自己身体所有的一切都是受父母的恩德才得到的,所以,不会动自己身上任何一根毛发。

如果所有人束发,都在乎道德,如果有一个人不束发,那肯定会让其他人觉得另类。所以,在古代束发,也是因为有着我国的传统美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保留父母所给与自己所有的一切。古代也有不束发的地方,就是一些少数名族。

一般这样的人群都生活在草原上,习惯了草原上的放荡,不拘束,所以也就不在乎自己的形象是否端庄。一个人不束发的时候,整个人看上去都是非常的狂野,所以,古代人不束发也是有的,因为不束发的人讲究是自由奔放的生活。古代的人其实也要讲究束发,毕竟古代人都是靠劳动力生活,如果不束发,干活都是非常的不方便。

正是因为需要束发,为了干活比较方便,所以才会选择将所有的头发扎起来。如果在古代,留着长头发不扎起来就干活,那肯定看上去就像一个疯子一样。所以古代人束发也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状态所决定的,所以才将所有的头发扎起来。

古代男子,如果束发的话是表示什么?

古代男子束发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加冠的时候了,那个时候的孩子一般都是两岁左右,两岁之后他们就可以束发了,如果说你想问的是成年男子束发的话那么我只能说这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古代毕竟也是一个比较文明的国度他们不可能是不束发的呀。不过还真有不束发的时期,这是比较早的时候了,最最早的时候人们都是不束发的,而是披散着头发的,好像是等到秦开始的时候才有了束发的观念,所以说最早时期的古代人他们都是不束发的,如果说等到了束发的那个朝代不束发的话要么就是在自己比较亲近的人面前,要么就是强盗的象征。

比如说通常都是带玉的发冠,像是带玉的发冠的人那么他的身份一定是非常不错的,还有就是一些身份比较普通的人,他们通常都带不起玉的发冠所以就只能用一个发带来系着,或者是直接插一根发簪。像是用那种发带记系着的一般都是一些普通家庭或者是一些游荡的浪子之类的,因为这种可以代表他们的个性都是比较洒脱的,而且用发带的话也比较方便,还有就是一些用一根发簪插着的,像是好的发簪也能代表对方的身份地位比较高。如果是一些木头簪子的话也能代表他的身份比较低微,不过用簪子的人一般都是读书人,所以说带发簪会显得对方比较的儒雅和蔼。

明朝男子束发代表什么

明朝男子束发代表男子已经15岁,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不过不算成年,指代成童的年龄。男子到了20岁还需戴上帽子,也就是所谓的冠礼,也就是“成年礼”,束发又分全束和半束半披。

在古代,男子和女子在不同的年龄有着称呼,比如说襁褓、孩提、龆年、总角、黄口堵塞等等。一般来说,不满周岁的孩子叫作襁褓,孩提指的是2到3岁的孩子,男孩8岁时可以叫作龆年,总角是幼年的泛称,孩子在10岁以下都可以叫黄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子和女子的区别就比较大了,但是男子的称谓更少一些。女子有着金钗之年、豆蔻年华、及笄之年、碧玉年华、桃李年华、花信年华和半老徐娘,分别指的是12岁、13岁、15岁、16岁、20岁、24岁和30岁。

男子则有着弱冠、而立之年和不惑之年,分别指的是20岁、30岁和40岁。

古代男子束发和半束发是什么意思 束发礼仪


1.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


2.古代汉人除了清朝都是全束,为了平日方便还会佩戴头巾或者发网。半束半披也有,不过都是一些蛮夷或者胡化的汉人。

古代男子束发意味着守身如玉吗?

不能这么认为。古代人讲究须发乃血肉之躯,父母所赐,所以成年男子的头发胡子都是不能剪的,否则为不孝,古代常见到有人割发以代死刑,以及一种叫“髨刑”的剃人头发的刑罚,这都说明对于古人来说,头发是神圣不可伤害的。

所以成年男子都束发,然后戴个帽子。

继续浏览:

上一篇:嵩岳寺塔是什么材料建成的?中国古代的塔一般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下一篇:嵩岳寺塔是什么类型的塔?嵩岳寺塔有哪些建筑风格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