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归舟图是谁的代表作品?告诉我从唐到清我国的山水画家
风雨归舟图是戴进的代表作品。《风雨归舟图》是明代画家戴进创作的一幅山水画。描绘的是风雨交加中的山川自然景色和行人冒雨归家的情景。长54.5厘米 ,宽126厘米 ,画面纵向,上方是雨中迷蒙的远山和山脚下岸边随风雨起伏的苇丛。中间留白处是大片的水面。画面右下方,工细写出峭立的山岩和岩石上正在经受狂风骤雨的树木。

赏析
画中戴进成功运用浅设色而水墨苍劲淋漓的技法,以横刮阔笔扫出狂风大雨,所画斜风骤雨、树枝弯曲、逆舟雨伞,最充分地表现出狂风暴雨的运动感。作者对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应用自如,雨暴风狂的气象于指腕间飒然而起,充分显示了画家的深湛功力和注重观察自然的可贵精神。

画家小传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钱塘人。戴进自幼随父学画(一说他曾做过银工),后入画院。画院中与戴进一起共事的李在、谢环、倪端、石锐等宫廷画家,名声都远不及他,因此他遭到妒忌,被排挤出画院。此后,他便隐姓埋名,以卖画为生,过着到处奔波忙碌的艰苦生活。戴进是个有才能的画家,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所不能。戴进为“浙派”的创始人是明代前期最著名的画家,以山水画最为出色。
风雨归舟图是谁的作品
徐悲鸿收藏的《风雨归舟》长54.5厘米,宽126厘米。 中间的白色空间是一大片水域。
而这一切都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衬托出一艘孤舟逆风、逆流在风雨中航行的景象。 说起徐悲鸿,国内无人知晓。 1938年,徐悲鸿在广西阳朔收藏了一幅画。 那是五朝大画家董远的巨幅画《江岸》。徐悲鸿十分珍惜,视之为“天下第一北苑”。 很快,张大千在桂林拜访徐悲鸿时看到了这幅画,立刻被它所吸引。 他提议徐悲鸿将其带回四川“研究鉴定”。
作为朋友,徐悲鸿同意了。 因此,这幅画一直保存在张大千的地方。 几年后的1944年,徐悲鸿答应张大千的请求,将清代金农的《江岸》与张大千收藏的《风雨归舟》交换,双方得到了什么。
《风雨归舟》一直收藏在徐悲鸿身边,现收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风雨归舟》的出现 徐悲鸿收藏的《风雨归舟》长54.5厘米,宽126厘米。中间的白色空间是一大片水域。 画面右下角的做工描绘了嶙峋的岩石和正在经历暴雨的岩石上的树木。 而这一切都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衬托出一艘孤舟逆风、逆流在风雨中航行的景象。 船头蜷缩着撑着一把伞,船尾的男人被一只蝎子裹着,挣扎着摇晃着。
画面均以淡墨勾勒,狂风暴雨的气氛和疾驰在路上的小船急切的心情在纸上栩栩如生。只有熟悉国画的人才知道,《风雨归舟》是书画作品的名称。 历史上,许多书画作品被称为《风雨归舟》,如苏显祖的《风雨归舟》、戴进的《风雨归舟》。 、蓝影《风雨归舟》、谢斌《风雨归舟》。
“等等。不过最著名的是《风雨归舟》。
告诉我从唐到清我国的山水画家 及其代表作
唐代: 展子虔(隋唐),《游春图》;王维,《辋川图》;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五代:荆浩,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巨然,:《秋山问道图》;宋:李成,《读碑窠石图》;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窠石平远图》;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倪瓒,《幽涧寒宫图》;王蒙,《青卞隐居图》;吴镇,《双桧平远图》。明:沈周,《庐山高图》;文徵明,《古木寒泉图》;唐寅,《山路松风图》、《春山伴侣图》、《落霞孤鹜图》;仇英,《赤壁图》、《玉洞仙源图》、《桃村草堂图》、《剑阁图》。
有四王吴恽,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王时敏,《仙山楼阁轴》;王鉴,《仿黄公望烟浮远岫图》;王翚,《秋山萧寺图》;王原祁,《富春山图》。此外还有清初四僧(即朱耷、石涛、髡残和弘仁)等诸多画家。戴进代表作品
代表山水作品有《金台送别图》、《春游积翠图》、《关山行旅图》等。有《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三顾茅庐图》、《达摩至慧能六代像》、《南屏雅集图》、《归田祝寿图》、《葵石峡蝶图》、《三鹭图》等传世。
傅抱石的风雨归舟图多少钱一平尺
不管任何画家作品,不管作品年限有多久、几平尺。想知道值多少钱一平尺?唯一的答案只有把作品拿到市场上才知道,市场上能卖多少钱就值多少钱。
市场卖得的才是真正最准确真实的价格。傅抱石的《风雨归舟图》也如此。傅抱石目前比较贵的画《毛主席诗意册》2011年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傅抱石、齐白石、黄泽金、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潘天寿、吴冠中是作品过亿元的八大山水画画家。"浙派山水首席画师"是谁?故里在何处?
戴进A戴进(1389~1462),字文进,又字文节,号静庵,别号玉泉山人,钱塘人,故居笕桥镇相婆弄。早年为打银工匠,擅长绘画,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被召入宫廷画院,因画技精湛而遭受妒忌排挤被放归故里。
戴进的山水画注重选题,画法继承南宋水墨苍劲一派,既取法李唐、马远、夏圭等人,又吸取董源、范宽之长处,技巧纵横,画风雄健挺拨,行笔顿跌,善于用浓淡水墨的巧妙变化来表现“铺叙远近,宏深雅谈”的品格,既有南宋院体遗风,又有元人水墨画意,被推为“浙派山水首席画师”。代表作有《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金台送别图》、《关山行旅图》等。也精于人物画,远师吴道子、李龙眠,创立蚕头鼠尾描,间或亦用兰叶描,笔法豪放。其画风靡当时,吴伟、张路、王世祥、方铖、戴泉、夏芷、何适、谢宾举、谢时臣、汪肇、蒋嵩、夏蔡等人,均承习他的画风,组成浙派大系。关于雨的名画
戴进《风雨归舟图》绢本、淡设色,纵143厘米、横81.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风雨归舟图》描绘风雨交加中的山川自然景色,和行人冒雨归家的情景,画家可能借此抒发游子思归之情。
虽然表现雨景,但景物自近而远,层次交待得非常清楚。这是作者戴进与南宋马、夏取景构图的明显不同之处。画面近处岩石和归舟;一静一动,使画面左右平衡,横跨两岸的溪桥也使左右景物连为整体。同时画面的虚实对比,造成雨中之景既清晰,又蒙胧。另外作者非常重视细节的描绘,用笔不多把溪桥上冒雨赶路的农夫,生动地表现出来。尤其顶风而行的小舟,与树木,芦苇的动向产生一种顺逆对比,使构图统一中有变化,更加突出风雨归舟的主题。这幅画在画法上近岸树木用夹叶法和点叶法;远处芦苇、竹林用撇笔介字点,一笔一划,笔笔到位,刻画出狂风中摇曳的形象。
山石用湿笔斧劈皴,笔法利落刚劲,表现出雨中山石坚硬湿润的感觉。狂风大雨用大笔挥扫,更增加画面的气势;并显示出作者的豪情与胆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画雨景多用“米点”表现,或用间接描绘法,烘托出雨意,而戴进能突破陈式,直接再现风雨,其创造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明代画家戴进(1388—1462),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自幼随父学画,也曾做过银工,大约在永乐(1403—1424)末,应诏去北京,画艺虽很高,由于没有名,未被宫廷录用。宣德(1426—1435)间,他又参加“画院”考试,因用民间通常画龙格式画了“四爪龙”,皇帝看了大怒,因为象征帝王权威的龙是“五爪龙”,结果被打十八御棍,叫他回家(见李诩《戒庵老人漫笔》)。
他从此失去进入宫廷服务的机会,一直在民间卖画为生,过着到处奔波忙碌的艰苦生活。他曾感叹:“吾胸中颇有许多事业,怎奈世无识者,不能发扬”(见《中麓画晶后序》),可见他内心常常愤愤不平。戴进是明代前期最著名的画家,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尤其山水最出色。他的山水师法较广,作品面貌也较多,而最常见的是师法南宋马远、夏圭水墨苍劲的画格,但是马、夏艺术的豪放中内含沉郁深厚的气质,并没有被他吸收,而坚挺简括的笔调却被他发展,形成他自己劲挺、明快的风貌。
这种画格在当时很受欢迎,影响“画院”内外。戴进的山水还有另外一种风貌,就是学习北宋郭熙的画法,笔法较严谨,具有苍润浑厚的特点。此外还有学范宽、燕文贵、米芾诸家画法的作品,现存《仿燕文贵山水图》(上海博物馆藏),墨气明润,淡荡清空,格调温和文雅,受到文人画家董其昌极高的评价。当然这是戴进极少的特殊风貌,说明他有多种本领,来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同时他在山水画中往往加以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活动,使山水画从元人高雅的写意抒怀,变成多数人易于接受的世俗化作品。
下一篇:悲痛无奈的句子?伤心无奈的句子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